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3-11谢业凤
谢业凤
摘 要:本文就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滞后的原因、开展创业教育的定位和思路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尤其是1998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失业现象而存在的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举措,因此创业成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2002年教育部确立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目前,已有部分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此外,社会和政府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也提供了支持,部分地方还成立了创业培训机构和创业咨询机构,为创业教育培育了较好的社会氛围。2005年正式引入创业教育的理念。但这些都是针对高等本科院校,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创业形势要求不相适应,还没有明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定位及思路,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创业教育意识还比较薄弱。
二、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上的误区。把创业看成是少数个体的行为,很多高职院校认为创业教育不同其他知识的传授,创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中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且经验往往比知识更重要,最终只有少数创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创业,大部分学生不会涉足,难以形成普遍效应,因此创业教育可有可无。由于上述原因,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创业教育,甚至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这种现状与社会的创业形势极不适应。(2)创业教育内容单一。目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比较滞后,或者用一、两次创业讲座代替创业教育,或者就业指导课附带一些创业教育内容,而且基本上限于观念引导、理论说教、案例分析,缺少创业实践指导和训练,没有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和满足个体需要的创业培训,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自主创业指导帮助不大。创业教育这种内容单一、投入不足、效果甚微、推进缓慢的现状,使得学生对创业的普遍感觉是既认同又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实际创业的比例很低,创业成功的比例更低。创业教育还处在一种“独木难成林”的状态。(3)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根本目的不明确。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创业领导中心认为,创业教育是向个体提供把握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机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在别人犹豫不定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它包括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健全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其精髓在于创造,创造新的产品、岗位、服务,创建新企业。可见,创业是创新的动力,创业教育要培养的是既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又有一定的创业能力,能够把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有开拓性的劳动者。因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要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给学生创业的“硬知识” ,使学生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帮助其在必要的时候具有个体化就业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充满不确定性,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在就业岗位上,同样需要创新素质。教育如果不能给他们过硬的生存本领,不仅包括一技之长,也包括自主创业的心理和素质,使得他们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不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和环境的变化,敏锐地抓住机遇,有效配置自身的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创业,实现个人价值,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有缺陷的。因此,把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拓展并激发个人潜能、培养造就新一代创业者结合起来,使创业教育成为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奠基石”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这才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推进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行成于思,观念的转变是先导。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是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践正在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根本改变。我们要明确实施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具有职业意识与创业意识及其相应素质要求的社会参与者,不仅要求学生有效地适应社会,更要求学生能自觉迎接未来生存挑战,理性选择职业模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主动开创事业,进而享受成功人生。在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巨大的市场,无数等待开发的领域,蕴藏着无穷的机会,为毕业生进行创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把“创业”看作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这第三条路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路,于国、于民、于己都十分有益。(2)完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1)构建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构建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由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包括对创业行为的客观认识,干事业的探索精神和勇气的素质教育,如何观察、分析、解决创业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技能教育,了解行业、企业运营程序,了解市场、捕捉市场机会的实践教育等。要研究和探索如何从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和能力、创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为核心,具体到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如商业机会识别、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融资等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的过程中系统接受创业教育和训练,从而实现课程系统化、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2)创业教育的课程形式。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而不是针对少部分人的特别教育。由于它是一种非确定性的教育,其效果可能是“大众受益,个别收获”。因而在课程形式上通过必修课给学生较为系统的创业基本知识,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激活他们的创业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创业的相关知识、技能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大量开设选修课或举办讲座活动,创造条件让有创业需求的学生选修符合其个性特长的课程,如创业项目选择、创业融资、公司组织与管理等提高创业技能的课程。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无论创业意识强烈或淡漠、创业素质高或低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发的教育和引导,学到有用的知识,激起创造的思维火花,提高创业技巧,从而减少创业的盲目性。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是搞好创业教育的根本条件。创业教育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或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门外汉引导迷茫者”,很难给学生具体的操作指导,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因此应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创业教育的首要工作来抓,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一方面加强师资培训,使其逐步适应并承担创业教育教学任务,同时吸引具有管理经验的成功企业家参与教学,弥补高校教师实践教学的不足。
总之,“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样适用于指导目前的创业教育工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职创业教育不仅应该引入教学计划,作为普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应该注重学科建设,培养本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顺应国际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同时,为学科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也为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加速知识资本化、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云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08
[2] 陈春琳、董仁忠 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若干追问 [J] 职教论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