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陕南生态旅游中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2015-03-03文丽君

关键词:陕南生态旅游民歌

文丽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音乐系,西安 710100)

【教育教学研究】

论陕南生态旅游中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文丽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音乐系,西安 710100)

陕南民间音乐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秦巴风韵彰显着地方特色。将陕南民间音乐与人文生态旅游相结合,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陕南民间音乐的对策应是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强化音乐主题旅游氛围,培养“根”文化意识,从孩子抓起;以一带多,以大众带小众;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稳定旅游客源。

陕南;生态旅游;民间音乐;保护传承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的,指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民间音乐是观念化了的通俗大众艺术,具有抒情、自娱、娱神、教化等多项功能,它所折射出的古老风土人情和民风习俗,可以作为当地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陕南民间音乐是生活与情感相融合的原生态音乐,体现了特色的秦风楚韵,其音乐文化的生成是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社会传统作用的结果,同时渗透了地区间人类文化的相互交流。在历史长河的滋养下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陕南民间音乐,既可以满足旅游者对这一地域特色民间音乐的视听享受,还能随着旅游者的吸纳与传播,让传统民间音乐焕发新的活力,使陕南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有最佳的平衡点。

一、深入挖掘、整理丰富多样的陕南民间音乐艺术

挖掘、整理陕南民间音乐艺术不但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发展陕南民间音乐艺术、开展生态旅游的前提。

陕南地区民间音乐种类很多,最能体现陕南地域特色的是民歌与戏曲。陕南民歌体裁较丰富,多达25种类型,主要分布在汉水沿岸和大巴山一带,集中在安康、汉中地区。陕南独特的“锣鼓草”与“抬丧号子”是号子类型,陕南独有的“唢呐号子”“通山歌”是山歌类型,而极富韵味的“孝歌”“朝山歌”“哭嫁歌”“祭歌”等则是陕南独有的小调类型。陕南戏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陕南有5种戏曲入选,即“汉调桄桄”“汉调二簧”“商洛花鼓”“弦子戏”“商洛道情”。[1]这些民间音乐品种如在陕南地区洒落的珍珠,熠熠生辉。代表民间音乐品种(见表1)。

二、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迫在眉睫,实地旅游观赏中学习民间音乐是最好的方式

民间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智慧结晶。但目前调研显示,我们的大中小学生普遍对民间音乐不感兴趣,他们觉得“过时”和“老土”。根据不同组别,随机抽取大中小学生各一个班(每班40~45人)以及成人组30人。调研结果见表2:

表1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人们对陕南民歌的熟知度较高,这与学校音乐课教学有一定关系,但课堂教学对陕南其他民间音乐品种涉及较少,学生不像汲取流行音乐那样有“自觉性”,因此对民间音乐缺乏了解,学生们大多不喜欢。成人组因为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及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相对于学生组来说喜欢民间音乐的人数较多。在最后一项调研内容中,对于如何选取了解接受民间音乐的形式,结果显示,大家普遍认为实地旅游时,边观景边赏析陕南民间音乐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三、陕南民间音乐在旅游中的开发保护对策

音乐文化之旅体现了音乐艺术与地理环境有机结合的过程。音乐形式中,与地理环境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是以口头方式创作、流传的各类民间音乐,无论是生动形象化的唱词抑或丰富多样的旋律曲调都体现了地域环境的个性。旅行者对当地民间音乐的体验,是零距离感受民众心理和精神情感世界的较好方式,可以深化对当地 “人— 地—文化”关系的认识。[3]以陕南民间音乐及其衍生为专项主题旅游的产品独具特色,陕南秧歌、社火、锣鼓等民俗活动让旅游更添色彩。鉴于此,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上设想措施如下:

1.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陕南旅游部门和旅游景点的管理者要有高瞻远瞩的思想,了解游客对音乐旅游文化内容的需求,合理利用当地的艺术院校、民间音乐团体及相关音乐人才资源。以陕南当地的民间音乐社团为核心,充分发挥民间音乐组织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走进旅游景点,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民间音乐。根据陕南各旅游景区的具体状况和游客的需求,结合现代元素对传统表演方式和曲目予以改进和加工,推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表演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曲目,以适应人们对陕南民间音乐的审美需要。[4]

2.加大开发力度,形成特色旅游品牌

音乐特色旅游可以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对提升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陕南政府相关部门应有计划地将民间音乐融入到旅游中,加大对陕南地区民间音乐旅游的开发力度,进而形成陕南旅游的特色和品牌。如利用民间音乐表演、花车巡游相结合,在交通要道和景区门口做广告牌等形式进行宣传,还可制作优良的电影、电视剧或电视片,以更便捷的方式通过大众媒体进行推广。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就是在安康紫阳实地拍摄的,人们通过镜头,不但欣赏到安康紫阳独具地域特色的山水,其民歌的魅力也深植于人们的内心,剧中主题歌和音乐受到大众喜爱而广为流传。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陕南民间音乐文化,这方山水吸引着他们来旅游观光,在兴致勃勃的音乐文化之旅中,优秀民间音乐得到了保护传承,同时增强了陕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紫阳民歌节”也成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品牌。

3. 强化音乐主题旅游氛围,培养“根”文化意识,从孩子抓起

让陕南民间音乐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爱上民间音乐。如针对家庭的“陕南亲子游”,针对大中小学开展“陕南民间音乐文化之旅”主题游,在吃、住、行、游等各环节中,都可以用陕南民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餐厅中,将改编的陕南山歌、小调的纯器乐作为背景音乐,以轻松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和进餐情趣;旅途中, 循环播放小调和紫阳山歌,也可让游客参与演唱,以竞猜游戏和互动激发游客的情绪,在减轻旅途疲劳的同时,引起旅行者对陕南民歌的探究兴趣;旅馆内,放置宣传陕南民间音乐的学习册、DVD供旅行者进一步研究学习;在主题公园,可以表演秧歌、锣鼓和“端公戏”、陕南花鼓戏等;在休闲茶吧,现场观赏老艺人演唱“眉户”“汉调桄桄”“汉调二黄”“陕南道情”等。让人们放慢脚步,拥有休闲的心态,充分享受休闲的乐趣,释放心理压力,稳定情绪,舒缓身心,修身养性。在购物中,提高个性化文化消费,利用陕南民间音乐艺术资源和当地原材料,制作能体现陕南风土人情文化特点的商品,比如傩面具、泥塑“端公戏”等陶俑。当旅行者不断感知体验原汁原味的地方民间音乐时,这些特色音乐便会唤起旅游者对特定地点的记忆和联想,从而加深人们对陕南音乐文化的印象。

4. 以一带多,以大众带小众

“以一带多”是指重点鉴赏某一个民间音乐品种,通过比较拓展,带动其他几类民间音乐品种。让鉴赏者不仅加深对某一种民间音乐的认识,而且初步感受一组民间音乐品种的特点,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大众带小众”是指以人们熟知度和兴趣度较高的民间音乐品种作为鉴赏基础,带动熟知度和兴趣度较低的民间音乐品种的鉴赏。如我们可以选择人们熟知度较高、相对喜闻乐见的紫阳民歌作为音乐主题旅游,在游览期间安排多种民歌活动,像景区中的“茶山唱山歌”、景点休息时的“陕南经典民歌秀”等,还可以通过观赏“陕南民歌大赛”加深人们对陕南民歌的认识。在对大众化民歌了解的基础上安排“陕南道情”“陕南花鼓戏”“陕南渔鼓”“汉调二黄”等小众民间音乐的鉴赏活动。

5.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稳定旅游客源

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储备上,可采取培养、培训和专门引进等多种方式吸收人才,有针对性地依托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进行专业培养,或集中培训在职旅游从业者,也可以调动相关艺术家的积极性,让他们为艺术生态旅游献言献策。对音乐主题旅游项目的开发要聘请相关民间音乐专家进行指导,尽快培养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旅游管理人才,以保障高品质的服务质量。陕南旅游中民间音乐艺术的开发与利用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来发展和实施,有的放矢地查找不足,使民间音乐文化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为地区经济腾飞添砖加瓦。[5]《郎在对门唱山歌》开创电影实名制之先河,小说作者及电影策划李春平是安康学院的一名教师及作家,他创作的初衷就是让人们知道“陕西除了陕北、关中,还有陕南这样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还有这么好听的紫阳民歌”。剧中主题歌《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反复吟唱,就是在用一种新形式来展现紫阳民歌的风采,不但丰富了紫阳民歌的内涵,而且提升了紫阳民歌的层次。这部电影在编剧和音乐等方面获得大奖,对振兴安康民间艺术文化建设及旅游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陕南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融入陕南民间音乐的秦巴山色、汉水风光、茶乡风情有着独特的 “秦风楚韵”。将民间音乐引入生态旅游是对民间音乐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之一,同时让陕南民间音乐绽放出鲜活的生命力。

[1] 黄虎.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与生成背景[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4):19-29.

[2] 王晓平.明清移民与陕南民间音乐流派的分布 [J]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3):54-56.

[3] 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 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 [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265.

[4] 董林,刘朝.嘉定民间音乐旅游现状调查报告[J].美与时代(下), 2012,(8):94-95.

[5] 熊晓辉.湘西旅游文化中民族音乐艺术的研究开发与利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141-143.

[责任编辑 石晓博]

On the Preven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Music in EcologicalTourism in South Shaanxi Province

WEN Li-jun

(MusicDept.,ShaanxiPre-schoolNormal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

Shaanxi folk music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By combining Shaanxi folk music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trategie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folk music.

south Shaanxi province; ecological tourism; folk music; prevention and inheritance

2015-04-21

陕西省社科界2014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生态旅游与民俗音乐融合发展研究(2014C063)

文丽君(1968—),女,湖南湘潭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

G607

A

1008-777X(2015)05-0124-04

猜你喜欢

陕南生态旅游民歌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党建地图·陕南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陕南民歌生态文化特征与创新研究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