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全新概念

2015-03-12王文坤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6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环境

王文坤

吉林省志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全新概念

王文坤

吉林省志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随着党的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一个全新并熟悉的概念——“生态文明”再一次呈现在民众的脑海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文明概念,它包含了地球的全部。但是,对于要想文明地建设生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生态保护,也就是进行环境保护,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怎样提高我国的生态保护,从而更文明地进行生态建设将成为我们为之努力的重点目标。

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党的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工作重点。”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提升到同等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新的建设目标。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增长结构、产业结构。形成加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可再生资源的比例。同时,还能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根深树立。”

1.从十八大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有篇文章阐述了生态建设,文章中将“美丽中国”当作生态文明建设今后的重点目标,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福祉、未来民族的发展大计。面对越来越紧缺的资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一定要树立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第一位,并将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融入其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在新纪元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文明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易经》中的内涵。“田”字展现了天然的农耕形式,是最初的文明起源,有和生态相近之意。界定生态文明是成功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作者认为无论怎样界定,生态文明都必须有个基本要求,也就是人要和自然界妥善处理好关系,最终完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文明既要注重物质建设,又要加强精神与制度方面的建设,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而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得到优化。

2.生态文明建设对环保提出的新要求

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生物圈循环体系,包含很多生物,对人类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门单独的学科。环境是生态体系中的主体,世界各国对环境具有较高的重视度,并逐渐将其发展成环境生态学,目的是为了研究在人为破坏下,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人类产生的不良反应,从而寻找保护、重建、修复生态环境的对策,也就是使用生态学理论,讲明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与机制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主要体现在破坏环境方面,不管是在人类初期,还是在文明时代,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初期主要是因为乱砍乱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从而引发资源短缺;文明时代主要是因为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从而引发资源困乏。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的转折点,那么它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之间的转折点。在经济的带动下,人们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险种代价,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难以承受人类数量的剧烈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压力,世界灾害明显增加。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桥梁,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生态保护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保护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可持续发展这个全新的理念主要是在1972年世界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的,大会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同时制定了自然保护大纲,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其进行定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渐深入,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它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社会的可持续性、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等,三者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但又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伤害。

生态保护要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动力。改革开放对我国的近代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是决定我国命运的重大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主义的必经之路。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一定要将改革开放作为动力,加强我国的生态保护。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对外世界贸易,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抓住这一机遇,首先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其次要加大对绿色经济的引进;最后要注重引进环保技术。我们在加强工业化建设的同时,使环境资源遭到破坏与浪费,积极预防工业生产带来的破坏,可以使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护。

生态保护要以绿色经济为基本标准。绿色经济最开始出现在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所著的《绿色经济蓝图》中,这本书主张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生态危机与社会分裂,从而使经济不能继续发展。传统经济主要为损耗式经济,而绿色经济是一种平衡经济,它将人类、能源、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绿色经济将生态保护为基础,将把环境看作经济发展的主要前提,它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统一。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文明一定要以友好型的经济为基础,大力推广资源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

[1]刘建伟.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4):228-230.

[2]李艳艳.传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误区与反思超越[J].中州学刊,2012,23(15):189-191.

[3]李昊鹏.生态社会主义的地位与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06):224-226.

[5]王夭玺.优化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上)[J].创造,2012,18 (05):267-268.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环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