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医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新举措及对策研究

2015-03-11宋园亮阮绪芝李蓓柳陈坚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医学院校

宋园亮 阮绪芝 李蓓 柳陈坚

[摘要] 针对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特点及制约因素,围绕地方生物医药产业需求,湖北医药学院联合4家企业和省内2家高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试点,大胆进行机制创新与体制改革,在提高科技成果实用性与转变科研人员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多项变革,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技政策,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在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等诸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其经验具有借鉴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创新机制;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 G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1(c)-0164-05

科技成果转化通常是指各类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入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完整过程,由技术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才能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1-6]。近年来,湖北医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贯彻执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教育改革要求,积极落实湖北省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文件精神,主动革新、勇于探索,立足地方实际,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机制体制改革,搭建校企合作科研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推动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迅速发展,在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与蛰伏,位于武当山北麓,汉水江畔的我校最终迎来“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春天”,其获得的各项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可供各地方医学院校借鉴与参考。

1 我国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1.1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医药科技成果不同于其他科技成果,自身具有三大特点[7-8],一是投资大: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开发费用平均需要1亿~3亿美元,55%用于研发,10%用于销售,19%用于生产,16%用于其他;二是风险大:具有产品开发风险与市场竞争风险,投入10个亿、花费10年时间,在技术向产品转化过程中仅1/10能获得成功;三是周期长:开发一种新药需要8~10年,甚至10~12年时间。

1.2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9-11]

1.2.1 转化重视层度低,创新意识薄弱 医学院校办学的定位为社会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着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忽视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淡化了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之应用型研究成果较少,致使科技成果转化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科技人员或者科技主管领导在急功近利思想驱使下,盲目跟踪国际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低水平重复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很难有真正的创新。部分科技人员思想束缚,视野局限于校内或者小区域内,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1.2.2 转化意识不强,成果数量不多 成果转化意识不强,教师在论文-课题-论文陈旧模式中循环,没有意识到科研的目的是服务社会,科研的价值在于提高生产力。地方医学院校学科不合理的设置、临床教学任务重的限制,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科研工作。科研项目大多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项目较少,可直接应用到企业的,进行转化的项目更是屈指可数。地方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落后,再加上地方医学院校师资力量薄弱,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更少;办学经费不足,科研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想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因经费限制而搁浅。

1.2.3 科技成果转化共存的制约因素 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不健全,大都以“学术价值”至上,忽略其“市场开发前景与实际应用价值”,缺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高校目前的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仍以重学术、轻市场为主导,忽视科研成果是否能有效转化及产生相应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并且也未把将这些指标作为晋升、评奖、计算工作量的条件之一。

1.2.4 科技成果转化外部制约因素 科研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投入比不合理。科研资金缺乏是地方医药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瓶颈之一,目前地方院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项目支持,而政府支持项目范围无所不包,受财力限制,长期以来形成基础性研究不足,应用开发研究特别是中试实验步履维艰,技术成果难以产业化和商业化。企业科技意识淡薄,同时缺乏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多数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还只停留于口号;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缺乏积极性,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2 武当山区道地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我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医学单科院校,已经培养大批优秀的医学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项功能发挥显著,由于单科医学院校的性质决定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一直薄弱。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确定“由学院升大学”目标,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建设。自2008年,我校通过第一个产学研基地建设,学校就着力推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针对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和制约因素,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学研合作方面,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协同创新中心是我校依托自身科技和人才优势,联合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立足武当山区道地药材产业化需求,共建的具有自收自支的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被赋予面向地方和行业开展技术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科技服务、培养高层次技术专业人才的功能。协同创新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由中心自主招聘,根据需要也可聘请学校在编在岗的教师作为兼职骨干人员。协同创新中心是学校改革特区,也是学校探索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

3 湖北医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态度决定成败,观念影响行动,我校着力顶层设计,从三方面改变科研人员传统观念,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12-15]。一是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要有新认识。科研人员头脑中要牢固树立科技为经济服务的思想,积极引导科技人员走出校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自身也要有走出去的勇气,主动去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企业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寻求开展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改项目和科研攻关。二是地方医学院校要根据自身应用研究基础薄弱、缺乏与企业联系等诸多问题出发,起先注重投资少、见效快的实用型研究项目,通过实用技术与资本的不断积累,为以后实施大型应用型科技项目研究和转化奠定基础。三是树立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同等重要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是一种特殊商品,是潜在生产力,科技成果通过市场交易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理顺机制,激发动力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没有理清机制和理顺体制,改革制度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一剂良药。我校给予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研究生培养、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行政独立权力。同时,我校也从评价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给予协同创新中心“校内特区”的优惠政策,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鼓励先行先试,允许失败,并从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用人机制、科研管理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面向产业的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3.3 定位明晰、目标明确

我校在进行产学研合作中,依据国家《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及企业发展需求,以支持十堰市“一主四大”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应对秦巴山集中连片地区药农迫切脱贫致富的要求,切合十堰市中药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优势,整合学校科技资源和集中学校应用型技术力量,对接地方生物医药产业,与部分地市建立紧密联系,形成政、产、学、研良好的互动格局,避免一些创新平台因定位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发展速度过缓等问题,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3.4 营造环境、多管齐下

高校科研成果通常存在理论价值高、使用价值低的问题,被企业形容为“中看而不中用”,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国科技产业链上游的短板。高校科研人员开展项目研究,大都以研究分析文献资料为主,少数辅以市场调查等手段,对社会需求缺乏深入了解,科研与市场脱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选择立项,最终造成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成为摆设、转化困难。作为技术需求方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一般局限于当前的生产经营模式,对技术发展方向缺乏深入研究,对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企业主动提出的技术需求一般都比较现实、零散、技术层次也较低。为了解决这些传统难题,我校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立项源头和研发过程解决问题,学校将部分科研平台直接设立在企业,使其处于产业前线,科技人员及其团队经常往来于学校与企业间,以科研团队为代表的技术供给方和以企业家为代表的技术需求方,通过各类技术讲座、人才培训、交流参观等活动,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极大提高科研项目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也从学术高度和技术先进性,为产学研合作企业擘划发展蓝图,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及附加值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5 拓宽渠道,全面推进

科研人员已经开始转变创新意识,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也不断迸发,实用型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我校科技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拓宽科研成果的转化渠道,千方百计为科技成果转化找“娘家”,想方设法为科技人员和企业当“红娘”,牵线搭桥促合作。2014年5月7日,我校举办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推进会,邀请市内12家政府机构、4地市区政府部门与37家生物医药企业参加,整合我校“一室两中心”(“一室”为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两中心”为湖北省药用植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当山区道地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十堰市生物医药科研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平台。分别与张湾区政府、丹江口市政府、房县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与湖北清大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并积极向企业宣传科技政策,促成4家企业成功入驻十堰市国家级孵化器,协议签订、密切联系、全面推进、拓宽渠道,极大地推动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3.6 立足本土、坚持合作

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中,我校坚持立足本土企业,夯实以十堰为中心,辐射毗邻4省市的方针,积极与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力度。近年来,分别与湖北武当金鼎制药有限公司签订《雪梨止咳糖浆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小儿金草止咳口服液提取工艺、质量检测方法研究》,与湖北神农蜂语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签订《蜂蜡中保健成分提取开发》协议,这些协议的成功签订,标志着我校“立足本土企业,坚持合作共赢”的方针取得初步成效,有力促进我校科技服务社会意识的转变,支撑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也有效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4 湖北医药学院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

植根于十堰医药企业发展实际所需,密切结合十堰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集中相关专业人才的优势力量,是我校组建队伍的基本原则。针对性地实施“一企业一团队”的跟踪服务模式,有利于推进科研项目的实施与成果的转化工进程,尽快产生具有示范性效应和带动性效应的科技成果,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我校已经成为鄂西北地区生物医药的科技高地,为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4.1 持之以恒,长久合作

我校金银花科研团队经过4年科研攻关,着重进行金银花实用技术研究,四年磨一剑,与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确立“武当二号”金银花叶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武当三号”金银花藤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马钱苷、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的HPLC-DAD检测方法,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产品有效成分的检测难题,目前该科研成果已经被企业应用至金银花相关产品品质检测,由于操作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深受企业好评。又如该科研团队分析湖北武当山地区不同采收时期忍冬藤中马钱苷含量,发现该药用植物在秋末冬初时马钱苷含量最高,即植株落果后完全枯萎前,具体时间为11月中旬~12月上旬,含量达到最大值。这一研究成果是以马钱苷含量作为依据确立忍冬藤的最佳采收期,为充分发挥该药的药效奠定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被企业采用后,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4.2 协作创新,联合攻关

产学研三方需要紧密结合、协作创新,才能创出佳绩,结出硕果。科学研究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团队合作。我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我校在企业进行产业化调研时了解到他们欲将武当山何首乌进行规模化与规范化种植,并最终建设何首乌GAP种植基地的需求后,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组建“武当山何首乌的人工驯化、GAP种植”团队,开展武当山何首乌的质量评价、药理活性物质的应用基础研究,联合进行科研攻关,筛选得到武当山区二苯乙烯苷含量较高的优质何首乌种苗,该成果已在十堰市神农武当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得以转化,并在其丹江口市土关垭基地建立武当山野生何首乌的资源圃,初步完成武当山野生何首乌的资源保存。

4.3 定位明确,成效显著

我校将产学研准确定位至地方发展产业需求之上,实现学校科技力量与地方产业无缝对接,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升地方经济的整体转型发展。我校药学院GAP认证团队即是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最佳实例。北柴胡是武当山道地药材之一,在十堰地区种植规模较大,该团队依靠“湖北省药用植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关键技术校企研发中心等技术平台,针对十堰市中药材种植不成规模、品种杂、竞争力弱、品牌效应低等诸多现状,结合市生物医药企业迫切提升产品质量、抢占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的迫切需要,北柴胡团队积极将中药材GAP种植技术引入十堰市生物医药企业进行转化,由此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12月14~16日,国家药监局检查组一行在湖北房县军店镇北柴胡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调研,详细了解北柴胡种植情况,考察种子基地,检查质检、仓储和SOP相关文件。经现场检查论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国家GAP认证。成为十堰市第一个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基地,湖北省第6个中药材GAP认证基地。北柴胡GAP认证有效提高了该药材在全国中药材的市场声誉度,增强了其市场认可度,有效带动企业和中药产业发展;对于推进十堰市中药材基地建设,积极引导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起到龙头示范作用;标志着我校产学研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斐然;同时充分展示我校应用研究的整体实力;凸显我校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和理念。

4.4 榜样作用,成效初显

我校刚开展产学研合作时,因是省属二本院校,地方企业对我校持怀疑态度。我校积极依托医药优势,扎根十堰生物医药需求、整合科研资源组建团队,深耕生物医药领域,打造榜样示范,经过不懈努力,攻坚克难,政策对头,方法对路。省属地方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也能飞出金凤凰,继我校支撑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拿下北柴胡GAP认证后,其他中药材种植企业便慕名而来,商谈与我校科研团队进行合作,将GAP种植技术移植到其他药材品种。2014年9月,我校中药材GAP技术团队和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虎杖GAP种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协议。

5 结论

我校地处武当山区,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影响、单科医学院校性质、产学研起步晚等诸多不利客观原因,然而我校校领导放眼未来,实施高标准、严要求、跨越式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自身医疗资源优势、武当药材资源禀赋、抓住十堰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机遇,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和生物医药企业接洽,通过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与尝试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模式,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我校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同时培养了一批地方企业的亟需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提升了地方生物医药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水平,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升级。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科技体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校将继续加大自身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奋发拼搏中实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医药大学梦,为“科技兴鄂、创新湖北”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管颖超,谢文峰,帅小红.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9):217-219.

[2] 郝远.加强官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J].兰州大学学报,2001,29(5):147-152.

[3] 敬培胜,赵先柱,张东旭,等.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概述[J].重庆医学,2008,37(13):1500-1502.

[4] 李小田.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1,(5): 52-54.

[5] 刘璇华,李冉.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3):107-110.

[6] 梅妹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3):22-27.

[7] 王婷,李电东.科研院校成果转化“瓶颈”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49-150.

[8] 魏欣亚,张武军. 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的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2): 238-240.

[9] 王晨,梁繁荣,徐学民,等.推进四川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5-6.

[10] 杨波.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36):206.

[11] 周来新,徐迪雄,解志杰,等.医药卫生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及对策[J].科学咨询,2004,(10):21-22.

[12] 艾凉琼.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202-203.

[13] 盛彤彤,卢建华.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11):769-770.

[14] 吴启运.再论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0):110-111.

[15] 周文颖,闻捷馥,李晓晖.对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78-79.

(收稿日期:2014-10-24 本文编辑:程 铭)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权利归属与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办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制度建构
县级电视台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出路
制约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研究及建议
股权众筹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机制分析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