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廊坊旅游资源开发思考
2015-03-11王广生
王广生
摘 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推进,廊坊市旅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在廊坊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把握机遇,寻找与京津差异化的旅游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廊坊旅游发展。
关键词:廊坊;旅游;开发
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该战略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京津冀跨行政区区域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为核心,消除制约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及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高速公路体系的建设,特别是高铁时代的到来,使京津冀一带形成了1小时城市群,实现了速度对空间的压缩,特别对于京津廊地区更是实现了同城化的发展构念,迅速提升了廊坊与京津之间的交通通达程度,提高了区域旅游的可进入性。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强调顶层设计,从长远角度宏观谋划了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城市群建设的蓝图,对三地的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三地领导频繁接触,三地协同发展以进入实质性阶段。尤其是京津廊三地城际铁路,医疗协同发展的推进,更为廊坊发展提供便利。该战略的出台也一定程度有利于打破三地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也为京津廊协同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搭建了框架。
一、廊坊旅游资源特点
(一)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廊坊市地处京南地热带,地热水资源遍布全市,水质优良,富有矿物质,饮用矿泉水主要分布在三河、固安、霸州、安次等地,产出地层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系统和第三系上新统。发现的矿物质主要是偏硅酸复合型,并含有钾,锌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该地热资源与医疗用水在化学与物理性质方面对人体疾病有特殊的疗效。深层地下热水多分布在地热异常区和油气田分布区。
廊坊市北有占地78平方公里的灵山、蒋福山风景区与蓟县盘山景区和平谷山地景区连为一体。区内有盆地地貌、高地草原、沟壑风光、原始次生林、山顶水库和古寺遗迹,完全具备山水旅游的开发价值。灵山风景区距北京60公里,燕山余脉至此融结,突兀成峰。山峦秀美。有泉水从灵山之麓涌出,是京东首处集山、水、林、古迹为一体的自然景区,是旅游休闲的极佳场所。
(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廊坊市所辖地域有数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据史书记载,4000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现城区),“安墟”即在今天的安次区,自古为名城,古代为黄帝战蚩尤的重要战场,从此以蚩尤为代表的信奉凤文化的东夷文化和以黄帝为代表的推崇龙文化的华夏文化在此地集汇,因而廊坊也成为了龙凤文化重要的发源地。龙文化东进南下,凤文化北上西进,绵延不断,历史跨期涵盖了廊坊各个发展阶段,内涵不断丰富发展。
(1)文化遗址。最著名的有三河孟各庄新石器时期遗址。在孟各庄村,有半地穴式房址两座,圆形锅底状灰坑十个,属于上宅文化时期,距今约6000年。文安大城战国时期燕国南长城遗址。此地地处燕、赵、齐边境,三国曾对此互有领属。此外还有燕国币和“安阳”铭文币等。(2)古代寺院建筑。如大厂北坞清真寺、霸州信安龙泉寺、安次的长明灯楼寺等。其中宋辽时期的大辛阁辽代石塔。该塔位于永清县城西大辛阁村南。现通高6米,为八角密檐式实心塔,汉白玉质。此外还有,永清的古战道、文安的大唐工部尚书张仁宪墓碑、元代文天祥诗碑和香河的明代兵部尚书刘体乾墓碑。清代记有永定河改道史安次回龙亭碑。(3)古代文物。新石器时代的诸葛店彩绘俑,双沟村战国墓兽纹铜鼎,广阳区唐代隆福寺长明灯楼,明代的将军罐等。最为著名的是霸州的古栈道。古栈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布局严密设有翻门、翻眼、掩体、闸门、迷魂洞、藏兵洞等军事设施。相传为宋代杨延昭所建,因宋辽时,辽金长期对峙。金帝巡猎霸州,遂以霸州,雄州等地为界与宋分界。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4)革命纪念物。著名的我的自白书的作者陈然的故乡香河县。该地准备申报为革命纪念馆。此外还有文安烈士祠,位于大城县西南凤凰庄北的大城烈士陵园。
(三)独特的民族工艺与特产资源。廊坊市民族工艺与特产资源非常丰富,最著名的有香河花丝、固安柳编、大城仿红木家具、香河现代家具、金丝小枣等。河北麻鸭,产于河北廊坊,肉质鲜美,产蛋率高,营养丰富。固安柳编纹理清晰,图案精美,质地结实耐用。
(四)独树一帜的武学旅游资源。八卦掌在武林中独树一
帜。其发源地便源于文安县。创始人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年间,自幼喜学各种拳术,后因出手伤人而隐于京师肃王府中,成为一名司茶太监,后与太极名师杨露禅比武,双方难分胜负。从此八卦名扬天下。八卦流传国外,迄今不衰。后代弟子不断发扬光大,武学精诣日益博大。这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资源与机遇。
二、廊坊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为廊坊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中东部, 地处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被誉为“ 京津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廊坊市交通非常便利,在以1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拥有京津唐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和北京国际机场以及天津机场。素有“一小时上天入海,半小时进津下卫”的美誉。廊坊不仅在区位上独一无二,而且也拥有自己厚重的历史。虽然1989年廊坊正式立市,但是却有比较悠久的渊源。史料记载,早在6000 多年前,黄帝始经安墟,广大子民繁衍生息,创造文明。作为中国龙凤文化之乡,与帝都的皇城文化遥相呼应。淳朴的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廊坊打造旅游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京津乐道,绿色廊坊”的口号下,一些县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如香河的影视城,香河家具城都成为了具有领跑作用的品牌形象。
(二)劣势(weakness)。(1)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直辖市在集聚资源方面能够给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平台,经济主体能够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各方人才资源都集聚到京津,而对于人才相对短缺的廊坊而言,高端人才群体不仅在总量上相对偏少,而且在层次和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距。高能力,高学历的人才难以引进,而高端人才往往是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各个领域都会出现机械式低水平的作业,难以推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廊坊市发展的缺陷。(2)区域经济不均衡。在京津廊发展过程中,北京,天津综合实力较强,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主导的发展格局,而廊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与京津之间差距巨大,京津大城市与廊坊小城市之间资源,资金差距巨大。大城市自我封闭,占据极大的优势,廊坊难以吸纳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廊坊陷入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困境中。 (3)环保责任压力巨大。进入 2013 年新春,京津冀多个地区不时被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正成为城市发展挥之不去的痛。作为环京津经济增长极的廊坊市也深受其害。PM2.5 超标,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极低,是对雾霾现象最佳的概括。短暂出现的APEC蓝虽然给人们以希望,但如何能够让APEC蓝持续下去,创造舒适宜居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承载能力是摆在相关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机遇(opportunity)。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廊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为廊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14年8月4日至5日,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天津蓟县召开。会议研究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了协调机制议事规则,形成了京津冀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共识。2014年11月交通与建设部部长向外界释放了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的信号,这为廊坊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通达条件。这表明京津廊之间的区内交通网络体系正在初步建立,区内立体式的交通网络体系正逐步趋于完善,制约廊坊发展的旅游交通瓶颈被打开,旅游通达程度大大提高,为三地旅游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全面对接京津成为廊坊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每年举办的“5﹒18”经贸洽谈会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和游客,为廊坊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廊坊市委市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京津乐道,绿色廊坊”的旅游口号,使得京津廊旅游协同发展的理念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大量的经贸活动不仅有力地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对廊坊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介作用。城市旅游发展有了自己的品牌,凸显了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定位、城市定位、发展定位,特别彰显了廊坊的区位优势,能够形成与京津之间错位发展的旅游特色,有助于形成与京津之间互补的旅游市场份额,更好地避免北京的虹吸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挑战(threats)。在全面实现京津廊旅游对接的同时,我们也需面对一些问题。直接问题是京津廊之间的配套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共同的水平,城市间的交流受到限制,造成游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进一步而言,行政区经济封闭的旧有格局依旧有较强的影响力, 加上三地之间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行政功能、体制性障碍已成为京津廊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难题。由于行政级别的制约,京津产品的外溢性较低,各自旅游市场相对独立,且京津的旅游客源市场具有显著优势,三地客源市场发展不平衡,还未形成互为客源市场的发展格局。行政部门化和条块分割,使得区域间的旅游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重大项目,重要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存在问题。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没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为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对廊坊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发掘龙凤文化内涵, 充分挖掘武学资源。廊坊, 虽然年轻,但具有独特的历史魅力与风采。因此,在进行开发的时候要分析廊坊的历史文化渊源, 然后给这座城市一个准确的文化定位。所以开发重点是体现文化内涵,注重促进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发展。龙凤文化是廊坊市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因此可以以安次区、广阳区等相关县市为基础,深入挖掘龙凤文化内涵,以有关曹操东征,蚩尤大战等相关历史事件为基础,复建相关场景,大力促进体验旅游的发展。作为武学集大城的八卦掌,亦应是旅游开发的重点。可以建立八卦掌博物馆和董海川故居等进行资源开发。同时应注意在不颠覆历史的面目的同时融入一些后代发展的东西,更好的体现出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
(二)打破行政分割理念, 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廊坊地处京津冀的交界处, 行政块状分割众多,加之资源地域的限制和经济巨大的虹吸作用,如果不重视和周边区域的合作, 关起门来自己搞开发就不可能形成大旅游的格局。对于北部的香河、大厂、三河三县市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绿色城郊旅游资源不足的特点,大力兴办绿色旅游,而与天津相邻的广阳、霸州等地可以发展娱乐性和会展性的旅游项目。三地主管政府也应该打破“地块观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真正拿出政策,推出项目,搞好配合,合理分工,共同投资,实施公正的旅游收益分配模式, 从而实现开发主体的双方共同受益推动三地旅游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三)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规模日益庞大,弊病凸显。北京的旅游资源主要以人文观光类旅游资源居多。以其首都的特殊地位在历史、自然等方面占据优势。而天津因毗邻海岸、滨海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独特的津门特色使得以杨柳青为代表的民俗资源也日益丰富。娱乐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开发比较成熟。相比较而言,作为小城市的廊坊可以利用京津资源的空白,在生态观光、疗养医疗旅游方面进行开拓,与京津大城市之间在旅游经济,城市发展方面形成层次分明的布局体系,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形成双核联动式的发展方式。既能够提升廊坊的旅游发展水平,同时能够发挥京津旅游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旅游环境。雾霾根源污染能源的使用,污染能源中的煤、石油为重,其中煤为最大污染的能源。而工厂、机动车等是雾霾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控制机动车增长数量,加强对汽车报废的处理,对符合汽车报废标准的汽车准予报废,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形成绿树成荫的格局,既能够突出资源特色,又能够形成鲜明的旅游精品。同时,应该在城市和工业园区适当扩大绿化地的面积,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的市场准入的审批制度,进一步增加城市公交的数量,减少私用汽车的数量。
(五)加强宣传,形成品牌的放大效应。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优化区域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已成为大趋势。廊坊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力的发展时机,突出“京津乐道,绿色廊坊”的品牌口号,在现有的北京公交车体宣传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应用软件,充分突出宣传廊坊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会展旅游等有特色的发展项目,扩大旅游传播的覆盖范围,让更多人知道廊坊独特的品牌特色,从而为廊坊旅游发展创造潜在的旅游市场和受众,形成品牌的集聚和放大效应。
结语:综上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廊坊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契机,京津廊三市必须冲破条块分割的行政观念,加强政府之间的协调,在竞争中寻合作,在联合中求发展,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凤霞. 廊坊市乡村旅游问题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 陈健. 廊坊会展旅游发展之初探[D].济南:山东大学,2009.
[3]金桂兰, 杨茜. 基于京津都市背景下的廊坊市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1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