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方式对Mo-La2O3 合金断裂韧性及掺杂粒子显微结构的影响
2015-03-10罗建海孙院军
罗建海,王 林,孙院军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7)
0 前言
众所周知,在钼基体中弥散分布的La2O3颗粒能够净化强化晶界,细化晶粒,提高再结晶温度,降低钼金属的塑脆转变温度[1-4]。向Mo 金属中掺杂La2O3的方式有3 种:(1)将钼粉与La2O3粉末通过球磨方式混合、压型、烧结的固-固掺杂;(2)将硝酸镧喷入氧化钼,干燥后进行还原的液-固掺杂;(3)利用Mo 化合物及La 化合物溶液,经干燥、还原制备钼金属的液-液掺杂。
La2O3对钼合金性能的影响已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不同的掺杂方法对钼合金性能的影响尚未进行广泛的研究。考虑到固-固掺杂后,钼基体中第二相的分布受掺杂La2O3粉体性能的影响,在此不作讨论。而液-固掺杂和液-液掺杂都是以La 离子的形式引入,与La2O3粉体性能无关,有必要针对这两种掺杂方式研究钼基体中第二相分布规律及Mo-La2O3材料的性能,优化掺杂工艺。
1 实验过程
将掺杂钼粉等静压制成直径为17 mm 的钼棒,以氢气作为保护气氛,在中频烧结炉中1 840 ℃烧结6 h。试样的掺杂工艺、镧的掺杂量及烧结密度见表1。钼合金中La 含量是由等离子发射光谱(ICP)检测出Mo-La2O3中La 元素的含量。根据标准ASTM E399,采用三点弯曲法测量Mo 金属烧结体的室温断裂韧性,试样的跨度为20 mm。加载速度为0.002 5 mm/s。由于Mo 金属硬度高、脆性大,通过线切割在试样的中段切出深为2.5 mm 的缝隙,并以此为预制裂纹计算试样的断裂韧性。从φ17 mm 烧结钼棒切割出薄片,磨至0.08 mm 后,用75%(体积分数)乙醇与25%(体积分数)的H2SO4配制出混合溶液,在-30 ℃双喷腐蚀减薄,使用JEM-3010 透射电镜观察第二相粒子的形貌和分布,通过衍射斑点标定第二相粒子的成分;使用JSM-6460 型扫描电镜观察试样三点弯曲断口,杂质成分由EDS(INCA x-sight)确定。
表1 Mo-La 合金的掺杂方法、La 含量及密度
图1 烧结态SY-1(a)和SY-2(b)样品的TEM 图片
图2 基体中La2O3衍射图谱
2 结果
2.1 La 在钼合金中的表征
图1a 和图1b 分别为SY-1、SY-2 烧结试样的TEM 图片,图中白色区域为钼基体,黑色颗粒的衍射花样(图2)经标定后判断这些颗粒均为La2O3。这一结论验证了周美玲[4]等人的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图1a 中液-液掺杂La2O3粒子大小一致,分散均匀,形状为球形,位错被钉扎在La2O3粒子之间;图1b 中的La2O3大颗粒呈橄榄球状,团聚在一起,球状小颗粒分散在团聚体周围。
对两种试样中La2O3粒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La2O3的粒径分布图(见图3)。经统计分析发现,试样SY-1 中粒径在40 nm 以下的La2O3粒子占粒子总数的97.8%,其平均粒径为16.8 nm,标准偏差为16.8;SY-2 中粒径在200 nm 以下的La2O3粒子占总数的78%,平均粒径为151.3 nm,标准偏差为170。从粒度分布图可以看出,SY-1 中La2O3的粒径为单峰分布,SY-2 中La2O3的粒径出现双峰分布,SY-2 中的La2O3粒径离散程度远高于SY-1。这一结果表明液-液掺杂能够充分细化和分散钼基体中的La2O3粒子,La2O3颗粒形状统一,粒径离散程度较低。
图3 基体中La2O3粒径分布
2.2 Mo-La 合金的断裂韧性和断口形貌
液-液掺杂Mo 合金的断裂韧性KQ为11.9 MPa×m1/2,而液-固掺杂Mo 合金的断裂韧性KQ为7.3 MPa×m1/2。两试样的断口形貌见图4。液-液掺杂Mo 金属断口凹凸不平,裂纹在扩展时发生偏转,这种现象能够有效吸收断裂功;除在三角晶界处有凹陷外,基本观察不到烧结孔;且Mo 晶粒大小不均,某些晶粒断口表现为穿晶断裂(见图4a、4b);液-固掺杂Mo 金属断口平整,在许多三角晶界处存在烧结孔,晶粒均匀细小,为典型的沿晶断裂(见图4c、4d)。
3 讨论
3.1 La2O3对Mo 合金烧结的影响
试样SY-1 中纳米La2O3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在烧结温度下能够与其他杂质形成液相,有利于气孔排出,促进Mo 粉的烧结,使得液-液掺杂Mo 合金具有较高的烧结密度;并导致一些晶粒吞噬周围的晶粒发育成大晶粒。高的烧结密度、较低的气孔率减少了烧结体的缺陷,有利于提高Mo 金属强度。但是试样SY-2 中,液-固掺杂Mo 合金中La2O3粒径较大,不易与其他杂质形成液相,不利于晶粒生长和气孔排出,表现出晶粒细小,含有较多的烧结孔,烧结密度较低。
图4 Mo 合金断口形貌
3.2 La2O3对晶界杂质浓度的影响
对纯钼,低温塑性变形过程导致大量位错滑移到晶界,在晶界处塞积[5],使晶界处应力集中,晶界处偏聚的间隙杂质降低了晶界强度,导致裂纹形核、扩展是钼致脆的主要因素。能谱结果显示,钼基体与La2O3界面处存在有Ca,K 等杂质(见图5),降低了晶界的杂质浓度,晶界强度得到提高[6-11],裂纹不仅沿着晶界扩展,而且能够穿过晶粒,形成穿晶断裂,提高钼金属强度。
3.3 La2O3对Mo 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
根据位错塞积理论[5],每个La2O3既是一个位错源,也作为位错障碍物。位错易于绕过纳米La2O3粒子,试样SY-1 中均匀分散、细小的La2O3钉扎住位错,形成以掺杂离子为节点的位错网络(见图1a)。尽管在变形过程中,位错密度增加,但大量均匀分布、细小的La2O3颗粒使位错分散均匀。位错网络有效降低了晶界和滑移带附近的位错密度,阻碍了位错运动,从而限制了材料变形,提高材料强度。
对于较大的第二相粒子,位错绕过粒子消耗的能量较多,难度增大,更易在粒子前端形成位错塞积。因此SY-2 试样中La2O3粒子前端由位错塞积产生的应力集中也将高于试样SY-1。在相同应力条件下,SY-2 试样中La2O3粒子周围的应力集中先达到钼基体与第二相界面的结合强度,微裂纹在相界面处形核、扩展。微裂纹产生后,积聚在La2O3颗粒前端的应力集中得到瞬间松弛,裂纹尖端钝化。La2O3颗粒愈多,裂纹钝化吸收的能量愈多。随着变形进一步加强,产生的裂纹发生分支、偏转、贯通,最终形成宏观裂纹,导致材料断裂。
图5 杂质的能谱
图6 位错网络
4 结论
液-液掺杂方法能够使La2O3粒径细化、均匀分散,La2O3平均粒径达到16.8 nm,而液-固掺杂试样中La2O3平均粒径为157 nm;SY-1 的断裂韧性高于SY-1。
大量纳米La2O3的存在净化了晶界,提高了晶界强度;使位错分布均匀,促进钼合金烧结,提高钼合金烧结体的密度和强度。
Mo 合金中大量的La2O3颗粒使微裂纹尖端钝化,吸收断裂功。第二相粒子越多应力松弛吸收的断裂功越多。
[1]Myoung Ki Yoo,Yutaka Hiraoka,Ju Choi.Recrystallization of molybdenum wire doped with lanthanum oxide[J].Int J.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1995,13:221-227.
[2]张久兴,周美玲,左铁镛,等.稀土掺杂钼的强韧化与电子发射性能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24(3):10-19.
[3]Eck R.12thInter.Plansee Seminar[C].1989,1:37-52.
[4]周美玲,李 俊,左铁镛,等.镧钼丝组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4,4(2):45-50.
[5]赵世敬.位错理论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45-142.
[6]左铁镛,周美玲,王占一.间隙杂质及其分布对烧结钼脆性的影响[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13(1):47-51.
[7]Hideo Yoshinaga.Grain-boundary structure and strength in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J].Mater Trans JIM,1990,31(4):233-248.
[8]Kumar A,Eyre B L.Grain boundary segregation and Intergranular fracture in molybdenum[J].Proc R Soc Lond,1980,370A:431-458.
[9]Ortner H M.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s of O,N and C in the refractory metals Mo and W[J].An International Effort Talanta,1979,26(8):62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