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儿童数学课堂
2015-03-10吴正宪张秋爽
吴正宪 张秋爽
吴正宪 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北师大和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 “北京优秀教师” “首都基础教育名家” “北京市优秀跨世纪人才”等称号。主持的课题分别获教育部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
清晰地记得: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北京拉开帷幕,我有幸在全国政协礼堂参加了“走进美妙的数学世界”的主题论坛。数学家、院士、数百位中小学生开始了一场有关数学学习的讨论。我不止一次地问学生:“你们心中的数学什么样?”“数学在你们学习的经历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学生坦言“学数学就是没完没了地做题”“数学太难学了”“我看到数学就头疼”……提起数学,学生满脸愁容。难道充满魅力的数学给学生留下的就是这些?为什么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和自信?数学教育到底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什么?我们该如何创设适合儿童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堂?理想的儿童数学课堂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笔者认为,儿童数学学习首先要关注儿童的学习需求、兴趣与认知规律,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要从儿童的学习需求出发,努力创造“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既拥有智慧又充满人性的光辉。我们认为,“有营养的数学学习”要能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助力,帮助儿童逐步学会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以数学的思维方式解释现实世界,获得数学学习的丰富体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好吃的数学学习”就是要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儿童口味的数学、儿童喜爱的数学、能学的数学。一句话,就是能找到适合儿童的学习方法。
一、充满童趣的课堂,让学生拥有自信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唤起兴趣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儿童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期待后才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产生数学探究的欲望和愉悦,逐步积累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想学—爱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
充满童趣的数学学习一定是伴随着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开始,从对事物的好奇开始的。“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为什么会有比1还小的数?”“圆柱体是怎么变成长方体的?”“方程是谁发明的?”“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了面积?”……儿童对数学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要满腔热忱地保护好这颗“火种”,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引导儿童在发现、提出问题并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美好体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个性,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法诠释数学意义。
在这样的课堂里,“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气氛很浓,“为什么”很多,留给儿童的“空间”很大,交流互动成为常态;在这里,不存在“单一的一刀切”,“多样的想法”层出不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对或错都会受到保护;在这里,没有常见的机械重复,以情景问题为学习的载体,数学活动贯穿始终,发挥每一位儿童的潜能,人人充满好奇,个个信心满满;在这里,只有尊重,没有歧视,“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教师必须坚守的底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前行的希望,让每一位学生能有重新跃起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的环境。这样的课堂充满童趣,儿童动心、动情,拥有自信。
二、贴近生活的课堂,让儿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儿童提供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同感。
教师要帮助儿童架设起“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重建儿童的生活世界,走一条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教学之路。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才会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数学才不再遥远,从而增进儿童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重新解读”。课程规定的数学知识,对儿童来说并不是全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旧知识”。其实,儿童的数学体验早就有了。上学之前,他们跟随父母一起乘车、购物,知道几时起床,几时上学;还知道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形状;搭过积木,拼过七巧板……这些活动与经历使他们获得了数量和几何形体初步的观念,虽然这些概念或观念可能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不严格的,甚至还会有错误隐藏其中,但恰恰就是这些亲身体验为他们开始正规(正式)学习数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学前积累下来的生活经历,会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重新解读”。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已经知道“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过生日正好是一年”“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多好的解读!学生把十分抽象的时间观念,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活生生地物化出来。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激活儿童原有的经验,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并在其中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结论,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和意识。同时,要引导儿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使之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三、充满问题的课堂,让儿童学会发现与思考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索反射的,思维也会应运而生。只有有了问题、疑问和惊奇,才能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堂上一个个有趣且有价值的“问题串”由浅入深,激励儿童在“问题串”中深度思考。环环相扣的问题由表及里,使思维得到延伸,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会让你经常感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课堂上,儿童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主动质疑,师生交流发自肺腑、真诚感人。教学中,随着问题的发现、提出到不断的见解,使得学习过程跌宕起伏:忽而满目荆棘,紧张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忽而又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让人置身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体验着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价值与愉悦。恰到好处的“问题串”能引起儿童的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一个个问题的抛出,一个个思维高潮的迭起,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使儿童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气氛中,感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激情。有了问题就会有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能使儿童思维共振,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往往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理想的学习过程就是要给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逐渐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四、动手活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从学习者的动手实践开始。儿童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儿童唯有在亲自参与的操作实践的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技能与情感发展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创设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不断地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做数学,在做中获得体验与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儿童是如何获得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的呢?课堂上有的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再累加起来;有的把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起,组成一个180°的平角;还有的把三个角分别对折,同样可以形成一个180°的平角……学生带着好奇和猜想自由地操作,在动手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获得“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动手操作活动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还提高了学习兴趣。“动手操作”的数学学习是儿童需要的数学学习,它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活动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要引导儿童在亲自参与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和思考经验。因为只有“做”才能获得真知,才能让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提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抽象概括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儿童的数学活动创造条件。“数学工具”是学生数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小数尺、数轴、坐标系、百格图、方格纸等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工具。用好这些“数学工具”,就多了一些“做”数学的机会,学生就能在亲身参与的活动经历中体验数学、习得方法,感悟思想。
皮亚杰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有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一种超越现象以认识隐藏于背后本质的追求;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感;一种深层次的由智力满足带来的快乐;一种超越世俗的平和的情感;一种不怕失败、善于思考、勇于坚持的态度。
五、互动分享的课堂,让儿童在对话中学会欣赏、接纳、修正与反思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儿童互动分享的课堂,课堂里既要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也要有群体的交流分享。这种相互讨论、倾听、补充、调整、修正、欣赏、完善的学习过程,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教师要鼓励儿童敢讲话,会讲话,善提问,敢追问,学会与同伴交流分享;鼓励儿童用自己原生态的语言诠释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鼓励儿童充分表达,注重儿童“讲数学”,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学习中要创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帮助儿童学会倾听、反思、接纳、修正、沟通与分享。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争辩中获得正确认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儿童的语言、思维、动作在交流分享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使“一言堂”的数学课堂变成师生互动交流的“群言堂”。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质疑。巧妙地设问、适时地追问、恰到好处地“煽风点火”,让环环相扣的问题搅动儿童的思维,让思考在对话中调整,在追问中丰富,在反思中深刻,使思维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会在对话交流的互动中分享同伴的经验,调整反思自我的思考,体验着从一个思维平台向另一个思维平台的跳跃。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这是我们的追求!当然,“好吃的”数学可能不那么严谨、系统,但是只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有营养”的课堂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只有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教师只有在“用心地读懂学生、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课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学生奉献出“好吃又有营养”的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