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数学课堂的引导误区

2015-03-10邓丹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竖式两位数算式

邓丹红

一节课数学课上得顺利与否,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于学生会不会思考,怎么思考,从何处思考。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决定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引导在课堂上又无处不在,大到整个环节的设置,小至师生交流时的一句话语。因此,课堂引导已经成为一堂课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之一,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有效的引导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和思考中来。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能够找准方法、找对方向,使学生学起来不费力,教师教得自然顺畅,课堂气氛融洽。教师能够通过引导掌控课堂节奏,在重点和难点处多花笔墨,从而强化重点,化解难点。显然,有效的引导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在课堂上这些大大小小,或预设或无意的引导中,哪些才是有效的呢?怎样引导能让课堂变得有效起来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不乏有陷入引导误区的现象,只有走出误区,找到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课堂才能变得有效起来。下面笔者结合案例,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拐弯抹角——猜谜式引导

【案例一】

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数学(下同)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在新授部分教学完45+30的计算过程后,该教师希望引导学生说出一半的课题。于是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数?(师指着例题45+30中的45问道)

突如其来的一问并没有难倒一年级可爱的学生们,几个学生都举起了小手,教师点名一个学生,该生回答说:“45是加数。”

教师一呆,立即说:“嗯,它是加数,那它还是什么数呢?”

紧接着,教师又喊了另一个同学回答是两位数。教师满意地说道:“你说得很对。”

教师又接着问:“30又是什么数呢?”

学生回答也是两位数,教师这时脸上有些不悦,有些无奈。教师接着说道:“30是一个两位数,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别的?”

学生陷入思考中,教室安静了下来,一会有几只小手举起,这回终于有学生回答说是整十数。

最后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边说边指45和30)

【一管之见】

首先要谈一下这节课的上课背景,这是一位教师借班上的一堂研讨课,笔者作为一名听课者,听到这一段的感受就是,难道是借班上课,那位老师对班上学生不熟悉,所以课题揭示得这么波折吗?最后听完一整堂课,却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引导值得吗”的想法,该教师这样让学生说是什么数,仅仅是为了“引导”出课题,这样的引导是为了引导而引导。

于是,我开始反思,这是一堂计算课,最终达到的效果应该是,见到什么样的算式,会用恰当的计算方法。显然片段中的引导对教师来说,一方面是引导的价值不大,另一方面学生又不熟悉,在这个小环节稍稍花了点时间。看着是无伤大雅、可有可无的引导,时间却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悄悄溜走了。这样绕着弯地猜课题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简单的、顺着学生思路的才是低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的!所以何不考虑开门见山地直接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像45+30这样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再出示一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及时练习。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做得越简洁明了,学生越能够理解,如果老是拐弯,学生则会越绕越糊涂,所以“引导”也要看清合适的对象,在可有可无间,要选择较好的方式,判断引导带来的价值是否大于直接而为,然后再确定。

二、花里胡哨——虚名式引导

【案例二】

记得以前听过一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认识角》。教师一来为了引出课题“角”,二来为了导入新课,她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活动,在大屏幕上放出一个“角”“把开口朝下”。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在认识之前,大家先猜一猜,这是什么?(手指大屏幕上的图形)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1:这个像大于号,小于号,倒过来了。师夸奖他有想象力。

生2:这个像一座小山。师评价道,你的猜想真有趣。(有想象力,猜想真有趣,在这样的夸奖下,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了)

生3:像一顶帐篷。

【一管之见】

像这样连续猜了几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之后。教师终于忍不住了,这是一个图形,它叫“角”。

这样引导学生导入新课真的有趣吗?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头脑风暴,可能执教者希望课的开头能够有点噱头,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惜这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况且,“角”本来就是这节课的新知识,硬要学生猜,如果有学生预习倒还好,没有知道的学生,岂不是浪费时间,为了引导出这节课的课题“角”而花掉,那么多时间,何不用在刀口上呢?所以不要为了花哨而引导,课堂应该返璞归真,平实中见精彩。

三、听而不见——呆板式引导

【案例三】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

这节课是认识乘法的第一堂课。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根据情境图,观察了小兔和母鸡的情况,得出小兔是两个两个站的,母鸡是三只三只站的。

然后教师问:“兔有多少只?”

一个学生立马把手举起来了,答:“6只。”

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立马说道:“二三得六。”

教师明显呆了一下。

说了一句:“嗯,你会用乘法口诀算了。”然后挥挥手,让该生坐下了。

又继续问道:“还有别的方法吗?”

……

一直到得出2+2+2=6(只)的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然后,继续按照原有的教案,按部就班地上下去。

【一管之见】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课堂的小插曲,学生的回答并不是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于是教师慌乱了,仅用一句话就略过了学生的答案,然后继续死板地照着备好的教案,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目中的答案以后,才进行下面认识乘法的环节。但是我们仔细地思考一下可以发现,在认识乘法的第一节课,就有学生会用“二三得六”来回答3个2只小兔的总个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个同学已经会用乘法了,连口诀都背熟了,那么教室里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学生呢?当时,教师并没有思考这样的问题,而是在惊讶中赶快让他坐下,赶快让学生说出他预先准备好的答案。这样的引导无疑是对学生的预习视而不见,这样的处理更是死板的。学生是不可固定的因素,倘若总是这样呆板地处理,学生的许多数学能力将会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呼唤灵活的引导,机智的处理。

就像上面这个案例,教师可以不急着让那个学生坐下,追问:那你会列式吗?就算他写出2×3=6(只),也可以追问谁知道这表示什么意思,看这时候学生的反应而定。如果有人能够顺利地解释出2×3表示的意思,那么教学大可不必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可以把后面的环节——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提前,通过比较、联系、沟通等,把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清。忽略了学生认知的引导不可取,要引就要根据上课情况引得灵活、得法。

四、语无伦次——随意式引导

【案例四】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的《加减混合》。

在出示情境图之后,教师让学生读题,然后直接列式38+42-33=?

接着,教师就问:“这个题目用什么方法算?”(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说出用竖式计算)

对于这样突然的问题,学生很难回答。

于是,教师自问自答地说:“我们可以用竖式来算一算。”

接着,学生开始列竖式,然后交流。

最后,新授环节临近尾声。

教师终于想起来,计算顺序还没交代。

于是又问:“看一看,我们刚才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

……

【一管之见】

这节课很明显地有两个重点,一个是针对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另一个是采用灵活的方法来计算。而教师虽然注意到后者,但完全忽略了前者的重要性,以至于一开始都忘记明确计算顺序,直接让学生开始笔算,等到反馈时才想起来,顺便带了一句。但是,我们把自己当成解题者来想一想:当我们拿到这样一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时,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先算哪个,怎么算,口算算得出来吗?算起来难不难,需要列竖式吗?然后再算第二步,算第二步的时候,再想一想需要列竖式吗?因此,笔者认为,必要的思考顺序应该清晰地教给学生,这节课中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应该是在解题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教师东一句西一句,不仅打乱了学生正常的思考,更是思维的突兀和跳跃,不利于学生形成有序思考的数学习惯。对于引导,教师应该慎重,切忌随意。引导的话语也要有层次,有轻重,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引导遍布课堂里的每时每刻,更是学问中要深思的技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懂得甄别内容恰当与否,应该从课堂大局出发,懂得取舍,把握时间,不值得引导的就不引导,引导了起不了作用的就该开门见山,引导得迂回曲折却又说不到点上的,应该当机立断。为了引导而引导,不仅不能体现教师的机智,更会使有限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

我们只有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引导简洁、实效、灵活、有层次,走出引导的误区,掌握引导的技巧,方能收获有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竖式两位数算式
竖式趣题
巧算两位数加法
竖式填数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错误的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