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PICC导管护理367例分析

2015-03-07李艳,刘建华,侯凯文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门诊



门诊PICC导管护理367例分析

作者单位: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门诊部

李艳,刘建华,侯凯文,张莹,王魁英

[关键词]门诊;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并发症

为了解决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患者出院或治疗间歇期的维护问题,许多医院已经开设了PICC维护门诊。如何保证维护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门诊PICC维护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我院门诊367例PICC导管护理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PICC导管维护的患者共367例,其中男性176例,女性191例,年龄33~75(57.4±12.3)岁。肿瘤患者277例,其中消化系统肿瘤242例,骨肿瘤9例,乳腺癌26例;血液病患者90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2~12个月,肿瘤患者平均留置时间(6.0±1.5)个月,血液病患者留置时间(5.0±1.1)个月。

1.2护理方法由有维护经验的资深副主任护师在PICC专科门诊坐诊,经专科操作规范培训并取得PICC操作资格证书的专科护士协助维护。以美国静脉输液协会《输液护理标准》2011年版本为蓝本[1],结合我院实际修改后制定PICC护理步骤。患者在门诊大厅挂号,到达PICC维护门诊后,专科护士通知出诊护师,查对PICC护理档案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置管长度、上次/首次维护信息和联系方式等,同时解释本次维护的方案和需要的时间。待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后,准备物品,测量臂围,观察有无以下情况: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移位、液体外渗等。如有上述情况,详细记录,然后进入并发症处理流程;如无上述情况,按照程序冲管、更换肝素帽、斯乐扣及敷贴,仔细包扎固定,填写维护信息,约定下次导管维护时间。

2结果

PICC置管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0%,其中过敏性皮炎发生率为3.00%,导管堵塞为0.81%,静脉炎为0.55%,导管移位为0.27%,液体外渗为0.55%,感染为0.27%。在各病种中,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骨肿瘤为11.11%,血液病为5.56%,消化系统肿瘤为3.31%。在并发症中,最常见为过敏性皮炎;在各病种中,乳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见表1。

表1 不同病种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367)

3讨论

在非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中,PICC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静脉置管类型。相对于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PICC更为安全,舒适性更好,留置时间更长,因此,受到了临床医生的青睐和患者的欢迎[1]。由于临床治疗的需要,多数PICC患者需要带管出院或进行院外治疗,这一时期的导管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开设PICC维护门诊也成为了日常门诊的一项重要工作。

PICC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导管的良好工作状态,并防止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研究者对于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报道不一[2-3],临床常见的包括导管移位、导管脱落、静脉炎和感染等。PICC是一项有创操作,有可能因此导致细菌感染;肿瘤患者在带管出院期间,由于出汗或其他原因导致贴膜潮湿或污染时,若未能及时更换,或在基层医院换药未按正规程序操作等,都可能会造成PICC的并发症发生。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规范的临床护理和管理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的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种,这种现象在其他文献中尚无类似报道,可能是由于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损伤较大而引起[4]。但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病例较少,不能排除存在统计学偏倚的可能,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

我们的PICC维护门诊管理模式为护理部和静脉治疗小组双重管理。护理部负责协调门诊出诊护师的排班,并确保每位前来维护的患者都能接受高级职称护师的查看,同时护理部还负责控制护理质量,在监督环节确保维护质量;静脉治疗小组负责导管维护步骤和方法,并提供出诊人员,同时还负责PICC门诊护师的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这种双重管理的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导管维护,同时又避免了自我监督可能存在的管理不严。有文献报道,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明显提高门诊PICC导管维护的质量,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门诊接受PICC导管维护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于病房的并发率及文献报道[6-7],这也说明了我院PICC导管维护门诊效果令人满意。总之,良好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门诊PICC导管维护的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Chopra V,Flanders SA,Saint S.The problem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Jama,2012,308(15):1527-1528.

[2]Johansson E,Hammarskjold F,Lundberg D,et al.A survey of the current us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in Swedish oncology departments[J].Acta Oncol,2013,52(6):1241-1242.

[3]林犀.经皮外周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85-86.

[4]李彩云,柴长梅,曹庆荣.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5):22-25.

[5]苏迅,任兴华,夏季清,等.PICC规范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87-89.

[6]Leroyer C,Lasheras A,Marie V,et al.Prospective follow-up of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Med Mal Infect,2013,43(8):350-355.

[7]李静,田丽,郝莉,等.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79-81.

(收稿日期:2014-06-03)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2-0192-02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2.032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侯凯文,E-mail:hkwcc@126.com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