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子之心的深情呼唤
——鲁迅《风筝》解读

2015-03-12王莉莉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6期
关键词:小兄弟严冬祖父

王莉莉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赤子之心的深情呼唤
——鲁迅《风筝》解读

王莉莉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细读文本,经多方查阅资料,笔者认为,《风筝》并不仅仅是一篇回忆儿时兄弟之间摩擦的回忆性散文,也不是作者在赞扬纯洁有爱毫无间隙的兄弟之情。,更不是作者在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后释放的求和信号。,而是作者经过深刻的自我剖析后,意识到作为封建家长制的产物,儿时的我那么自然而然而又极其“合理”的一个举动竟造成了对小兄弟无可弥补的精神虐杀,发出“救救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深切呼唤。

封建家长制;自我剖析;赤子之心;肩住黑暗的闸门;无可把握的悲哀

风筝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严冬肃杀的北京,回忆起儿时故乡“温和的春日”,亲手折坏弟弟做的风筝,多年以后,脸上已添刻了许多“生”的条纹的作者不幸读到一本外国儿童论著,意识到自己扼杀了弟弟爱玩的天性,为求得弟弟的原谅,作者想了各种补救措施,而弟弟却对此事“全然忘却”。

这里有一篇文章可供对比阅读。《我的兄弟》发表于1919年,故事情节与《风筝》大致相同。钱理群先生把前者比作素材、草稿,而把后者比作完成稿;也有人把他们比作油画创作前的铅笔勾勒和已完善的精美油画。

通过对比两篇文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文的异同点,《我的兄弟》一文只是简单的客观叙述了幼时兄弟之间的一次冲突,而《风筝》一文却精雕细刻,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把兄弟间的一场小冲突拔高为“精神的虐杀”。表中的两个地方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一是“父亲死后”,二是两次“很要好的叫我哥哥”,其余的两者不同的地方则都是作者在《我的兄弟》的基础上的详细勾勒与补充。

“父亲死时,鲁迅才十六岁。”“原先仕宦之家的兴旺和繁盛,一部分随着祖父关进了昏黑的监狱,一部分随着父亲埋入了寂寞的坟墓,现在只剩下困顿,贫穷和悲凉”。“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这一句道出了小小少年沉重的叹息。父亲死后,作为长子的鲁迅就代表自己的一家,和族里的十多户人家议事,受尽了讥讽和冷遇。正是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鲁迅迅速成长起来,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长兄如父,在沉重的压力下,看到小兄弟如此沉迷于“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鲁迅如何能够不生气。文中两次出现的“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是鲁迅对弟弟深切的期望和恨铁不成钢之情。

《我的兄弟》中反复出现的小兄弟“很要好的叫我哥哥”则和《风筝》中心爱之物被毁,丝毫不敢反抗,只能“失了色瑟缩着”构成暗合,这也是前人所解读出的“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之所在。但文章远没有结束。

作者一再强调自己是不喜欢风筝的,不但不爱,而且嫌恶,认为是没出息的玩艺。其实我们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五猖会》中,都可以看到一个酷爱自由,聪明活泼的迅哥儿。而作者之所以会这么厌恶,则是我在上文中解释的身为长子、长兄的压力。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个冷漠严峻的老头,同样,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也遗传了祖父暴烈的脾气,祖父和父亲这种暴烈的专制作风,无疑给鲁迅投下了郁闷的阴影。受到传统封建家长制迫害的,何止小兄弟一个——“我”既是封建家长制的实施者,更是其受害者。所以,鲁迅发出深情的呼唤“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故乡的风筝时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温和的春景图。而这幅温和的春景图,则是在暗示儿童心灵的美好与纯净,也在向我们揭示儿童游戏的正当性。作者“不幸”偶而看到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多么庆幸,庆幸自己看到这本书,还有补救的机会。虽然小弟弟全然忘却,不给自己求得原谅的机会,可作者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海婴后,用自己的言行,给周围人做了更好的示范。

“儿子是这样自由的毫不拘束地表达他对年长一代的不满、不解、牢骚、反抗,以致有意‘欺侮'年长者而表现出儿童的狡狯;父亲却怀着年长者的宽容、理解,调侃着年幼者的奇思怪想,却又无可奈何于年幼者的越轨行为”。这里所显示的,是“未受封建等级观念、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污染的‘爱'”。

“我的确实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鲁迅正是以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深刻地解剖着自己。

文中最后一句“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周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与开头的严冬景象形成呼应。笔者以为,前一个“肃杀的严冬”代指封建家长制的存在,因为在鲁迅幼年那个时代,封建家长制是合理的存在,所以作者在寻求弟弟原谅而不可得之后,完全可以躲进封建家长制的庇护中去。而“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则是作者意识到封建家长制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根深蒂固,正如鲁迅所说:“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1]孙玉石.<野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5-70.

[2]张崇玲.真诚的忏悔艰难的交流——鲁迅<风筝>解读[J].语文学刊,2007,1:109-111.

[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70.

[4]林非,刘再复.鲁迅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6.

王莉莉(1990-),女,汉族,河南济源人,陕西师范大学2014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小兄弟严冬祖父
决战严冬
A NON-LOCAL DIFFUSION EQUATION FOR NOISE REMOVAL*
严冬过尽绽春蕾——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齐心协力战疫情
祖父瓷
最是一抹少年蓝
严冬海猎
祖父的一封信
心如止水
霸王龙有了小兄弟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