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猫》的课堂观察
2015-03-10◎谢佳
◎谢 佳
基于《猫》的课堂观察
◎谢 佳
前不久有幸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周文叶老师的“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报告会,收益颇丰,正好前不久听了一节语文课——郑振铎的《猫》,遂用自己所学的课堂观察知识,尝试分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
注:数字代表发言顺序;加粗的代表该生回答两次及以上。
学习目标 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自主先学 芙蓉鸟被害案的案件侦查结果汇报1-4号学生分别回答了嫌疑人、嫌疑人案发前后的表现、惩罚方式、结论。5-7号学生就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1.研读“第三只猫”的遭遇,体会作者的感情。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合作探究以第一人称说说“咪呜”的含义? 8-12号学生发表了自己对“咪呜”的理解。主人为什么敢拿起木棒挥在猫的身上? 6、13-16号学生阐述了原因。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小黄猫身上,“我”会用棍棒的方式对待它吗? 17-21号学生都回答不会。前两只小猫在我们家生活得快乐吗? 7、14、22号学生各抒己见。郑振铎是个怎样的人? 9、15号学生回答勇于自责,敢于承担思维拓展
表2
评价一节课是否是好课的标准有很多,崔允漷老师的《有效教学》一书为我们呈现了课堂观察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只运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对《猫》这节课作了课堂观察和评价。通过这节课的观察,结合表2,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教师理答少
教师提出问题后,随机点学生回答,前一名学生回答完紧接着就让下一位学生发言,教师没有做好衔接工作。而且在围绕同一个问题,多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缺少理答,没有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梳理。
(2)教师反馈少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最多重复一下学生答案中的重点信息,而后就点另一位同学发言,反馈不够自然和充分。对于一个问题,若老师不给出一个标杆,学生会以为这个问题无论怎样回答都是正确的,这对于他们的考试是相当不利的。
(3)学生重复回答
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前几位学生已作答,后几位学生的回答与之前答案一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同学站起来重复同一种答案,而此时教师没有引导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出来发言,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
学校为了方便教学,老师会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编排,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要发言,或以小组的形式,或以个人的形式。在这节课的课堂上,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有2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发言,半数同学发言次数甚至超过两次。在课堂的最后,该老师明确要求小组中没发言的同学出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看似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则是僵硬地在实施“学讲”。另外,学生积极参与发言,似乎整个课堂都处于热闹活跃的氛围中,但学生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并未与其他同学的想法碰撞出火花,缺少关联性。
这堂课上完后,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学生一直在发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老师只是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者;另外,因为每位学生都有导学案在手,老师提的6个主问题都清楚地写在了导学案上,并且在课前就让学生填好了,所以老师又多了一个身份——时间掌控者。老师只要把握好时间,保证将导学案上的问题全部让学生说完,就算完成了“学习目标”,其实在笔者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学习目标,就是老师自己的教学目标,课堂的进行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而不管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崔允漷老师认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不仅是要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反馈,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整节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和反馈都太少,这不利于学生反思自身,发现问题,纠正自己的思路并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但是,这节课也有出彩的地方:
(1)教学思路清晰
该老师课前设计了《猫》的导学案,精细合理,并且学生人手一份,上课主线清晰。
(2)鼓励学生发言
对于一个问题,无论学生的想法是什么,老师都会认真倾听。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大胆地讲出来,言之有理即可。虽然老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很好地解答和评价,但是认真地倾听就足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这种间接性的鼓励会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自信,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到讨论和发言中。
(3)教学版块安排合理
从表2来看,整节课分为自主先学,合作探究,思维拓展三个版块,每个版块老师都设计了相应的主问题,这些主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最后一个版块,老师还设计了课堂检测题目,不仅巩固了学生这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检测自己学的不够扎实的地方,一举两得。
(4)各教学版块之间有内在联系
从表2来看,上一个版块的设计是为下一个版块的展开服务的,比如自主先学环节,通过梳理芙蓉鸟被害案,找出犯罪嫌疑人及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惩罚措施,然后过渡到犯罪嫌疑人有没有为自己辩护,即第二个版块对“咪呜”的探讨。版块之间的巧妙设计也是这堂课顺利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谢佳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