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探究

2015-03-08苏湘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效果显著小剂量肝素

苏湘珍

药物与临床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探究

苏湘珍

目的探究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7%, 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用药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主要表现为气流阻塞的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 随着疾病恶化发展, 会形成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为研究能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于本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 男20例, 女10例;年龄52~74岁, 平均年龄(63.0±5.1)岁;疾病类型:哮喘11例, 肺气肿9例, 肺源性心脏病10例。观察组40例, 男27例, 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0±5.1)岁;疾病类型:哮喘14例, 肺气肿12例,肺源性心脏病14例。所选取的70例入院后均经诊断, 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包括给予患者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用药治疗, 给予患者皮下注射2500 U,2次/d, 每次间隔时间为12 h,连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2,3]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g/L)、血小板粘附率(%)、全血比粘度(230/5)(mPa·s)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咳喘症状有明显改善, 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或有明显的减少, 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下肢水肿等情况消失,心功能提高1级, 尿量与治疗前相比, 增加>600 ml, 且查看末梢循环情况良好;改善:上述各项指标情况部分减轻或有所改善;无效: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且病情有明显加重或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指标改善情况 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7%,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指标变化情况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指标变化情况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g/L) 血小板粘附率(%) 全血比粘度(230/5)(mPa·s)治疗前 70 49.31±3.78 3.95±1.79 45.31±5.45 6.10±1.71对照组 30 44.21±4.01 3.01±1.21 41.41±4.03 5.65±0.74观察组 40 36.21±5.50a 2.84±0.84a 37.41±4.40a 4.75±1.10a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一种临床多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分析其发生原因是患者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缺血状态下, 红细胞含量明显增加, 而极易增加血液粘稠度, 改善了正常的血液流变学, 若未治疗及时, 可能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疾病恶化加重, 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其临床症状常反复发作, 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尤其是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间, 一旦出现感染会导致组胺大量释放, 出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情况, 形成纤维栓子, 血小板高凝。

因受到酸中毒以及缺氧情况影响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加重, 血小板吸附在血管壁上, 血小板集聚以及功能异常影响身体微循环, 减缓血流流速, 血浆出现外渗, 血液粘稠度明显增加, 而导致患者出现高粘血症[4]。因此, 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 不仅应给予患者抗感染、吸氧、扩张支气管治疗, 同时还应对患者实施抗凝以及抗血栓治疗, 并应及早做出治疗。普通肝素发生分裂后会出现片段, 为低分子质量肝素, 临床主要采用低分子质量肝素用于预防以及治疗血栓性疾病。低分子质量肝素的选择性较强, 在抗血栓剂量下不会影响凝血时间;整体抗血栓效果显著, 应用方便有效, 安全可靠, 较易被临床医生以及患者所接受。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低分子质量肝素生物利用度显著, 且容易被内皮吸收, 刺激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且抗凝血因子的激活效果显著。该药物生物作用为抑制凝血酶生成, 可达到较好的溶解血栓作用[5]。低分子质量肝素降低内皮素作用效果显著, 可有效防止血管发生收缩。且低分子质量肝素用药后可有效改善血液粘稠情况, 增强微循环, 对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不仅如此, 低分子质量用药后应用效果可靠, 可有效减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 分析主要是因该药物不会与血浆蛋白发生结合, 可有效稳定剂量。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质量肝素治疗后, 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观察组治疗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用药后实验室各项指标情况, 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应用效果显著, 可有效果改善患者的血粘稠以及高凝情况, 改善体内微循环, 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1]王晶, 方秋红, 于松松,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15):3658.

[2]梁秋菊, 王锦鸿.血清炎性指标和肺功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分级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112.

[3]李淑杏, 张敏, 陈长香, 等.动脉血氧分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记忆障碍程度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7):1951.

[4]熊素琼, 郭亚平, 熊希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多器官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7445.

[5]杨光宇, 孙培莉, 尤玲燕, 等.流感疫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干预作用.江苏医药,2014,40(15):17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69

2014-11-28]

472400 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小剂量肝素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我能移动钙』效果显著 拔得头等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