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绝不手软”
2015-03-11郭毅
郭毅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珠宝消费市场,其中黄金、钻石、玉石等的消费在世界排名中位居前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3年,中国珠宝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况。2013年,中国内地珠宝销售市场达到了47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几乎占到了全球销售市场的三分之一。
不过,尽管近年来珠宝行业的销售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增速却在逐渐放缓。以今年为例,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增速仍然持续下滑至9%左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珠宝行业的增速逐渐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国际市场不景气,黄金采掘企业遭遇了国际金价暴跌的利空影响,其经营业务单一,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第二是由于礼品市场的持续走低,导致部分依靠礼品业务的珠宝行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三则是境内珠宝企业尚处于品牌建设阶段,相对缺乏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伴随着终端市场竞争加剧,有些厂商采取了价格战的策略,极大地影响了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珠宝行业的增速在不断放缓,然而钻石市场却仍旧火爆。据悉,中国是全球钻石销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仅去年一年全国钻饰零售店的数量已经增长了26%。而中国的钻石销售价格也处在增长状态,其中2014年前两个季度的价格有近30%的增长,2克拉到5克拉的钻石消费同比增长超过40%,今年上半年中国钻石进口量同比增长了47.8%。从品类上看,2014年30分、50分、1克拉、3克拉的裸钻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1克拉的钻石增长幅度最快,达到了8%。
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店消费,现在网络也成为了消费者选择钻石的另一个途径。统计显示,中国有近1/4的消费者会在购买钻石前进行网上咨询。其实,网上购买钻石在国外就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消费途径之一,例如美国,每六宗钻饰交易就有一宗是在网上完成的。
除了钻石,中国有色宝石(狭义,不包括翡翠、玉石等)从2006年起市场年平均增幅已经开始超过中国珠宝市场整体增长水平,达到20%至30%。即便在珠宝行业增速迅速下滑的年份,中国有色宝石市场同比增幅也维持在了20%左右,这证明了有色宝石在中国仍旧有着旺盛的需求和较高的销量。
当然,有色宝石品类繁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蓝宝石之外,碧玺的价格也有着旺盛的涨势,近三年来碧玺的价格一直保持着15%的上涨,其中高品质的碧玺可以保持30%的增速;此外,产于坦桑尼亚的坦桑石在国内涨势惊人,近两年一直保持50%的增速;而作为澳大利亚的独特有色宝石—欧珀,每年涨幅在20%左右,增长稳定;青金石的价格在近些年也有了翻倍增长,两年前1000元的青金石摆件,现在可以卖到近万元。
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炒作、有价无市等热门词汇往往伴随着价格上涨,深受关注。当前表现出色的珠宝消费市场是否也会被波及?
要“擦亮眼睛”
毛界武(劳德珠宝执行董事)
近一两年来坦桑石、托帕石乃至碧玺等在市场上很红火,绝大数是因为商家不约而同炒作所致。
在西方一些珠宝奢侈品品牌设计中,像上述此类珠宝虽然品质和工艺一般,但加上品牌和设计,往往是顶级珠宝的价格,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日常珠宝消费市场中,由于半宝石既有“模仿度”,原料价格又更低且出产量高,自然是一些商家用来作为“替代品”的好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坦桑石、托帕石属于半宝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有色宝石。
目前,国内外红蓝宝石的行情在缓慢、稳步增长,虽有波动却并非炒作,而是因国际经济震荡所致。炒作某种商品,需要大量资金、商品价格存在极大的差别空间、商品数量巨大、且为大众之所需等条件,红蓝宝石、金绿猫眼等不具备。
不少顶级珠宝“有价无市”
吴国忠(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
宏观经济不景气,投资渠道收紧,便有热钱涌向珠宝市场。例如我遇到有很多生意人虽然不懂珠宝,但又想买点东西,而且出手不凡,由此抬高了市场价格,显得市场表现非凡。
购买上亿元顶级珠宝的人,其资产无疑在十多亿元甚至更多,所以很多顶级珠宝都是有价无市。再加上送礼之风被遏制,预计直至明年上半年,顶级珠宝的销售都将处于寒冬期。
我认为,市场只有各取所需,分别满足各种档次的珠宝消费需求,才是适应发展形势的,这样也才能让珠宝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