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2015-03-10张芳芳吕壮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0期
关键词:肌无力外周血激素

张芳芳 吕壮伟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张芳芳 吕壮伟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7(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两组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其外周血清IL-27,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激素治疗, 对比分析外周血IL-27水平和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IL-27水平均有所改善, 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9,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 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 P<0.05)。结论采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 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IL-27水平, 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重症肌无力;白细胞介素-27;激素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和患者自身免疫抗体有着密切的关系[1]。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肢体酸胀不适、容易疲劳、视力模糊等,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据有关研究显示, 激素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外周血IL-27有着一定的关系[2]。对此, 本院主要分析探讨了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神经免疫学会有关重症肌无力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中, 男13例, 女27例, 年龄3~75岁, 平均年龄(47.31±9.73)岁;研究组中, 男12例, 女28例, 年龄3~78岁, 平均年龄(49.21±9.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20 ml, 并使用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摇匀后放置到15 ml离心管内, 保存到4℃低温状态。采用ELISA法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外周血IL-27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对照组采用溴吡斯的明治疗,口服溴吡斯的明, 60 mg/次, 2~4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 例如强的松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①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27水平、临床症状等为观察指标。②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 能正常工作和学习;有效: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 基本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27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IL-27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7, 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外周血IL-27水平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9,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27水平比较(±s, pg/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27水平比较(±s, pg/ml)

注:两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45.33±2.14a 26.97±3.12b对照组 40 45.27±2.47 37.64±4.75 t 0.327 6.479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3]。具体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和先天遗传、感染、环境、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发病初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 或视物模糊, 容易疲劳。随着病情发展, 患者的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 尤其是下午或傍晚劳累以后。

外周血IL-27是一种细胞因子, 具有促进或抑制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提高B细胞增殖的能力, 此外在抗体类型转换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重要的价值[4]。健康人群的外周血IL-27水平一般在(25.91±6.32)pg/ml, 而从本文研究得知,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水平为(45.33±2.14)pg/ml, 这说明, 外周血IL-27浓度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含量要高于健康人群。因此通过降低患者外周血IL-27浓度,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毒等功效, 将其用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 降低外周血IL-27浓度, 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恢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 P<0.05)。

综上所述, 采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 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IL-27水平, 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海军.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5):75.

[2]陈亮.激素治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IL-27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中南大学, 2010.

[3]黄丽明.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IL-18、TGFβ-1水平的干预作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21):147-148, 151.

[4]田增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前后其受体及HSP90 α、β改变与激素敏感性关系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 20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09

2015-05-07]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张芳芳);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吕壮伟)

猜你喜欢

肌无力外周血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