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肝性胸水临床诊治分析

2015-03-08刘玉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胸水肝性胸腔镜

刘玉玲

肝硬化肝性胸水临床诊治分析

刘玉玲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60例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 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重要的作用。

临床诊治;肝硬化肝性胸水;中西医治疗

临床医学中, 肝性胸水主要是指肝硬化患者在晚期出现的一种胸腔积液现象, 大部分患者伴有腹水症状,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些年来, 随着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不断增多, 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本院选取60例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析其临床诊治效果, 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其中, 观察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6~45岁, 平均年龄(33.6±2.8)岁, 病程2~7年, 平均病程(3.1±1.4)年;对照组30例,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28~46岁, 平均年龄(34.2±2.3)岁, 病程2~8年, 平均病程(3.6±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采取有效措施, 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并以患者实际病情作为依据, 给予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另外, 为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可输入一定量的血浆和白蛋白。降低患者胸水积液量, 可给予患者利尿剂等药物。如患者出现胸水继发感染症状, 可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 包括应用无毒抗生素等。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痛苦, 可抽取患者胸水, 防止患者病程的迅速发展。如患者胸水过多, 可每周进行1次抽取。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给予患者中西医治疗。中药方位四妙回春汤, 其基本方主要为大枣、生黄芪、泽兰、车前子、鳖甲、桔梗、茯苓、大腹皮等。每天可用温水煎服1剂, 分为早晚2次服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肝性胸水患者发病前, 均会出现肝硬化病灶, 并且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均为晚期。发生肝硬化肝性胸水的因素具有很多种, 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和气短等。治疗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 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及时发现和治疗, 具有重要的作用[2,3]。治疗前, 所有患者均需进行详细诊断, 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提供准确数据结果, 具体的诊断方法包括胸腔穿刺、胸腔镜检查、胸水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等。胸腔镜检查的过程中, 大部分患者均可确诊,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患者的整个胸膜腔均可应用胸腔镜进行细微扫描, 对患者的疾病形态特征和病变分布范围等进行全面了解,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诊断。给予患者放射学检查, 可扫描检测患者腹腔内的核素, 观察患者胸腔中是否存在放射性核素。相关医学研究报道显示, 该种检查方法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对于其他诊断方法, 对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诊断更加准确[4,5]。另外, 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诊断过程中, 应用胸水检查和胸腔穿刺方法也非常重要, 需注意, 使用过程中, 不可单独使用, 以免不同程度降低该类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本组资料中, 给予患者胸腔穿刺、胸腔镜检查、胸水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等联合检查, 并给予中西医治疗, 具有较好效果。观察组应用中西医治疗,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 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早期诊治过程中, 应用胸腔穿刺、胸腔镜检查、胸水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等联合检查进行诊断, 并给予中西医治疗, 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 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重要的作用。

[1]葛存锦.血吸虫肝硬化代偿期单纯右侧胸腔积液一例.天津医药,2014,30(10):1056.

[2]卢立荣. 0.3%氯化钠溶液在血性胸水抗酸杆菌检测中的应用.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9(1):85-89.

[3]许亮.生长抑素治疗肝性胸水的价值.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9):933-935.

[4]金银鹏.肝硬化腹水诊治进展——AASLD2012版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介绍.肝脏,2013,18(9):638.

[5]刘欣.食管癌术后肝性胸水误诊一例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6):4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20

2014-12-24]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

猜你喜欢

胸水肝性胸腔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胸水CEA、CD40、CYFR21-1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