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药房处方合格率中的作用
2015-03-09马玉红
马玉红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药房处方合格率中的作用
马玉红
目的探讨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处方的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度8个科室的21600张处方进行点评, 门诊药房成员自发组成品管圈, 在自我和相互启发下, 灵活应用各种品质管理方法进行活动。结果8个科室4个季度的处方合格率逐步上升, 分别为90.11%、90.46%、92.00%、93.10%。结论门诊药房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地提高处方的合格率, 同时加强团队协助精神, 充分挖掘员工潜能。
品管圈;门诊药房;处方合格率
处方点评是一种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方法, 其对临床用药安全能够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品管圈[1](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在一个共同的工作场所, 从此类似工作的相关人员, 为了工作成绩和效率的提高, 自主形成的一个团体(圈), 以协调发展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动“头脑风暴法”[2], 集思广益, 应用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 QC)工具, 进行相关分析, 提高效率, 解决问题。2013年起品管圈活动就已经在本院门诊药房开始逐步开展, 在促进门诊药房处方合格率提升中其作用突出,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度8个科室的21600张处方, 并对其进行分析。
2 结果
本研究共对2014年度8个科室的21600张处方进行点评,各科室处方总数及合格率见表1。 总处方中各个季度处方合格率见表2。常见处方错误发生率及变化见表3。
表1 医院各科室处方总数及合格率(n, %)
表22014 年各季度处方合格率(n, %)
表3 常见处方错误发生率及变化 [n(%)]
3 讨论
3.1 品管圈在促进门诊处方合格率提升中的作用 表2示2014年各季度门诊处方合格率季度分别为90.10%、90.47%、92.01%、94.35%, 可见品管圈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在医院各管理层可以逐步开展, 从而为医院发展夯实基础, 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3.2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中具体实施细节 每个医院药品拆零的协定倍数标准不一(因医生开药习惯不一), 不规范处方,处方开具数量各异, 本院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相关科室协调, 对本院药品拆零的协定倍数进行了统一规定,同时充分利用医院电子系统,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对药品最小倍数量进行规定, 从而可以避免医生错误开具电子遗嘱。具体实施细则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科室。
针对麻醉、精神药品处方, 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限定每张处方中第一、二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注射剂的用量, 公示门诊药房现有上述药品的种类, 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科室。
本院第一时间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报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科室, 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类复方制剂,按照国家规定, 将本院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类复方制剂的种类及时公布, 并制定本院单张处方用量。
针对不规范处方, 如药品用法、用量描述不清(譬如使用:自用、遵医嘱等), 通过科内外讨论, 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医生不能熟练掌握药品用法、用量, 药学相关信息陈旧等;②医生电子信息系统程序方面缺陷, 不能及时、有效反馈药物用法、用量信息等。鉴于上述原因, 改进方法如下:在遵守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法和本院协定处方的前提下, 医生应严格按照药品的规格、剂量开具处方, 认真、仔细核对用法和用量, 并注意药品剂量单位, 需要更改的,更改后需要在改写处签名, 对处方的各细节医生要严格把关。
在全院范围内, 有统一制定的药剂科服务指南, 能够统一全院药师的服务行为, 充分发动“头脑风暴法”进一步完善《药剂科服务指南》, 进一步统一和规范药师的工作理念、作风、言行举止、沟通技巧和其它服务相关的细节。把以上具体实施内容制成便携式服务手册, 医师可随时查阅, 若有问题, 可随时与药房沟通, 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辅以有力的支持。
3.3 本研究为门诊药房品管圈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表1示脊柱科的门诊处方合格率较低, 门诊品管圈以后需要加强诸如此类科室工作的开展;表3示门诊不合格处方大部分是前计、正文、后记缺项;门诊不合格处方中呈上升趋势的是临床诊断缺失或书写不全的处方, 鉴于此, 门诊药房品管圈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针对这两项内容寻找有效、合理的解决办法, 做到有的放矢。
[1]林瑞.品质管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57.
[2]刘扬.通俗易懂的QCC头脑风暴.中国质量,2005(2):59-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206
2015-04-02]
473000 南阳市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