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析
2015-03-10徐宏斌
徐宏斌
肌红蛋白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析
徐宏斌
目的对肌红蛋白(Mb)联合肌钙蛋白(cTnI)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病史、心肌酶谱(Mb、cTnI)、心电图(ECG)对入院的20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诊断, 对检测报告进行分析观察。结果Mb到达高峰, cTnI也快速上升, 两者联合检测率达到100.0%, 和单项检测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 联合检测Mb和cTn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临床中的一种多发病, 早期正确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挽救濒死心肌以及降低死亡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AMI进行早期诊断, 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1]。目前, AMI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大进展, 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尽量于6 h内, 另外, 诊断能够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措施。本组研究中, 对肌红蛋白联合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123例诊断为AMI, 并经Mb、cTnI以及相关辅助检查证实为AMI;其中,男60例, 女63例, 年龄36~80岁, 平均年龄(35.6±14.9)岁;7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男40例, 女37例, 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36.5±13.9)岁。
1.2 方法 抽取所有入院患者静脉血液, 取即刻, 3、6、9、24 h等时间段的2 ml抗凝血, 对其离心处理, 取血浆;应用美国Nano-Ditech Coiporation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方法对Mb、cTnI进行检测;对各个时间段的阳性率进行监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研究的200例患者中, 共检测123例AMI, 总检测阳性率为61.5%;在即刻, 3、6、9 h等时间段, 对Mb与cTnI进行检测, AMI患者入院1~3 h的Mb敏感性为82.1%, cTnI敏感性为56.1%, 在该阶段, Mb上升速度较快, 阳性率约增加19.5%;6 h:Mb继续增大, 上升为91.9%, cTnI增加为77.2%, 共上升21.1%;9 h:对Mb与cTnI进行检测, Mb阳性率为85.4%, cTnI阳性率为85.4%;当Mb到达高峰, cTnI也快速上升, 两者联合检测率达到100.0%, 和各单项检测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个时间段AMI患者的Mb与cTnI敏感性对比[n(%)]
3 讨论
Mb为一种新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 属于小分子量的氧结合蛋白, 在心肌、骨骼中广泛分布。如发生急性心肌损伤, Mb能够快速由心肌细胞释放至血液内, 进而提高血液内的肌红蛋白浓度, 并于12 h内达到高峰, 24 h后由肾脏内清除。有研究显示, 胸痛发作0.5~2.0 h, 血浆肌红蛋白开始缓慢提高, 且能够持续5~12 h[2]。因此, 临床将其作为对缺血心肌损伤进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且该指标阴性对于排除心肌梗死具有重要作用。正常人体血浆内的肌红蛋白含量较少,肌肉细胞受到损害后, 血浆内的肌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血症。其中, 肌红蛋白分子量约为170 kD, 如肌肉受到损伤, 那么肌红蛋白能够有效从肌细胞内释出。肌红蛋白进入到血循环后, 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 部分和血清蛋白质互相结合, 但由于结合能力较弱,会快速被肾脏清除。因此, 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对肌红蛋白进行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以往临床主要对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进行检测, 其不能准确反映出是否存在小范围梗死。有研究表明[3],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Mb和cTnI进行检测, 其微小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较高。心肌细胞内含有亚铁蛋白质成分,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5×103, 在发生心肌损伤1~3 h后升高, AMI发病4~12 h内, 血清中的Mb量能够达到最高峰, 24 h后立即恢复至正常状态。cTnI属于一种多肽, 具有210个氨基酸,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103, 等电点为10, α螺旋蛋白质含量较高。其不属于球蛋白, 其基肽链为伸展构象,大多数序列具有抗原性。若形成冠状动脉内血栓, 则会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 并发生心肌坏死, 如血清cTnI增高,则可证明发生心肌损害[4]。cTn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AMI发作3~4 h后会不断升高, 11~24 h后能够达到顶峰, 7~10 d后恢复至正常值。
本组研究中, 对各个时段的Mb和cTnI变化情况进行讨论, 结果显示, Mb到达高峰, cTnI也快速上升, 两者联合检测率达到100.0%, 与各单项检测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 联合检测Mb和cTnI,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1]贾明理, 李昌, 夏豪, 等.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 13(1):20-23.
[2]童随阳, 夏豪, 王欣, 等.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研究.中国循环杂志, 2015, 10(1):9-12.
[3]刘幸福, 苏惠青.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合理应用.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9(11):1597-1599.
[4]高秀莲, 陶立玉, 许桂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T联合快速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医学综述, 2014, 20(15):2832-28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10
2015-04-28]
471000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