APP下载

科学课上的趣事

2015-03-12马晓春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6期
关键词:雌蕊科学课蒲公英

马晓春

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小学

我是在2011年3月开始教我们学校三、四年级的科学课的。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科学课是一门知识很广泛的综合学科。要想教好这科还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尽管我上课认真,备课认真,可还是发生了许多让我解决不了的问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时时督促我做好课前准备。

记得在2014年下学期,我给三年三班上课,那节课我们学习《蜗牛》(一)这一课,我运用一下我们县当下推广运用的“五元”教学模式上课。在问学生看到蜗牛这一课你想知道那些知识时,班级中的高喜钧同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想知道蜗牛到底有多少颗牙齿?我在一本科技书上看到蜗牛有30000颗牙齿,可是另一本书上却说蜗牛有18000颗牙齿,我想在这节课上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听了这个问题,我真是晕了,蜗牛生长在南方,我们北方只有很小很小的小蜗牛,对于这种小动物我也是在书上了解一些,至于它到底有多少颗牙齿我真的不知道。我当时就表扬了这个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可是这个问题我真的答不上来。我就诚实地告诉她,下课老师上网查一下,再告诉你。回到办公室,我马上认真地翻阅了参考书,书上没有答案。我就上网查,我当时查到大概有15000颗牙齿,属于齿舌类动物。并把那条信息给孩子看了一下,可孩子不信,说网上有问题,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后来,我再次上网查时又看到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有25600颗牙齿。我又把这次查到的信息告诉孩子,孩子这才点头,这个和我看到的差不多。

从这件事以后,我每次上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但还是会出现疏漏。

还是在给三年级上课时。有一次上养蚕的那一课,讲到蚕变成蚕蛾的样子时,有个学生来问我,老师,他拿着一本课外书,书上有一只蚕蛾,他问我这只蚕蛾是雄蛾还是雌蛾?这个问题多亏我课前看了一下,便告诉学生,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较快。你根据这些特征判断一下它是雄蛾还是雌蛾。答完后我暗自庆幸没被学生难倒。可是,学生接着问:“老师,一个蚕茧能抽出多长的丝?蛹肚子里的黑色东西是什么?能吃吗?”唉,又被问住了。我说:“老师回去给你查一下”。经过查找,我知道了每个蚕茧大约能抽出1000米到1500米的丝。蛹肚子里的黑色物体是消化道,会变成成虫的肉体。网上说有时会留下一些消化的残渣,尽量不吃为好。我把查到的知识告诉了学生,学生满意地笑了。人都说“教学相长”,的确是啊,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还有一次,是给四年级上课。讲花的雄蕊和雌蕊,书上是以百合花为例,介绍完全花每朵花里有一个雌蕊多个雄蕊。课后,就有学生问我:“老师,是每朵花里都有一个雌蕊吗?可是我看到的蒲公英花里就有很多雌蕊啊。”我说:“你的发现很好啊。你知道吗,蒲公英花属于菊科,是有许多小花构成的,所以,它有很多雌蕊。是有花序的。它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而且每朵小花都有花瓣,花蕊和子房。”学生听后满脸狐疑地走了。过了几天,她找来一朵蒲公英花来到我面前,笑着说:“老师,我解剖了一朵蒲公英花,它确实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而且它有许多子房,不信你看。”她把蒲公英花送到我面前。并和我探讨说:“是不是每个子房都与雌蕊相连呢?”我说:“是啊。”她说:“那蒲公英花是完全花啦。那柳树花为什么就是单性花呢?我看它的结构和蒲公英花很像,是不是每朵小花都是单性花呢?”我说:“对啊!你真聪明!”以后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慢慢来吧。学生笑了,我终于没有再次被学生难倒。在学生的眼里,科学知识一定是一是一,二就是二,没有模棱两可的。

还有许多事情学生会来问我,比如:金属片也能浮在水上啊?塑料片有时能浮在水上,有时能沉到水底;植物的子叶为什么没有叶脉啊?等等,有些问题让你无法回答。那也要耐心的解释,没有正确答案不会罢休的。

每当我来到班级给学生上课时,学生那渴求知识的目光,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都让我感到作为一个老师责任的重大;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到科学实验室上课欢呼雀跃时,我都会感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比如,三年级下册的养蚕那部分的内容,对于我们北方的孩子能不能以我们身边的柞蚕为内容呢,对于南方的桑蚕,学生很不熟悉,它们长什么样只能通过图画来了解。更别说拿来观察了,根本做不到。如果是我们身边的柞蚕,至少学生可以亲眼看到蚕和蛹,观察起来就有依据了。还有饲养小动物蜗牛也做不到,我们这边没有这种小动物,怎么可能饲养呢。还有三年级种植凤仙花那部分内容,我们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冰天雪地,土都没地方取,不能及时的给学生做示范。那么,很多表格就不能及时填写。学生观察起来就有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了这些,我们的教材还是很适用的,比如,观察大树就很应时,学生可及时观察到大树;我们身边的材料啊,还有电路之类的都很适合我们的学生。如果参考书上的内容能更详细些,更宽泛一些,我们就能少遇到一些解释不了的问题。

总之,科学这一综合性知识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知识兴趣,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科学教师任重道远。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方能胜任这一学科的教学。

猜你喜欢

雌蕊科学课蒲公英
蒲公英
植物最漂亮的部位——花
蒲公英
难忘的科学课
高温影响水稻颖花育性的生理机制综述
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对玉露蟠桃花果器官的影响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玉米宝宝的“红丝线”
科学课教学反思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