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成钱庄的现代化变革

2015-03-03吕树杰

关键词:变革现代化

吕树杰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和成钱庄的现代化变革

吕树杰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和成钱庄作为一个旧式金融机构,1934年5月在重庆正式开业,为扩大业务范围,1937年5月决定改组银行,改组是其向现代化转型的标志,1938年1月正式改组,完成了向现代化金融机构的过渡。通过对抗战前夕和成钱庄创立与发展概况的梳理,分析其直到1938年才正式改组成银行的原因,分享和成钱庄现代化变革的特点,以期对现代金融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和成钱庄;现代化;改组银行;变革

提及现代化,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金融现代化被视为前者的服务手段,而不是目标。金融现代化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从静态角度来说,金融现代化是金融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反映该国已建立较高水平和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从动态意义来说,金融现代化则表现为一种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1]。中国的现代化是从回应列强的挑战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受到外部的挑战,中国金融业开始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首先是外商现代化金融组织,如银行、保险、证券等在中国出现和发展,随后出现了中国人创建的现代化金融机构,并不断发展。在金融现代化过程中,银行作为标志性金融机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钱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它自身的缺陷,最终没能完成从传统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机构的过渡。和成钱庄却独树一帜,通过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成功改组成银行,完成了向现代化的过渡。

和成钱庄作为川帮银行的后起之秀——和成银行的前身,成立于1934年5月,是由四川金融实业界人士嵇述庚、袁丞武、范实、宁芷邨、周克铭、吴晋航、陈诗可等发起成立,资本定额15万元,1934年5月20日在重庆正式开业。

一、华丽诞生

和成钱庄是由吴晋航等人发起成立的,吴晋航曾任第二十四军驻汉口、南京的代表。1930年,刘文辉与刘湘为争霸四川,闹得不可开交,吴晋航主张二刘合作,并奔走撮合,但最终仍避免不了1932年“二刘之战”的爆发,结果刘文辉败退西康。1934年吴晋航在政治上失意后,弃政经商[2]432。

吴晋航之所以投身金融业,创办和成钱庄,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的决定。

首先,钱庄在重庆金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吴晋航之所以选择从事金融业,而不是其他行业,与重庆金融业的重要性分不开。重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资金市场,不仅为长江沿岸第三大商埠,且为四川唯一金融中心。重庆钱庄发展高峰期“每年吸收存款总数约白银1 000万两,而贷款货帮的款项高达1 500万两”[2]94,1927年以前,“川中金融业务,大部分为此等钱庄字号所把持,虽有银行之设立,亦难与钱庄势力抗衡”[3]214。“川中一般钱庄字号与输出入贸易之关系,非常密切,输出入商人,营运货物时,其资金之周转,多需利赖庄票。”[3]215这充分说明20世纪30年代,钱庄虽然整体呈没落趋势,但在存放汇兑与工商联系方面占有相当优势。

其次,吴晋航的社会关系。1934年初,吴晋航受刘航琛邀请,到川康殖业银行担任总务主任,对银行的业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吴晋航与宁芷邨共同发起筹组钱庄,而宁曾是二十四军代表,负责与二十一军洽办对川盐税款的分成事务,所以与重庆工商界人士多有交往。钱庄的投资者如嵇述庚、袁丞武、丁次鹤等人多为军政界人士,对时局变化的消息十分灵通,这对钱庄乃至改组后的银行发展裨益颇大。

最后,资金问题。吴晋航等人选择开办钱庄而不是银行,主要是基于财力考虑。和成钱庄发起之初,打算集资15万元,但由于股东缺乏信心,多数不愿多认股,只筹得13.5万元,其中吴晋航的2万元股本是以其住宅为抵押向川康殖业银行借来的[2]432。但是,和成钱庄集资15万元,相比较当时重庆的其他钱庄,声势不一般。1937年四川省有钱庄55家,共计资本318.1万元,单个钱庄资本在10万元以上者仅15家,其中重庆23家,资本200.6万元,平均资本8.72万元[4]。可见吴晋航等人对和成钱庄的信心。

因此,吴晋航等人决定创办钱庄,命名“和成”,取“协和成功”之意。1934年4月20日,静穆堂等合伙人签订合资组织和成钱庄合同。根据其合同内容[5]可以总结出:

第一,钱庄的组织形式为合股形式。当时,重庆钱庄多为独资经营,而和成钱庄作为旧式的金融机构,属于集资合伙经营形式,股东负有无限责任,世人不敢贸然对其投资,这有可能导致筹集资金困难。和成钱庄筹集之初面临的资金困境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和成钱庄的组织机构与其他钱庄大致一样。该钱庄以伙友会为最高监督机关,凡有重大事项之决定,须有过半数股权的股东出席,出席过半数以上之决定乃得发生效力。钱庄设监察一人或两人,由伙友会就伙友中推定,负监察庄内账目事项全责。钱庄设经理副经理各一人,由伙友会就伙友中推定之。经理对外事务代表本庄,对内依据伙友会议决执行营业范围业务,并负责监督指挥全庄人员,整理一切事务。副经理商助经理执行全庄一切事务,经理有特别事故时并得代理之。设襄理一人,由伙友会就伙友中推定,商承经理副经理办理执行全庄一切事务,经理、副经理均有特别事故时并得代理之。设会计、出纳、营业、文书四股,每股设主任一人。具体设置见图1。

图1 和成钱庄的组织机构

钱庄正式成立之前,就经理人选上,吴晋航和宁芷邨各有想法,吴本想自己担任经理,由陈诗可担任副经理,但“宁芷邨见我这样做,便提出我们两人都作监察,指导业务,经理一席由他的妻舅王退思担任,我当时不能不答应,否则只有辞退陈诗可”[6]。后来,由于王退思出现“信誉”问题[7]212,仍由吴晋航担任经理一职。

第三,详细规定了盈余分配规则。钱庄盈余分配除官息外,照以下列比率分配:甲,公积金10%;乙,伙友红息65%,照出资额分配;丙,执行业务伙友酬劳20%;丁,特别酬劳5%,其分配法由伙友会定之;但视营业情形除提公积金外得先酌提特别公积金。决算结果如有损失,应照各伙友出资额分担,但无论决算时间或平常时间,如多受损失(呆账包括在内)已及资本全额之半数时,经理及副经理应即召开伙友会决议业务之推进。

二、好事多磨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之后,各地通货得以统一,市场恢复,商业转趋繁荣,和成钱庄“嗣因旧有合伙组织未能适应现代企业之要求,原有资金未能满足业务之需要,乃……申请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8],这说明和成钱庄作为旧式金融机构已经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再加上前期良好的收益状况,为其增资改组提供了资本。因此,为谋求自身发展,顺应时局的变化,和成钱庄走出了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表1 1934—1936年逐年资产比较表

注:资料来源于重庆市档案馆馆藏和成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300-0002-00011)。

和成钱庄自开办以来,虽然仅两年多,但由于其始终贯彻稳健政策,自1934年上期至1936年下期,各期资产均有增加,最高达到100余万元,最低也有20余万元,其经营状况可见一斑。和成钱庄在特殊的政治经济大背景下,能够维持良好的经营,主要原因在于顺应形势的变化,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有稳健的指导思想。和成钱庄在该时期的良好发展,为以后的增资改组银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2月1日,《和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会议正式通过。1937年5月,和成钱庄增资60万,呈准改组银行。直到1938年1月,和成钱庄才得以正式改组成功,完成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抗战爆发的阻碍。和成钱庄于1937年2月1日经股东会议决改组银行,在筹备设立期中仍以钱庄名义营业,4月经财部验资,5月领得财部执照,拟定于7月内择期开幕。但是,7月7日抗战爆发,全国工商业陷于停顿状态,给重庆金融带来极大的恐慌,存户纷纷向银行、钱庄提存挤兑,资金逃避追逐外汇,导致行庄存款骤减,市面筹码紧张,周转不灵。财政部颁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后,一般存户动荡不安,各行庄有出无入。幸运的是,和成钱庄业务一向以稳健著称,经同人努力,尚能艰难应付,经董事会议决于1938年始改用银行名义正式营业。

第二,黄栩森卷款潜逃的消极影响。黄栩森于1935年7月担任和成钱庄会计主任,精明能干,被视为有希望之青年,曾介绍明记、利丰、瑞丰、农业互助社四家储户,并各立有透支契约,由黄栩森保管。1937年6月22日,黄栩森忽然藉词结婚,23日携妻子潜逃,预先将明记等四家储户的账簿销毁,并将契约携去[9]。

黄栩森总揽和成钱庄会计事务,关系重大,卷款潜逃影响恶劣。市面相传黄栩森卷款达20余万元,使钱庄声誉颇受影响。同业更有甚者恶语中伤,引起存户纷纷提存,情事紧迫。

1937年8月7日,重庆行营发布训令要求重庆银钱两业合组“重庆市银钱业清查委员会”,对两会各会员行庄资产负债分别清查,以作为实施救济之参考[10]。8月9日,重庆银钱两业召开联席会议,要求各行庄填具资产负债表,交公会呈至行营复查。正是由于这次查账验资,和成因黄栩生亏挪一事所引起的外界猜疑才得以澄清,挽回了信誉,于1938年1月正式更名为和成银行。

第三,受1937年重庆金融风潮的影响。黄栩森事件刚刚平息,重庆又发生金融风潮,波及重庆金融业。1937年7月,利济及安记期票的拒兑[11]使重庆金融业陷入恐慌之中,以致酿成“利济财团风潮”,重庆金融动荡不安。再加上“七七事变”后公债价格下跌,各行庄都面临着巨大的结算压力,资金回笼,重庆市面流通资金紧缺,周边商埠流通资金也大都运往重庆以应付此期,市面资金因之枯竭,“重庆公债风潮”爆发。为平息此次风潮,四川省政府、重庆金融界极力自救,并积极寻求国民政府的帮助。截至1938年3月,重庆金融业才日渐好转,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整个金融形势开始趋于稳定。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和成钱庄直到1938年1月才正式改组成银行。

三、变革内容

和成钱庄改组后,其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组织机构的现代化。和成钱庄的组织机制为合伙组织,是一种无限责任制度,很难保障资本的增加以及把盈余的资本转化成为资本积累,无法与资金雄厚、业务广泛、组织机制先进的新式银行相抗衡。改组后的和成银行弥补了这一不足。和成银行依据银行通则行例及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定名为“和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2],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每股一百元,股东对其承担有限责任,能够集中巨额资本,满足大生产对资本的需求,同时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属于所有的股东,和成银行设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人等各种管理机构,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于和成银行的发展大有裨益。

人事制度的现代化。和成银行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与其人事制度摆脱了钱庄时期“任人唯亲”的局面分不开。和成银行的员生主要以考试的方式择优录取,并接受严格的培训,为和成银行培养出大批有能力和踏实肯干的青年行员。因此,和成银行有“青年银行”之称。和成银行还制定了详细的人事规章制度——《和成银行人事规程汇编》[9],包括《员生考绩规则》《新生核试要点》《行员保证规则》等,进一步完善了银行的人事制度,使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另外,和成银行招录行员“男女兼收”,最后女行员约占职工总数的七分之一[7]229,在总分行任职的不在少数。这一措施在社会风气不甚开通的时候无疑是比较开明的。

经营理念的现代化。“办银行不一定要谋大利,最紧要的,第一要‘稳’,第二要求其‘久’,稳久之后,能在社会上树立信用,那时社会自然需要你了。”[13]钱庄时期,其业务主要包括存放款、经营外汇和买卖公债。因业务清淡,以低息贷给较稳妥的商号来打开业务局面,改组后,稳健经营和规模化的发展观念为和成银行的现代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成银行不仅以高利吸收定存,争取活期存款,并以商业为主要投放对象,以分散投放为原则,以贴现、抵押为主要方式。除积极拓宽一般金融业务外,和成银行还通过对企业的投资和参与经营,使企业成为自己拥有完全管理权的产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金投放过程中的债券风险,使资金运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无疑为其现代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增色不少。

四、评价

从与战争的关系看,改组后和成银行的业务中心不得不随战争局势的变化而变化。1938年国府西迁,经济重心由沪汉转渝,1938—1945年间和成银行的业务中心在后方;抗战胜利以后,国府东迁,经济重心由渝转沪汉,1945—1949年间业务中心转向收复区。抗战胜利后,重庆、昆明、贵阳等地企业集中资金,奔赴上海等地。和成银行为开展业务,积极在收复区设立分支行,撤销康定分行,成立汉口分行,在长沙设立办事处,并着手设立南京、广州分行[14]。这充分说明和成银行的发展方向与战争息息相关,同时,充分证明和成银行的经营者并不满足于一个地方银行,不仅要“稳”,还要“久”,发展为全国性甚至是世界性的银行。

表2 1937—1949年和成银行资产总额比较表

注:资料来源于重庆市档案馆馆藏和成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300-0002-00011)。

从实际效果看,和成钱庄的现代化改组是成功的。截至1944年,银行资本渐增至2 000万元,公积金有300余万元,存款总额达到20 000万元,分支行处已设24处,职工共有500余人,范围日广,基础渐固[8]。

从表2可以看出,和成银行的资产总额整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我们必须考虑战时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因素。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考察,从衡量存款的变化可以看出,存款增加的同时,存款准备金率大体也呈上升趋势,说明和成银行的业务经营状况良好。

表3 1937—1942年和成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比较表

注:资料来源于重庆市档案馆馆藏和成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300-0002-00011)。

从与政府的关系看,和成钱庄自改组之时就处于国民政府“战时金融垄断体制”的控制之下,一方面作为大后方金融网的一员支持了抗战,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抗战前,为了强化国家对金融业的控制,国民政府颁布了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两大金融法令,通过增加官商合办银行资本等方式,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首的银行网络,控制了国家的金融命脉。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颁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揭开了实施战时金融统制的序幕。之后,国民政府又强化了银行业的整体控制,和成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成员,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国民政府的控制之下。和成银行始终“谨遵政府法令”,“负有调剂金融之使命,虽无所获益,亦愿服务于社会”[15],在服务抗战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如业务的限制,范围大大缩小,一般商业银行多以汇兑业务为大宗,而买卖汇款受限制,使得汇兑业务成衰象;区域的限制,商业银行无法添设分支行,随着战争撤退的行处也只准办理结束,不能异地开业,业务无法展开;存放款利息的限制,游资不能透过银行,业务范围因此大大缩小等等。政府对商业银行应该积极管理,不应消极地做种种节制,政府指导商业银行正当的发展道路,才能配合国民经济与工商业生产的正当发展。

五、结语

和成钱庄的改组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反映了近代金融业现代化的趋势。近代中国的金融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开始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模式转型,现代化的新式金融机构——银行在这个时期迅速兴起。伴随它的发展,其它新式金融机构开始形成。钱庄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和成钱庄的成功改组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克服了时代的局限性和自身的缺陷,最终完成了从传统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机构的过渡。

钱庄作为一种旧式金融组织,无论从资本、组织方式、业务水平上,还是经营理念上,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注定要被淘汰。但是,和成钱庄通过得当的经营,成为后来重庆四大钱庄之一,与时俱进,适时改组,走向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成为后来著名的五大川帮银行之一。它的创建、发展、改组过程,在近代金融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今天的金融工作者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1941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修正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实施之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转抵押等方式获得资金得以补救,因此,之后银行的流动资金额已反映不出实际情况。

②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活定两便储蓄存款。

③流动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对同业存款。

参考文献:

[1]赵春明,等.经济发展与金融现代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2.

[2]重庆金融编写组.重庆金融:1840-1949[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3]杨泽.四川金融业之今昔[J].四川经济季刊,1944,1(3).

[4]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G].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46.

[5]和成银行未刊档案[A].重庆市档案馆,1938:0300-0002-00001.

[6]和成银行档案史料汇编[G].人民银行重庆分行金研所资料:12-13.转引自陈敏.民国时期的重庆钱庄业[D].成都:四川大学,2003:30.

[7]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重庆五家著名银行:重庆工商史料第七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和成银行十年来业务概况[J].四川经济季刊,1994,1(3):194.

[9]和成银行未刊档案[A].重庆市档案馆,1943:0300-0001-00010.

[10]重庆市银行商业同业公会未刊档案[A].重庆市档案馆,1937:0086-0001-00367.

[11]聚兴诚银行未刊档案[A].重庆市档案馆,1937:0295-0001-01421.

[12]和成银行未刊档案[A].重庆市档案馆,1937:0300-0002-00008.

[13]曹国璋.和成银行总经理吴晋航氏访问记[J].银行通讯,1944(11):17.

[14]和成银行在南京、广州筹设分行[J].征信新闻(重庆),1946(340).

[15]和成银行未刊档案[A].重庆市档案馆,1937:0300-0001-00571.

(责任编辑:李晓梅)

Modernization Change of Ho Cheng Bank

LYU Shuji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As a lega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o Cheng Bank officially opened in Chongqing in May of 1934. In May of 1937, to expand its business scope, it was decided to be reshuffled. Its reorganization was the mark of its transition to a modern logo. In January of 1938, it was formally reorganized, completing the transition to a modern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o Cheng by the ev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was sorted out. The reason of its official reorganization w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ing modern banks are shared to provide modern financial industry reference.

Key words:Ho Cheng Bank; modernization; reconstruction of banks; change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6-0083-04

作者简介:吕树杰(1990-),女,河北临漳县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收稿日期:2015-05-20;

修订日期:2015-07-24

猜你喜欢

变革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变革开始了
海尔变革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夺变革先机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