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激素冲击大鼠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作用

2015-03-05蒋鲁勇颜勇卿庞清江宁波大学医学院浙江宁波35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激素

蒋鲁勇 颜勇卿 余 霄 庞清江(宁波大学医学院,浙江 宁波 352)

人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激素冲击大鼠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作用

蒋鲁勇颜勇卿1余霄1庞清江1
(宁波大学医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激素冲击大鼠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三组。阳性对照组:大鼠后腿肌注地塞米松(Dex) 1 mg/kg体重(BW),2次/w,连续5 w;阴性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大鼠后腿肌注Dex 1 mg/kg BW,2次/w,连续5 w,并且每日腹腔内注射500 U/kg体重rHuEPO至5 w。制模后全部处死取材,取双侧股骨头标本,一侧切片后HE染色,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骨组织、骨髓组织、骨小梁结构变化。另一侧切片后免疫组化法CD31染色观察微血管变化。结果阳性对照组HE染色发现骨小梁明显稀疏、变窄,形态不规则,骨小梁分割程度下降并伴有较多破骨细胞出现,部分可见骨细胞胞核皱缩、溶解、消失。而实验组较阳性对照组,病变明显减轻,骨小梁形态较为规则,小梁连接程度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部分骨小梁较粗,断裂明显减少,骨小梁分割程度较高且可见较多成骨细胞。免疫组化测CD31显示阳性对照组CD31表达要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P<0.05)。结论rHuEPO可以有效地预防骨细胞凋亡,延缓或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激素;股骨头坏死

1宁波第二医院骨科中心

第一作者:蒋鲁勇(1988-),男,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研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不仅起病快,进程快,预后差,而且还具有易致股骨头塌陷及致残率高等临床特点。SANFH发病的最终因素是其股骨头内部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并且血运重建受到障碍,最终造成骨细胞坏死〔1~4〕。因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键就是促进坏死区血管再生和新骨形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分子量约30 kD、热稳定(80℃)的单链酸性糖蛋白。研究证实,EPO不但能够有效促进红细胞生成,同时还有保护细胞的作用,特别是能够阻止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5〕。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重组(rHu) EPO对激素冲击大鼠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大鼠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的建立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体重约为300 g。均在同一条件下饲养,均采用普通颗粒饲料,采取自然光照,温度(20±2)℃,湿度50%左右。1 w后称重,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3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符合2006年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阳性对照组:后腿肌注地塞米松(Dex) 1 mg/kg体重,2次/w,连续用药5 w;阴性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后腿肌注Dex 1 mg/kg体重,2次/w,连续5 w,并且每日腹腔内注射500 U/kg体重rHuEPO至5 w。

1.2大体观察每天注意观察生命状态、进食情况、体重、精神状态、排泄情况及有无体表感染等,准确称重。为了增加动物的活动量,实行每天定时活动2 h,尽可能使模型的建立更加合理。

1.3HE染色5 w后各组麻醉后放血处死,切取双侧股骨头标本用于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D31。进行取材标本时小心剔除周围软组织,仔细注意股骨头是否光滑完整,形态是否正常及冠状面的色泽、切开时阻力大小等等。将所取标本用10%中性甲醛溶液(0.1 mol/L,pH7.4) 4℃固定4 d,然后PBS溶液冲洗,放在缓冲液大约10%乙二胺四乙酸(EDTA-Tris)溶液里,37.4℃脱钙,该方法实行每周1次,仔细注意骨表面的颜色,并且采用物理法准确测量脱钙程度。如果完全脱钙后进行取材,乙醇对梯度逐级脱水,二甲苯透明处理2 h,用石蜡包埋,切开片面后行HE染色。利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骨髓组织、骨小梁结构变化。

1.4免疫组化测定CD31取相应的股骨头标本,沿冠状面纵行剖开,给予多聚甲醛固定液大约40 g/L中,放在4℃冰箱内,放置48 h,石蜡切片SP免疫组化。CD31阳性信号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在显微镜下观察,随机抽取3个每张免疫组化切片不同视野(×400)计数呈棕黄色的阳性表达血管。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的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一般情况各组大鼠状态良好。5 w后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部分后肢和背部毛发脱落、稀疏;而阴性对照组毛发无明显改变。整个实验期间,无动物死亡,阳性对照组有部分动物活动减少,食欲可;其余两组未见明显异常。

2.2HE染色结果①阴性对照组:雄性和雌性大鼠骨小梁结构完整,呈圆形或椭圆形拱形结构,骨小梁连接性高,骨髓造血细胞丰富,脂肪细胞相对少,无破骨细胞和骨小梁变窄、断裂出现。②阳性对照组:雄性中3只大鼠可见骨小梁明显稀疏、变窄、断裂、连接率降低,部分拱形结构消失,形态不规则,骨小梁分割程度下降并伴有较多破骨细胞出现,部分可见骨细胞核皱缩、溶解、消失;雌性中有3只可见上述病变。其他2只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小梁变窄、连接率降低等病变产生。③实验组:较阳性对照组,雄性和雌性病变明显减轻,骨小梁形态较为规则,小梁连接程度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部分骨小梁变粗,断裂明显减少,缺损处出现连接和修复,部分结构接近正常组,骨小梁分割程度较高且可见较多成骨细胞。见图1。

图1 各组股骨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2.3免疫组化检测CD31的表达CD31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能清晰地选择性地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呈棕黄色颗粒,而其他组织不着色。显微镜下随机视野计数血管染色后。与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阳性对照组CD31低表达,见表1。①阴性对照组: CD31表达丰富,股骨头血供充足,微循环正常;②阳性对照组: CD31染色计数明显减少,棕黄色较淡,提示微循环不足,股骨头血供下降明显(P<0.001) ;③实验组:相比阳性对照组CD31染色计数增多,血供相对增加(P<0.05)。见图2。

表1 各组股骨CD31的表达染色计数(±s,n=4)

表1 各组股骨CD31的表达染色计数(±s,n=4)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1) P<0.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2) P<0.05,3) P<0.01

组别  雄  雌阴性对照组 26.00±6.02 27.67±7.99阳性对照组 12.72±3.391) 14.11±5.021)实验组 15.61±3.132) 18.94±4.223)

图2 各组免疫组化检测CD31结果(×400)

3 讨论

胡长根等〔6〕发现激素可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引起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可能诱导微循环障碍。当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随着股骨头微血管密度(MVD)的下降,血流灌注量逐渐减少,股骨头血流量逐渐下降,随着血流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降低。导致骨组织细胞缺血,发生缺氧及各系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当缺血和缺氧到达某一阈值时即发生骨坏死。目前有多种保头的治疗方法,其中髓芯减压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机制在于能够逐渐恢复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减少股骨头内的压力,采用髓芯钻孔减压,能够减轻骨髓水肿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EPO能够促进网织红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刺激形成血管及再生细胞,具有抗细胞凋亡、抗炎、抗氧化、血管生成及促进细胞增殖和保护作用。一方面EPO能够抗氧化、抗细胞凋亡、调节炎症反应、减轻心肾组织损伤和促血管新生等多方面的骨髓造血以外的功能,另一方面,增加红细胞生成来提高组织氧灌注,因此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组织重塑和纤维化进程〔5,7〕。研究表明,心力衰竭伴贫血的患者,使用EPO治疗贫血可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其住院率〔8〕。张嘉熙等〔9〕通过体外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ST2),加入EPO后,采用实时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EPO组与对照组相比,钙沉积明显增多,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增高,得出EPO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Hu等〔10〕发现EPO可通过抑制p38MAPK活化、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 -α水平、减轻炎性损伤等显著改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功能异常,对肾移植后早期肾功能恢复提供了帮助。Ishii等〔11〕发现EPO预处理可减少脑梗死面积和神经细胞凋亡的数量,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Ahn等〔12〕研究表明EPO能促进血管生成、改善血液流动,能有效改善小鼠下肢循环,为临床恢复急性动脉栓塞后的血液灌注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本实验说明rHuEPO可以减少骨细胞凋亡,进而阻止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由此推测rHuEPO可能通过微循环的改善,实现预防股骨头坏死。采用rHuEPO进行治疗,短期效果明显,但是长期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机制还需深入探讨。

4 参考文献

1焦庆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骨科杂志,2010; 13(3) : 329-31.

2薛元锁,时述山,李亚非,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改变及其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 17(5) : 455-6.

3吴星火,杨述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3; 33(7) : 776-8.

4王玉辉,刘又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 21(1) : 121-2.

5 Holstein JH,Orth M,Scheuer C,et al.Erythropoietin stimulates bone formation,cell proliferation and angiogenesis in a femoral segmental defect model in mice〔J〕.Bone,2011; 49(5) : 1037-45.

6胡长根,陈君长.激素对股骨头微血管及组织细胞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4; 24(6) : 359-63.

7杨元生,陈垦,石星亮,等.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 7(9) : 992-4.

8 Ngo K,Kotecha D,Walters JA,et al.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for anaemia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 12(2) : 123-6.

9张嘉熙,史册,刘姗姗,等.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 24(1) : 21-6.

10 Hu L,Yang C,Zhao T,et al.Erythropoietin ameliorates ren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via inhibiting tubulo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J〕.J Surg Res,2012; 176(1) : 260-6.

11 Ishii T,Asai T,Fukuta T,et al.A single injection of liposomal asialoerythropoietin improves motor function deficit caused by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J〕.Int J Pharm,2012; 439(1-2) : 269-74.

12 Ahn S,Min SK,Min SI,et al.Early sustained injections of erythropoietin improve angiogenesis and restoration of perfusion in the ischemic mouse hindlimb〔J〕.J Korean Med Sci,2012; 27(9) : 1073-8.

〔2014-06-19修回〕

(编辑苑云杰)

通讯作者:庞清江(1963-),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人工关节、骨质疏松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LY12H06002)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471-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022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