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安徽花鼓灯研究综述

2015-03-12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232007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花鼓学报安徽

王 琦(安徽理工大学 楚淮文化研究中心 232007)

安徽花鼓灯舞享有“东方芭蕾”之称,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完美典范。随着2006年花鼓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研究也如火如荼的展开。本文对近十年来安徽花鼓灯研究情况作以梳理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帮助。

一、花鼓灯的起源与发展流变

传统观点认为花鼓灯的源头可追溯至宋代的三棒鼓等民俗艺术。近年来学界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支运波指出傩是花鼓灯的艺术始源和文化内核,认为禹治水和涂山庙会是其起源的神话和民俗事项,而印度佛教文化是其起源的异文化来源,因此花鼓灯是“源于傩,纳于佛”。1陈业新另辟蹊径从考察花鼓灯道具来源入手,认为岔伞脱胎于明代城隍祭祀中的黄罗伞,同时又与北宋时期的讶鼓表演中的帷伞有关。2王琦则认为岔伞的舞台道具原型应是宋代宫廷乐舞中的“竹竿子”;其器物形制原型应源自北宋中元节出现的竹制“盂兰盆”。3杨春则提出了花鼓灯起源时间不早于明代的看法。4

值得注意的是,杨传中依据历史学科的“三重证据法”,认为在古文献记载不足、考古学发现空白、口述史料杂芜的情况下,花鼓灯的起源问题或许是伪命题。5

牛衍敏、李清和朱家席根据淮河所处的不同时空状态,将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淮河独流入海时期——花鼓灯传播和发展的基础阶段;黄河夺淮时期——花鼓灯飞速发展和独立阶段;黄河北徙后——花鼓灯发展低迷时期。6

二、花鼓灯的文化内涵

对于花鼓灯的文化内涵,研究者多认可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极富淮河地域文化魅力。然而研究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孙艺辉认为花鼓灯体现了刚柔共济、阴阳并行的儒家中庸文化。7陈德琥则重点阐述了花鼓灯与道家文化的渊源关系,指出花鼓灯自然传承场表现了道家“物我一也”的自然观,社会传承场体现了道家“贵己重生”的生命哲学;思维传承场则承载了道家“疏川导滞”的历史记忆。8魏萌则认为花鼓灯虽吸收了中原文化,但更多是淮夷文化的遗存。9

潘丽将花鼓灯的文化内涵概括为“悲剧人生——喜剧呈现”,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特征。陈德琥对此有不同意见,撰文给予商榷,这种学术争鸣是有利于深化研究的。10

三、花鼓灯的地方流派与比较研究

安徽花鼓灯大体有怀远、颍上、凤台三大流派,近十年研究大多偏重于凤台流派。李畅分析了凤台“陈派”花鼓灯的艺术成因,认为灯会等民俗活动是其重要载体;陶冶主体、娱悦客体是其发展源动力;11具有以“圆”为主的审美倾向,体现柔美含蓄的风格特点。12

刘世嵘对比研究了安徽花鼓灯与豫南花鼓灯,指出前者多为抒情明快的民族徵调式与宫调式的曲调形式,后者则多采用徵调式和羽调式。13

四、花鼓灯的传承保护与推广策略

万莹分析了花鼓灯保护与发展存在的活体传承断层、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播布范围萎缩等问题。14陈菁提出建立安徽花鼓灯艺术原生态保护区,加强整理安徽花鼓灯遗存资料等措施;15纵艳芳,童锦则探讨了花鼓灯融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促进其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16马晓提出“把花鼓灯艺术原生态保护与科学的规划发展结合起来,把专业队伍的建设与群众基础的巩固结合起来,把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结合起来”的思路;17徐静和陈赛赛从技术的角度指出影像到场是传承花鼓灯原生态的最佳路径选择。18

五、相关田野调查

刘伽深入安徽蚌埠冯嘴子村,考察了花鼓灯舞鞋“衬子”的制作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19周狄对原生形态、舞台形态的花鼓灯表演的考察20,戎龚停也对沿淮花鼓灯演艺群体进行了考察21,这里不再一一论述了。

注释:

1.支运波.花鼓灯起源诸说及辨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22-28.

2.陈业新.皖北花鼓灯探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4)477-483.3.王琦.凤台花鼓灯道具岔伞源流考析[J].艺术探索,2013(6):46-48.

4.杨春.花鼓灯与戏曲[D].安徽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5.杨传中.多学科视角看花鼓灯歌舞艺术中的文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2(1):89-92.

6.牛衍敏,李清,朱家席.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历程[J].蚌埠学院学,2012(5):125-128.

7.孙艺辉.花鼓灯的中庸文化审美视野[J].文艺争鸣,2011(3):103-105.

8.陈德琥.花鼓灯与道家文化[J].宗教学研究,2011(2):218-221.

9.魏萌.花鼓灯, 楚声之遗风[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132-134.

10.陈德琥.论花鼓灯的文化内涵——兼与潘丽同志商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9(3):110-114.

11.李畅.凤台陈派花鼓灯艺术的成因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2): 81-83.

12.李畅.凤台陈派花鼓灯艺术的审美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5):163-164.

13.刘世嵘.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音乐舞蹈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J].艺术百,2010(8):345-347.

14.万莹.论安徽花鼓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117-119.

15.陈菁.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J].艺术百家,2011(6):201-203.

16.纵艳芳,童锦,张平.安徽省高校公体课程与花鼓灯艺术整合的思考— —兼论花鼓灯的教育价值[J].宿州学院学报,2010(11):54-57.

17.马晓.新时期花鼓灯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33-37.

18.徐静,陈赛赛.文化生态视阈下民俗艺术传承的影像到场— —以安徽花鼓灯为例[J].江淮论坛,2012(6):168-172.

19.刘伽.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4):39-43.

20.周狄.安徽花鼓灯的田野调查与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1):116-119.

21.戎龚停.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花鼓学报安徽
《安徽记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