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虽好,当须绿叶扶持

2015-03-10朱剑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教师

朱剑

正确认识人物,准确把握人物心理,是走进文本内容的重要方式,是解读文本内蕴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学生感受文本语言、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往往十分重视,而对于课文中的非重要人物多数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造成了阅读教学体系的偏颇,导致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一、考量:非重要人物在文本中的认知取向

非重要人物虽然并不是课文的主人公,但并不代表其毫无作用。作者创作文本的过程中,非重要人物也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真正洞察其存在的必然性,才能还给非重要人物应有的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1.在反衬中烘托重要人物

衬托是指非重要人物作为主人公的陪衬角色出现的,他们的出现旨在对重要人物进行侧面烘托、主题升华,为更好地表现重要人物服务。例如在《我给江主席献花》这篇课文中,“姜咪咪”就是典型的非重要人物。课文中描写献花之后的句子:“我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在他老人家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我依偎在领袖身旁,久久不愿离开。”文章中以姜咪咪为江主席献花之后的表现有效地反衬出江主席平易近人、关爱少年的高贵品质。在姜咪咪同学的反衬之下,江主席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

2.在连接中串联文本材料

所谓连接,就是非重要人物在故事发展和情节推动过程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连接作用,没有这些非重要人物的存在,故事将难以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比如《变色龙》这篇课文从内容上来看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但文章却将对变色龙外形、捉虫等方面的介绍都融入到了一个故事情境中,而在这个事件中作者与南非工人的对话将文章意欲表达的内容串联起来,为成功再现课文内容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这便是非重要人物的连接作用。

3.在拓展中补充体验认知

在课文表达中,非重要人物的补充作用是指他们并不出现在故事本身之中,但借助他们的言行评价对事件本身或者是重要人物进行认识上的补充,以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使得重要人物的形象更加典型而丰满。例如《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在描述过程中及时补充了曼德拉总统的描述性语言,指出“恩科西是面对天灾的榜样”。而在非重要人物曼德拉的描述中,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恩科西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探微:非重要人物在文本中的作用罗列

非重要人物是文本内容的重要部分,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线索,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中重要人物体验的速度、宽度和深度。

1.凸显文本核心价值

文章所蕴藏的核心主题的提炼和开掘,与文中的重要人物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也会与非重要人物的一言一行、内心感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才能从各种不同的维度探入文本,强化对文本主题价值的深入体验。

例如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司马迁父亲在文章中以临终嘱托的形象出现,告诫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正是父亲的临终嘱托坚定了司马迁“研读文献、整理史料、遍访全国”的信念,即使是在深受酷刑悲愤交加之际,也能够转变想法。

而这篇课文中,司马迁的精神动力就是源自父亲,而在故事发展和高潮阶段,更是因为父亲的力量才使得司马迁从困苦中走了出来。这对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完善作用。

2.丰盈文本内容信息

不少课文因为受到篇幅长度的限制,无法真正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尤其是在课文中处于非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们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等细节的描写都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如果阅读教学能够在关注重要人物的基础上,巧妙地转换视角,从非重要人物入手挖掘出另外的教学资源,则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中其他游客就是非重要人物群体,课文中描写他们的语句仅此一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扫路人豁达开朗和不惧困难的精神,而其中的游客仅仅是陪衬而已。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游客在攀登天游峰过程中劳累的身影,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的反义词来感知老人的轻松自在、闲适优雅。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丰满起来,对文本的解读也就自然会深刻起来。

3.塑造主要人物形象

课文中重要人物形象的刻画,绝对不能仅仅限于一种策略和途径,而要充分运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才能从不同的维度丰盈重要人物的形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借助非重要人物的特质,就能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感知重要人物的特点。

例如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中,战士们就是典型的非重要人物,他们几次试图阻止彭德怀枪杀大黑骡子,为课文情节的发展制造了有效的情感矛盾,更加彰显了彭德怀宁愿杀死自己最爱的坐骑,也不能让战士受冻挨饿的感人情怀;而在“端来一碗热汤”后,彭德怀面对战士近乎暴跳如雷,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矛盾情结,他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特点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三、践行:非重要人物在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路径

1.品析词语,多维度感知人物形象

文章中对非重要人物的语言描写篇幅虽然短小,但显得非常精练到位,常常一个看似简洁的词语中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价值元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精彩词语,引导学生尽心品味,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感知重要人物的正面形象。

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就紧扣船上乘客的表现,引导学生精心品析词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仔细阅读这一段话,最能体现乘客毫无惊慌之感的语言是什么?

生:指指点点,就像欣赏风景。

师:他们指点的是什么?

生:黄河雄伟壮观的景色。

生:浊浪滔天的宏伟气势。

师:他们为什么会能够如此镇定自若,还能指指点点,欣赏风景?

生:他们对于艄公的技术非常信任,因为经常坐这样的羊皮筏子,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

生:在他们眼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会让他们觉得有丝毫的担心,他们认为艄公完全有把握能够控制这样的局面。

师:课文对乘客描写的语言并不多,但却非常简练,字字落在了实处,不仅写出了乘客的反应,更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游刃有余、镇定自若的艄公。

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描写乘客的语言,帮助学生从文本语言的表面入手,逐步走向文本的深入之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创设,多渠道走进人物内心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能让课文内容迅速走向直观,由死板变得灵动,使得儿童不断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在分析非重要人物时,教师也应该努力依据课文中语言描述的情境,为学生与其对话创设较好的沟通平台,感知其在文中一言一行的原因所在,使学生对这类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

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非重点人物父母在文中对法布尔训斥的语言,引导学生以角色朗读的方式体验父母对法布尔整天痴迷于昆虫的责备与愤怒。朗读体验中,教师要求学生紧扣文本中“怒气冲冲”“责骂”“厉声责备”等提示语,强化情感体验。事实上,学生越走进父母内心,感知其阻止的决心,就越能感受到法布尔坚持自我的艰辛。

3.历练思维,多视角体验主旨

从非重点人物在课文中的角色地位以及其价值取向来看,采用比照辨析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在对比中拓展思维认知,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把握文本的内蕴,从而对课文中人物的感知更加趋于立体化、多层次。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珍珠鸟》一文时,就完全摒弃了一般教学中只关注小鸟的做法,而是创造性地引领学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笼子里的大鸟。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始终通过对比手法,将笼中大鸟和笼外小鸟不同的表现进行细致的比对,从他们对待人类的不同心态入手,让学生感受小鸟在与作者一步步的沟通中逐渐放松警惕,彼此之间产生信赖的过程,从而更有助于文本主题“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揭示。

非重点人物不是课文的核心所在,但对核心的体悟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握好度,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坐视不理。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在准确感知重点人物的基础上,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教学作用。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教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美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