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 测定藻油中DHA、DPA 及其他微量成分
2015-03-09石金娥翟玉娟李媛媛李滢倩
石金娥,翟玉娟,李媛媛,李滢倩,李 宁,张 涛
(吉林省食品检验所,长春 130022)
藻油于2010年被卫生部指定为新资源食品,其富含ω-3 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DPA 和DHA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但在人体内难以合成,主要来自于海洋鱼类和微藻油[1]。研究表明,DHA、DPA 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视力、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2~3]。目前为止,对藻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藻油的提取[4]、纯化[5]、藻油的应用领域研发及DHA、DPA 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但藻油的组成及微量成分分析却未见文献报道,而且,现有标准对藻油的质量有求的参数有限,市售藻油的质量状况分析较为片面,因此本文采用GC-MS 法测定市售藻油DHA、DPA 含量,并对其组成及微量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藻油的组成与常见市售植物油的区别及市售藻油在微量成分上的差异,旨在为藻油食品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0.5mol/L);正己烷,分析纯,北京化工厂;市售藻油。
1.2 仪器与设备
GC 6890-MS 5973N 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 公司;分析天平,精度为0.1 mg;台式离心机,转速≥3 000r/min;涡旋振荡器,运行速度≥2 000r/min。
1.3 方法
1.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HP-FFAP 石英毛细柱(30m × 0.25mm,0.25μm);升温程序:100℃保持2min,以6℃/min 升温至240℃,保持10min;进样口温度:240℃;载气(He)流速:1.0m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50∶1;溶剂延迟5.0min。
1.3.2 质谱条件 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全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35~500。
1.4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藻油样品0.1g (精确至0.1mg)于10mL离心试管中,加入0.5mol/L 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L,充分涡旋至试管内溶液呈乳白色且无细小油滴,然后准确加入5mL 正己烷萃取,塞紧试管塞,剧烈振摇1~2min,静置分层,取上层于3 000r/min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上机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市售藻油中DHA、DPA 的含量分析
测定3 种市售藻油的甲酯化产物,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 (DHA-ME)含量分别为24.77%、29.87% 和41.20%,二十二碳五烯酸甲酯(DPA-ME)含量分别为4.00%、4.20%和5.60%;3 种市售藻油中上述2 种脂肪酸酯的含量1 个偏高、2 个相近(表1)。3 种复合型藻油中DHA-ME 与DPA-ME 的含量均存在差别,这可能与微藻的品种或加工工艺有关。
2.2 藻油与其他市售植物油主要成分比较
由表1 和表2 可见,豆蔻酸有限值范围的市售植物油中的最高含量为2.0%、复合型藻油中的豆蔻酸含量均在0.5%左右、3 号藻油中豆蔻酸的含量却高达6.5%;市售植物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普遍较高,而3 号藻油中油酸未检出,亚油酸检出,复合型藻油均未检出;市售植物油中,只有亚麻籽油中的亚麻酸含量最高,而复合型藻油中的亚麻酸含量也较高,在3 号藻油中亚麻酸却未检出。上述结果显示,1、2 号复合型藻油样品应为藻油与亚麻籽油等植物油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目前我国对DHA 藻油质量做出要求的国家标准GB 26400—2011[9]中规定DHA 的含量应为≥35g/100g,以此为据,1、2 号复合藻油的DHA 含量则不满足标准要求。
表1 3 种市售藻油中各组分名称、分子式及含量
表2 常见市售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10-21]
2.3 藻油中代表性微量成分分析
除了43 种脂肪酸酯外,藻油中还含有微量的烃类和醇类成分,其中,角鲨烯和亚麻醇在藻油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角鲨烯是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活化机体细胞、抗氧化、消炎杀菌、细胞修复等功能,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烃类化合物[22],而亚麻醇是具有抑菌潜力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抗菌剂,预防龋齿和口腔疾病[23]。
3 结论
藻油中除了含有DHA 和DPA 外,还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的烃类、醇类及酮类。市售复合型藻油为藻油与亚麻籽油等植物油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其DHA 含量不满足国家标准GB 26400—2011 的要求;角鲨烯和亚麻醇这两种微量成分的存在使藻油比其他市售植物油更具保鲜和保健功能。
[1]陈殊贤.微藻油和鱼油中DHA 的特性及应用进展研究[J].食品科学,2013,6:1-9.
[2]黄明发,吴桂苹,焦必宁.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生理功能[J].食品与药品,2009,9(2):69-71.
[3]肖小年,等.HPLC 示差折光法测定藻油中DHA 的含量[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23:1110-1112.
[4]程霜,崔庆新,刘敏.螺旋藻油的超临界提取及GC-MS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1,22(5):8-10.
[5]梁井瑞,胡耀池,陈园力,等.分子蒸馏法纯化DHA 藻油[J].中国油脂,2012,37(6):6-10.
[6]彭宏伟,张博,杨小川,等.HPLC 法测定鱼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0,21(13):1228-1230.
[7]全文琴,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直接测定鱼油中EPA/DHA 含量[J].食品与机械,2008,24(2):114-117.
[8]刘爱琴,等.气相色谱法测定鱼油微胶囊中EPA 和DHA的含量[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4:273-276.
[9]GB 2640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S].
[10]GB 1535—2003 大豆油[S].
[11]GB 1537—2003 棉籽油[S].
[12]GB 1534—2003 花生油[S].
[13]GB 19111—2003 玉米油[S].
[14]GB 15680—2009 棕榈油[S].
[15]GB/T 22327—2008 核桃油[S].
[16]GB/T 8235—2008 亚麻籽油[S].
[17]GB 23347—2009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S].
[18]GB 10464—2003 葵花籽油[S].
[19]GB 8233—2008 芝麻油[S].
[20]GB 1536—2004 菜籽油[S].
[21]GB 19112—2003 米糠油[S].
[22]Harivardhan L R,Patrick C.Squalene:A natural triterpene for use in disease management and therapy [J].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2009,61:1412-1426.
[23]Crout R J,et al.Effect of linolenylalcohol on the in-vitro growth of the oral bacterium streptococcus mutans [J].Arch Oral Biol,1982,27(12):1033-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