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疗效观察

2015-03-08许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后遗症脑病高压氧

许玲

高压氧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疗效观察

许玲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0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胆红素脑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后遗症及死亡率上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 观察组有效率为84%,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28%, 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12%,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率12%, 观察组死亡率4%,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方法可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高压氧;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是一种神经细胞中毒变性、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异常的疾病, 其是由未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状态胆红素, 通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1,2]。临床上常采用苯巴比妥、抑制溶血的丙种球蛋白或者可减少游离未结合胆红素的白蛋白来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高压氧可增加人体血氧含量, 同时可迅速消除机体的缺氧现象[3-6], 文本在常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治疗效果、后遗症及死亡率结果可知, 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方法,可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院就诊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50例, 男24例, 女2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本文所选取患儿的诊断依据, 均按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标准进行[7], 并排除:①母乳性黄疸; ②生理性黄疸; ③近7 d服用可引起黄疸的药物者; ④在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过高压氧治疗者;⑤因各种原因未完成治疗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d) 体重(kg) 身高(cm)男女对照组 25 11 14 5.3±0.4 3.1±0.8 50.6±0.07观察组 25 13 12 4.9±0.9 3.4±0.4 48.7±0.06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光照疗法、换血疗法、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白蛋白用药治疗[苯巴比妥:静脉滴注,1 g/(kg·d),3 d;白蛋白:口服5 mg/(kg·d),3次/d,5 d],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患儿进行止痉挛处理, 并改善脑代谢、营养脑神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 早期行高压氧治疗。采用透明婴儿高压氧舱, 0.04~0.05 MPa下吸氧60~70 min,1 次/d,10次为1个疗程, 每疗程间隔5 d, 共治疗2个疗程后停止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效果评定标准见表2。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表2 效果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疗效、后遗症及死亡率综合情况,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28%, 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12%;对照组死亡率12%,观察组死亡率4%, 两组在总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疗效、后遗症及死亡率比较(n, %)

3 讨论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是由未结合的胆红素, 因其分子量小, 可通过BBB沉着于神经细胞, 从而导致的神经系统中毒的一种异常脑病。此类疾病的轻重程度, 与胆红素的结合程度和日龄等因素有关[8,9], 若不及时治疗, 可引发患儿斜视、听觉障碍及智力落后, 抽痉或阵挛, 抬头乏力及流涎等后遗症, 甚至可以导致死亡。高压氧, 可显著恢复使因缺氧而受损的脑细胞, 还可增加肝脏内的血氧含量, 从而使肝脏代谢活动增强, 已降低血胆红素含量, 从而减轻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害[10,11]。

本文在常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结果数据可知,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28%, 实验组后遗症发生率12%;对照组死亡率12%, 观察组死亡率4%, 两组在总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方法, 可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75-477.

[2]谷现芳, 华子瑜.高压氧对胆红素脑病新生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8):1770-1773.

[3]房金勇, 李红玲, 纪庆红, 等.高压氧对两种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出血灶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 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987-992.

[4]陈昌辉, 李茂军, 吴青, 等.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现代临床医学,2013,39(2):154-160.

[5]姚丽平.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分析.广西医科大学,2010.

[6]李宁, 黄怀.高压氧临床治疗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71-173.

[7]蒲伟丛.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研究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11,38(5):477-483.

[8]肖平田.提高高压氧治疗时机与剂量意识, 加强其时效与量效研究.医学临床研究,2004,21(6):577-580.

[9]李云珠, 夏振炜. 新生儿黄疸及胆红素脑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2):73-75.

[10]贲晓明, 秦玉明, 陈舜年. NMDA受体拮抗剂治疗胆红素脑病的实验研究. 中国优生优育,2000,11(1):33-34.

[11]陈舜年, 贲晓明, 夏振伟. 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制作与鉴定.新生儿科杂志,1997(12):166-1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95

2014-12-29]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后遗症脑病高压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春天的“后遗症”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