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研究
2015-03-07熊旻,蔡广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研究
熊旻, 蔡广超
(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 二科四病区, 北京, 102600)
关键词:利培酮; 阿立哌唑; 催乳素;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的一种精神疾病,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病因。据调查[1]统计,精神分裂症目前临床患病率达1.0%, 大部分患者预后结局不良,容易出现精神残疾。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方面临床应用广泛,而与利培酮相关的脂代谢病变的临床发病率近年来逐年攀升[2]。阿立哌唑是非典型抗精神病新药,研究发现其不良反应少,对患者血脂以及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影响,患者很少出现泌乳或者是闭经现象。为研究利培酮与阿立哌唑2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对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本研究抽选了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CCMD-Ⅲ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3],PaNSS评分≥60分。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存在器质性疾病、药物过敏以及酒或药物滥用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3例)和观察组(n=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0~60岁,平均(33.5±5.7)岁,病程2月~8年。观察组男15例,女8例,年龄18~61岁,平均(33.8±5.6)岁,病程1月~11年。2组性别、年龄、PaNSS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首次剂量为5~1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加量,在2周内剂量调整至15~30 mg/d,平均(19.5±3.2) mg/d。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首次剂量为1~2 mg/d, 2周内调剂量至3~6 mg/d, 平均(3.9±0.5)mg/d。2组均治疗12周,未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未进行电休克治疗。有精神兴奋或者是睡眠障碍者予以苯海索、苯二氮类药物治疗。
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 mL, 离心后置于-30 ℃的温箱中保存待测。PRL测定均由专业人员负责,试剂购自拜耳公司,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
使用PANSS评分进行评定,根据减分率评定疗效[4], 即减分率≥75%为痊愈,减分率在50%~74%之间为显效,减分率在25%~49%之间为好转,减分率低于25%或者是出现症状恶化为无效。
2结果
2.1 2组治疗12周后疗效比较
2组治疗12周后,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86.96%; 观察组痊愈5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2.61%,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期间PaNSS各项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期间PaNSS各项评分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2组治疗期间PRL水平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PRL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 对照组PRL水平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 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期间PRL水平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治疗4周后比较, ▲P<0.05; 与治疗8周后比较, △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2.4 2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12周后,对照组出现兴奋的人数3例,失眠2例,嗜睡3例,震颤6例,静坐不能10例,视物模糊1例,其他11例;观察组兴奋人数7例,失眠4例,嗜睡2例,震颤2例,静坐不能3例,视物模糊3例,其他10例。2组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一直以来,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多是以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来阐述,但近年来的临床现象学研究当中,却发现其发病过程中不仅存在阳性症状,也存在明显的阴性症状[5]。近年在神经生物学、PET以及脑影像学研究中也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既存在多巴胺(尤其是D2)亢进,同时存在多巴胺D1功能降低的病理机制。1986年有学者[6]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机制是因多巴胺D1和D2功能失衡修正的假说,即中脑边缘由于多巴胺D2功能亢进,从而出现幻觉、妄想等临床阳性症状,而又因额叶皮质多巴胺D1功能减退,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缺陷等阴性症状。
阿立哌唑对部分多巴胺D2受体具有激动作用,可在不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的情况下改善其临床症状。PRL主要由垂体前叶的分泌细胞分泌,经下丘脑多巴胺结节漏斗释放。其药理机制即通过诱导封闭的D2RS释放来增加精神病患者的血清PRL水平[7]。因此,阿立哌唑对内分泌、代谢功能影响很小,不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以及血清PRL水平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清PRL水平无明显变化,亦充分论证了此观点。另有研究[8]表明, 阿立哌唑会使血清PRL降低, 或下调予以抗精神病药治疗后患者升高的血清PRL水平。但是,阿立哌唑的部分激动作用亦降低了其生物学效应。利培酮是由氟哌啶醇发展而来,其一种D2受体拮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较5-HT2A相对弱。利培酮主要通过其选择性单胺拮抗作用发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它有着较高的5-HT2和DA受体亲和力,起到5-HT和DA平衡拮抗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2组治疗总有效率接近, PANSS各项评分均持续稳定下降,并且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利培酮相当,这与文献[10]报道一致。而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RL无明显差异, 而利培酮组PRL水平显著升高,说明阿立哌唑对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 刘永桥, 宓为峰, 王晓志, 等.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 30(6): 505.
[2] 范强, 高树贵, 李广学.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及阿立哌唑疗效的关联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 24(1): 31.
[3]魏长礼, 穆小梅, 侯宁, 等.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随访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1(2): 119.
[4]高长青.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12): 84.
[5]张理强, 林月妹, 林家幸.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清催乳素影响的比较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 29(6): 621.
[6]Byerly M J, Marcus R N, Tran Q V, et al. Effects of aripiprazole on prolactin levels in subjects with schizophrenia during cross-titration with risperidone or olanzapine: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open-label study[J]. Schizophr Res, 2009, 107(10): 218.
[7]马筠, 李轶琛, 李毅, 等. 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 8(2): 127.
[8]华关香, 邓俊亮, 陈伟星. 文拉法辛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2): 291.
[9]范文澜, 余成民, 李正发.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 西部医学, 2010, 22(6): 1051.
[10]王厚亮, 张俊成. 不同剂量阿立哌唑对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添加治疗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4, 13(10): 1035.
收稿日期:2015-04-19
中图分类号:R 7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7-126-02
DOI:10.7619/jcmp.20151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