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高度关注的六个问题

2015-03-12陈金春云南省文化馆6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群众服务

陈金春 (云南省文化馆 650000)

从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到2007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任务。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国家层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框架已基本建成,并逐步从传统的“基础框架”覆盖阶段进入“丰富内涵发展”的“现代化”转型阶段。至此,在“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我们尤为要关注发展中的文化民生、文化坚守、文化心态、文化引领、文化创新等问题。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一)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全方位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过往提出的概念仅仅两字之差,却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如综合包含了均等化、标准化、多样化的属性。更体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事业,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现代性”特质。这种现代性主要表现在:(1)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公共文化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来涵养人文氛围,增进人际互动,塑造健全人格,培育“公共体”意识,而这种意识需要经历漫长的涵养与积淀过程。国家体制环境改善与社会政策更新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以文化人”的功能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对有文化方向文化功能进行重新定义。坚持正确导向,用先进文化引领,就是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着力培育体现时代精神、兼具创造性、先进性的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这也是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2)现代化治理模式。过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是体系框架的建立,即子系统的构建,如文化设施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制度体系、供给体系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点则是在筑牢基础上优化服务、优化体系本身建设,如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保障底线,加强经费、人才、技术、服务方式等保障,并提出政府采购,引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手段,促进政府真正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有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3)现代化的服务内容。即建立以群众多样性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生产供给制,结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扩大服务内容的供应源保“基本”,满足“个性”需求,建立群众喜爱、人民欢迎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应体系;(4)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升数字服务能力,优化现代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固定阵地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和数字服务多方结合的模式。

(二)特征

1.服务目标均等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均等化,主旨便是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不论城乡、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够平等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具有“保基本”和“保底线”的性质。但这是在政府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标准,并且均等化的标准各地区也有所不同,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层次应该有不同的均等化标准和目标。

2.提供主体多元化:在过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唯一供给主体便是政府的公共文化机构,也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与供给不足,服务项目单一问题,这已完全不适当前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开放性”的制度,势必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活跃市场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尤其引入竞争机制,突出打破传统“计划经济式”的供给体制,突出市场在配置公共文化资源的作用。

3.服务效能高效化。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公共文化机构的引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力量。彻底改变过去的“送”文化的固定供给方式,重新建立群众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实现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上有更多的参与、表达、满足权,通过市场机制、政府采购等方式,突出提供主体多元化,推动职能转变,实现服务型政府,达到公共文化效益与质量的最大化。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高度关注的六个问题

(一)高度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文化民生问题

党的十八大对实现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这说明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更要突出精神生活的“富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衣食住行已经基本满足,但光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高度关注文化民生。用文化温润人们的心灵,把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建立新的平台和载体、用新颖、吸引人的活动方式和极具创意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关注文化民生、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完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实施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推进数字化文化建设,解决城乡文化的数字鸿沟。让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用人文的情怀感动人、滋润人、引导人。

(二)高度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文化发展问题

当前,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调整经济结构,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是文化领域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确对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的文化发展问题,就必须正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克服轻视、忽视、偏视文化建设的观念,真正将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切入口,推动新形态的文化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创新的驱动作用,加速产业自主创新步伐,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用文化产业发展后的分配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出发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高度关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进程中的文化坚守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不平衡,城乡差异,县(市)区的文化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后遗症,很多地方的文化魅力面临着退化和消失。一些地域特色文化,如花灯小戏、地方曲艺表演、传统节庆方式等民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成为只能在晚会和剧场上见到的东西。另外,城乡一体化的不断融合,城中村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成为城市市民,在农村居民向城市市民转化的同时,自身也完成了其文化层次上的转化,但是由于当前城市文化建设在“新市民”文化消费、文化载体上的缺失和空洞,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传统,进一步拓展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升文化品位,搭建公益性文化平台,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完成文化归属,充分彰显文化力量、文化魅力、文化个性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以更大力度深化文化改革,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魅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四)高度关注社会转型、社会管理中的文化心态问题

文化心态作为一种整体的形态存在并影响着社会成员,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转型,培养健康、理性、平和、务实的文化心态,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到要坚持“正确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要求我们面对文化多元化冲击,需要有健康的文化心态,在工作导向中将正确的、正能量的文化植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省内外的许多先进文化影响着我们,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社会转型中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没有被销蚀,而且在继承发展得到了更加丰富,更加充满活力和凝聚力。因此,面对文化领域的多元冲击,我们更应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学习优秀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民族文化而努力耕耘。

另一方面,我们坚持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必须要有健康的文化心态。健康的文化心态,依赖于对不断变化着的时代脉搏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依赖于对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我们更要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和省内外先进文化知识,用理性、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利用世界文明成果,努力提高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

(五)高度关注多元、多样的精神需求中的文化引领问题

在当今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精神需求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这就需要我们用先进文化去引领,充分认清文化引领的重要意义,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变异中弘扬主旋律,真正发挥文化引领社会的作用。

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认识处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元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关系。一方面,以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参与文化活动等为目标,确保基本文化投入到位、基本文化全覆盖。另一方面,创新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动力,用多样化的市场供给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大力弘扬主旋律,做到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有机统一;提倡发展多样化文化产品,处理好通俗与高雅、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需求,做到雅俗共赏。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的关系。坚持把用基本文化服务群众与用先进文化引导群众有机统一,一方面用健康文化温润心灵、释放压力、涵养生活,使群众获得自我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同时,充分尊重群众在文化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树立自信、共享的文化民生观,让群众在文化发展改革和实践创造中感受到文化民生带来的幸福。

(六)高度关注艺术繁荣发展中的文化创新问题

随着人民文化品位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机地结合文化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需要我们切实依靠文化智慧和文化创新。

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党的十七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强调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挖掘本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强化文化创意产品生产,这充分说明文化的创新、改革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文化建设的灵魂,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仅靠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经济发展最强动力在于通过创新观念去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这也是新一轮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这也是加大思想解放程度,加大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力度的必要性所在。

其次,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精华。以自信自豪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世界文化,博采众长,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同时,要大力创新宣传方式,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让文化工作更加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第三,要具备世界眼光。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我们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践行文化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要用开放的眼光,将全世界的优秀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参照标本和资源库,以“我”为主的,激发我们文化创新的灵感和活力。

总之,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丰富内容和主要特征,更加突出对“目标现代化、理念现代化、内容现代化、手段现代化、效能现代化”的认识,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切实把高度关注“六个”问题作为开展构建工作思考“源头”,以完善体系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才能真正构建起人民满意、符合时代主题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群众服务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