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标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2015-03-12高淑华
高淑华
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小学
所谓目标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或结合其它学科)自己阅读自学,通过分析、判断、综合、归纳、概括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通过自己的积极自学高效迅速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法认同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知识的不断增加,思想也变得丰富,所以老师开始感慨“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特别是表现在课堂上,各种不良习惯都会出现,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我想可以采用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1、要转变教师观念,拓宽教育时空,追求教育整体效益
应试教育下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是知识目标,而缺乏能力和觉悟目标,更谈不上分类目标和分层目标了。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应拓宽学生教育时空,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目标意识。这样才能使自己胜任目标性教学,实现教育整体效益。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地位,是国家的栋梁,学会爱国,尊重史实,诋毁外国的侵略,在课堂积极配合老师的讲解,主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2、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心理差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教育的活动往往是单向式、强迫式地进行,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要想打破这种差距关键是树立科学的师生关系观,要切实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老老实实蹲下来和学生做知心朋友。把大家眼中的教师身分看成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和学生以朋友相处,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这样积极配合好你的课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会目光暗示,但当好角色,强化主体意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课堂上可以用眉目传情,促进学生专心听讲。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将自己的愿望迅速传递给学生。教师只要一个眼神,学生就知道怎样做,而且会很好的完成。教师不能歧视后进生,孩子们都会有心理压力,会不知所措,不会接受你。 教师的角色要有一定的扮演能力,即一定的自学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的筛选能力,采取一定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课堂还给孩子们,是孩子认识到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提起到课堂点播的作用。只有学生学习遇到困惑,需要帮助时才感到教师的存在。
4、要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校大辐度地增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以加强实践教学。教师要打破“灌输式”教育教学的禁锢,让学生从心步入生活,面向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如教师的对回答问题错误的同学可以给以鼓励的目光;回答正确的同学流露满意和赞许的点头;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可以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可以导引学生意识,可以把自己的意图、教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教师启示的思路去学习,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创造。教师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与喜爱,可以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甚至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的作用。
5、教师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学会科学拟定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学目标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教师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研究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制定科学、全面、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会增多,非预见性因素层出不穷。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其中一个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每一堂课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上课铃响后,你夹着书本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追逐打闹。即使他们看到老师来了,有的还沉浸在刚才的嬉戏追逐之中,有的则陶醉在课间休息时的趣谈中尚未清醒。具有这种心态的学生,突然集中在课堂上,正如奔腾的激流,一下遇到挡住去路的闸门,会出现一种反激的浪花如一股回旋的倒流,情不自禁地表现出言谈举止的"出格"。这时教师不宜马上讲课,更不要大声呵斥。因为上节课刚结束不久,课程变换后,学生需要一个短暂的放松时间以重新调整身心倾向。上述行为可姑且看成是学生卸下某种心理负担、转换思维、接受新课的准备。你可以采取"以静制动"的办法,站上讲台,只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形成一种吸引力,把他们"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或者在黑板上板书醒目的课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学生转瞬就会各归原位,安静下来,恢复教学秩序。
总之,目标教学法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恰当的教学手段,而且需要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合理搭配,达到完美的统一,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