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虚拟社会的治理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2015-03-12钟丽娜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6期
关键词:眼光马克思主义世界

钟丽娜

福建师范大学

浅谈虚拟社会的治理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钟丽娜

福建师范大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齿轮留下的印痕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拉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以其与时俱进的特点指引着社会发展的创新,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浅谈虚拟社会的治理,探讨网络世界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在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实践虚拟社会的治理,让网络处于和谐的运行状态,使健康的网络环境成长于网络的大地上。

虚拟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

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存在形式的互联网,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速度影响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气候的转换乃至政治权力的更迭。在各种活动之间的人民和他们的相互作用的网络世界,构成了一个客观的虚拟社会,既然是“社会”,必然会涉及到治理的问题。但是虚拟社会固有的独特性决定了对其治理的高难度性,同时又因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休戚相关,虚拟社会治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现实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我们需要从整体出发,不能拘泥于一格,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也需要理念上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具备鲜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理念去创新虚拟社会治理的体系,运用多种手段,统筹社会资源,综合解决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以世界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发展的状况

坚持世界的眼光,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产物和“人类知识的总和”的结晶,始终坚持着世界的眼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也是坚持世界的眼光的一种体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网民人数几乎呈几何级数不断攀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地域上的距离,使地球变成个小村落。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恩格斯曾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如今互联网跨越了地域和国界,使世界变成地球村,每个人都是世界舞台上的一员,因此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二、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互联网负面的影响

马克思早在100年前就给人类提过警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脚步,但是也给虚拟社会的治理带来了亘古未有的挑战。

首先,在这个知识“爆炸”和信息泛滥的时代,网络上信息浩如烟海,简直不可偻指算,林林总总的信息充斥其中,让人感到无所适从。那些失真、夸大的假新闻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正常工作。其次,网络犯罪日趋严重,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狂。随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互联网的应用涵盖,网络违法犯罪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也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已经严重严重威胁互联网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危害到国家安全。最后,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个性化容易让网络文化变得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助长了绝对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人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不再是传统文化提倡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而是抱有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论自由”的心态。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治理的意义

挑战与机遇总是同时存在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一样,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虽然网络治理存在一些漏洞,但是只要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并结合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创新治理模式和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网络治理科学化、价值最大化。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引发新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带来政治上的变革,信息时代的到来,开辟了一种新的传播渠道与交往方式,这使得各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沟通方式与目的达成开始了一种新的路径,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的工作。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强大渗透性已经引发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此外,网络技术使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不仅让全球文化交流顺畅变成一种可能,还使这种跨文化交流提升到信息化、知识化的水平,从而使文化交流呈现出新的领域和新的趋势。

四、以系统的眼光建立互联网治理的对策

网络的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的,要遵循网络领域的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层次顺序,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一,优化网络治理环境,加强政府的宏观干预。政府应利用职能优化网络治理的环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加强互联网的综合治理,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还要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使互联网成为积极向上、健康的舆论传播场所。第二,改革网络治理体制,制定健全的网络法规。首先应确立加强保护网络领域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并且明确界定法律责任;其次及时更新网络法律法规的内容,适应网络日新月异的速度;最后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反馈机制,来监督和检查网络法律法规具体执行情况。第三,宣传网络治理工作,推广健康的文化建设。网络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加大网上传统伦理道德宣传力度,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净化网络空气,提高网民的思想素质,另外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文化进行交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营造健康的文化,摒弃“三俗化”的低级趣味网络文化。

网络技术为人类历史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为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虚拟社会治理需要一套系统而又完备的机制为依托,并汇集大量人力物力付出巨大的努力的一项复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与时俱进的理论,能够根据时代、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发展更新,所以只要坚持以发展的马列为指导,还是能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适应中国国情的虚拟社会治理道路。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2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7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82页

钟丽娜,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猜你喜欢

眼光马克思主义世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心态决定眼光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刮目相看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