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规范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5-03-09吴静冰张华瑜吴婉珍李芸何进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圈员

吴静冰 张华瑜 吴婉珍 李芸 何进椅

品管圈在规范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吴静冰 张华瑜 吴婉珍 李芸 何进椅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床边护理交接班方面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 确定主题, 对主题展开原因分析, 针对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观察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床边护理交接班存在的问题。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床边护理交接班存在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发现问题所在, 群策群力, 解决关键问题, 提高床边护理交接班质量。

品管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床边护理交接班;护理质量

床边护理交接班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床边交接班的质量密切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安危。ICU患者病情危重, 护理项目繁多, 如何让责任护士完整、有序而又重点突出地将患者的情况进行班班交接, 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 是护理管理者十分关注且不断想方设法改进的工作重点。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 自动自发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 品管圈在活动中采用PDCA循环的过程方法与新的统计技术工具, 保证了活动严密的科学性, 使活动的全过程在PDCA循环中得到优化[1]。本科从2013年3~9月尝试应用品管圈的手法, 改进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 本科开放20张ICU病床, 医务人员70多人, 年收治患者平均人数>700例, 床位使用率始终在98%以上。本科面向全省内外科系统收治危重症患者, 是全院危重患者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存在患者普遍病情危重、不能自理, 护理任务重的问题。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本科于2013年3月在医院护理部的大力推广下, 首次开展品管圈活动, 成立了启航圈, 由1名辅导员、1名圈长及8名圈成员组成, 本圈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及4名护师组成。

1.2.2 确立主题 全体圈员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整理, 提出了9项认为必须改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采用评价法, 从“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等4个方面进行主题评价, 最后选定了得分最高的“规范床边护理交接班, 提高护理质量”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

1.2.3 拟定活动计划 确立活动主题后, 由全体圈员探讨达成目标的具体做法, 并制定计划, 详细拟定每一个步骤及其主要负责人(由圈员分工担任), 同时也对每一个步骤订定时间表, 最后绘制出本圈的计划甘特图。

1.2.4 明确主要问题点 根据本院对ICU床边交接班的要求, 制定床边交接班查检表。以查检表为标准, 现场调查了本科55例床边护理交接班, 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出8个问题点, 包括:交接班完整性、交接班条理性、交班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护患沟通、床旁仪器设备交接、床旁护理用具交接、书面材料交接、床单位环境等。对所有问题点存在的缺陷例数按照“二八原则”进行分析发现,床边交接班完整性、条理性及交班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等3项, 累计百分比达79%, 是主要问题点。

1.2.5 原因分析 采用鱼骨图对主要问题点进行要因分析,再由圈成员对所有要因进行圈选, 圈出8个要因:思想上不够重视;专科知识缺乏;未熟练掌握交班内容;交班内容太多,记忆困难;无床边交班规范及标准;缺乏完善的临床交接班流程;未完善相关培训与考核;监督机制实施力度不够[2]。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1.2.6.1 对策拟定 针对上述8个要因, 全体圈员共同讨论, 拟定对策并打分。根据80/20法则以及全体圈员讨论意见,将其中相同对策进行合并, 共选定6条对策。

1.2.6.2 对策实施 ①对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风险教育:由圈员收集相关的医疗事故案例视频及资料, 向全科护士播放, 并组织讨论;护士长每周三利用晨会以“护理不良事件”为例, 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②制作床边交接班流程图,并贴在病房醒目位置:制作MICU床边交接班流程;由全体圈员对床边交接班流程进行试用及完善, 并将“流程”打印过塑, 贴在病房醒目位置, 由圈员分别对全科护士进行解释、指导应用。③制定床边交接班规范, 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考核:根据MICU床边交接班查检表, 制定MICU床边交接班规范,规定床边交接班的程序、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选2~3名圈成员按“规范”进行模拟演练, 经全体圈成员共同审核通过后对全科护士进行分批培训, 为期1周。培训后, 由培训者对全科护士按照“床边交接班规范”进行考核;对首次考核不合格(90分以下)者进行再培训, 再次考核不合格者, 成绩纳入绩效考评[3]。④建立床边重点交班本:建立MICU床边重点交班本, 要求记录护理特殊注意事项, 每班交班, 并跟随特护记录本放置, 护士长每日抽查。⑤制定MICU护理常规:由总带教组织制定MICU护理常规, 经科室医疗小组及主管以上护师审核后分发给每位护士, 并于每周三8:00~8:30组织学习, 每月下旬分批对全科护士进行业务考核1次, 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评。⑥建立床边交接班长效监督机制:建立护理质控督导-护士长-总带教-护理组长监督体系, 由护理质控督导、护士长、总带教每月不定期抽查, 护理组长每日检查, 并向护士长汇报。圈员根据督查的结果每月进行总结、科内反馈。

1.3 评价指标 利用MICU床边交接班查检表, 调查、比较圈活动前、后本科护理床边交接班主要存在问题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活动前后本科护理床边交接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发生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MICU护理床边交接班存在问题比较[n(%)]

3 小结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 本科从6个方面采用PDCA循环的过程对护理床边交接班进行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针对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点发生率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原因可能是:①对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风险教育后, 护士风险意识增强, 对床边交接班更加重视;②通过制定床边交接班流程、规范及MICU护理常规, 建立床边重点交班本, 使得护士在床边交接班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重点突出;③通过建立床边交接班长效监督机制, 包涵纵横两个方向的管理, 使管理者能及时发现问题, 督促护士持续改进;④圈员均来自工作现场, 熟悉工作环境, 各项改进措施易于推广。

[1]钱霞, 张艳.床边交接班流程在RICU护理安全防范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9-80.

[2]田俊.流程管理在ICU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0(10):195-196.

[3]刘庭芳, 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203

2015-03-19]

350001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圈员
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手术室采用信息化交接班方式的效果分析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浅析医院多级交班系统功能规划设计与探讨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总分总护理交班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应用及体会
基于图片视觉强化的多媒体交班模式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