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比较分析——基于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视角
2015-03-03陈伟
陈 伟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
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比较分析
——基于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视角
陈伟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通过收集长江经济带各省份近10年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数据,选择生均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生均运动场面积、生均图书量、生均计算机数量、生师比、专任教师合格率等8个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层次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整体的均等化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均等化;因子分析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关于基础教育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是从内涵、性质、意义、资源配置及均等化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全球教育水平的提高,学者关于基础教育内涵的认识有所改变,传统观点认为基础教育是指小学儿童的教育或者延伸至初中。李馨认为基础教育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外,还包括学前教育和高中、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1]。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基础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影响社会公平的主要因素,它是教育之本,具有知识性、人本性、基础性和公平性。阿玛蒂亚·森根据基础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提出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贫穷的代际传递[2]。王善迈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指标,认为该指标应包括人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公共经费、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及危房比、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与生均图书册数、生师比、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等[3]。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基础教育有较为全面深刻的研究,着重阐述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基础性理论及定性分析方法。但对于特定区域,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较少涉及相关的政策建议,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我国长江经济带①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教育发展现状,可将基础教育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4]。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现教育水平均等化是推进民生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不仅能保证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解决区域均衡发展问题,更可以作为实现跨行政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的改革试点。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问题意义重大。
二、基础教育均等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此保证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准确[5]。本文结合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特征,以及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发展的现状及规律,在构建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指标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当以现有经济学理论和基础教育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选取指标,确定权重,筛选数据,能够以较少的综合性指标,规范、准确地反映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内涵、特征,为分析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均等化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全面性原则。指标的设置要防止片面性,应尽量全面反映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各指标间要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反映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在最大化利用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可被量化的指标,为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奠定基础,以此得出客观、合理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表1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只有建立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的指标体系,才能对其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6]。本文从基础教育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各省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选择了生均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教育经费、生师比例、专任老师合格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量、生均计算机数量、生均运动场面积等8个一级指标来评价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并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学层次将这8个一级指标细化为24个二级指标,见表1。
(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根据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与特征,本文拟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各层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专家设置权重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以2004年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分析为例,具体说明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的过程。
1.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采用的检验方法为KMO和Bartlett检验,KMO检验适用于检验观测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的相对大小,Bartlett检验适用于确定所要求数据是否取自多元正态分布的整体。一般认为,当KMO值小于0.5时,不适合做因子分析,以达到0.9为最佳;Bartlett检验中的F值小于0.05接近于0为最佳。
表2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由表2可以看出,200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各项指标检验结果较为显著,其中KMO值为0.708,Bartlett检验中的F值为0.000。
2.公共因子的提取
通过最大方差法对所选指标进行分析,得到旋转后各指标方差和的具体情况(见表3)。同时,运用碎石图反映初始特征值的大小及变化情况(见图1),以验证公共因子提取的可信度及科学性。
表3总方差解释表
图1 公共因子碎石图
由表3可以看出,有两个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且旋转后的方差平方和为85.656%,能够较大程度地代表数据信息,符合因子提取的条件。从图1可看出,有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之后的特征值变化较缓慢。因此,提取两个公共因子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公共因子的提取结果较为显著。所提取的两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平方和为85.656%,能够较大程度地代表各指标数据信息,且两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之后特征值变化较缓慢。因此,所提取的公共因子可以充分反映200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小学教育资源均等化水平。
3.各因子评价分析
通过将各指标进行因子旋转分析,得到旋转成份矩阵,可以按成份数值的大小将各项指标分为两个因子。
表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由表4可知,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各项指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F1)包括生均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教育经费、生师比例、生均图书量和生均计算机数量,第二部分(F2)包括专任教师合格率、生均校舍面积及生均运动场面积。结合其实际意义,F1可称为小学学习资源因子,F2可称为小学环境资源因子。显然,学习资源对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影响大于环境资源,在生均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教育经费、生均计算机数量等指标间差异明显。
4.均等化水平分析
由表3可知,学习资源因子(F1)的贡献率为65.66%,环境资源因子(F2)的贡献率为34.34%,则F=65.66%×F1+34.34%×F2,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长江经济带2004年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结果见表5。
表5长江经济带各省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得分及排名
由表5可以看出,2004年长江经济带小学教育资源水平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其中各省在F1方面差距最为明显,上海的得分比安徽约高3.4;F2差距也较大,湖南的得分比贵州高3.9;F的差距较为突出,尤其是在上海与湖南之间、安徽与贵州之间的差距很大。
三、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比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区域小学教育均等化水平评价
通过对近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及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7-8],得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小学教育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变化情况。2012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普遍偏低,除上海与贵州以外,其他省份相对于2006年都呈下降趋势。同时,长江经济带各省份近几年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上的差异较明显,即长江经济带小学教育均等化水平较低,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东部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且其内部差异较大;中部地区整体水平处于东部和西部之间,其内部各省份间教育水平较为均衡;西部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最低,其中云南、四川、贵州得分甚至接近或低于0。
(二)长江经济带区域初中教育均等化水平评价
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的原因,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长期不均衡,导致初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较为明显[9]。这不仅表现在东部、西部、中部等地区间,各地区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但这种现象在近两年有所好转。2012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初中教育资源配置得分普遍偏低,但大多数省份的资源配置情况好于前几年。从纵向来看,长江经济带初中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资源配置得分接近于1,西部地区各省份得分均低于0,中部地区安徽、江西两个省份得分接近于0。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部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但在2010年和2012年这种差距有所缩小。而西部地区初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在逐年扩大。
(三)长江经济带区域高中教育均等化水平评价
现代化灌区的建设要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实现灌区现代化,需要对灌区内的水资源进行保护。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减少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使现代化灌区实现其真正的效益。针对农村中存在的生活垃圾胡乱排放污染灌区内水资源等现象,应从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等根本上去解决。
通过与小学、初中资源配置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12年长江经济带大多数省份的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偏低。从横向来看,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上海与贵州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同时,中西部地区之间及其内部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差距较小,但整体水平较低,几乎所有省份每年的得分都低于0。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在近几年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但总体变化不大。由此可知,长江经济带区域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总体较低,但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较高,这与国家计划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系统政策有很大关系[10]。
(四)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总体评价
本文通过专家咨询法得到长江经济带区域各教育层次的权重,即小学、初中所占权重都为0.35,高中所占权重为0.3,运用加权平均法[11],计算长江经济带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历年的得分。
长江经济带区域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中东西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内部。如果将各省份的得分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1.5~ 2分、 1~ 1.5分、0.5~ 1分、0~ 0.5分、-0.5~ 0分、-1~ 0.5分,那么长江经济带东部与中西部整体教育水平至少相差2个等级,上海与贵州相差至少4个等级,上海与江苏存在2个等级的差距。在中西部地区中,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4个省份均等化水平较高,都处于第五等级,且整体水平略高于中西部的其他省份。而西部地区的贵州整体水平最低,历年都处于最末等级,并有逐年恶化的趋势。
四、政策建议
(一)明确均等化目标,促进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长江经济带地区应构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体系,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一级目标,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次级目标。着重从国家、省级、县级等层面入手,逐步明确地区间均衡发展目标、县际间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校际间均衡发展目标,以此构成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体系,并将其纳入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规划中。
(二)制定国家标准,推进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国家标准应由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构成,基本标准是作为国家规定的全国中小学建设标准,是学校办学的“低保线”;发展标准代表中小学未来发展方向,可称为学校办学的“小康线”。发展标准是一个动态标准,应随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基本标准上形成层次上的差异。同时,长江经济带各地方政府还应根据国家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条件相协调的均等化标准,因地制宜,走出符合当地实情的均等化发展之路。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长江经济带财政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实现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均等化,需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一是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级基础教育财政责任,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比例和保障措施。建议由中央政府负责发放教师工资,拨付公用经费,经费投入约占60%;由省级政府负责建设校舍和学校设施经费,经费投入约占25%;地市级政府负责配仪器、保设备、添置图书资料,经费投入约占10%;县级政府和乡级政府负责维护学校设施,经费投入约占5%,对于特别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可以试行完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二是设立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经常性补助专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标准,以专款的形式直接拨给长江经济带地区贫困县教育机构,专门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培训师资、改善农村小学生的营养状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拨款经过的行政层级,并严格跟踪专款的最终去向和使用情况。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长江经济带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
在工资政策上,应设立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教师尤其是边远山区(牧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促进优质师资资源向民族地区基层及农村流动;在教师编制设置上,应适当扩大教师编制标准,并适当增加寄宿生生活教师和管理教师等教辅人员的编制。同时,应建立动态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特岗计划、支教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五)加强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促进长江经济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是长期的工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首先,应在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建设多媒体标准化教室等基础设施,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与方法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其次,应在经济带的发达地区推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文化及生活信息化程度。最后,在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设立免费公共教育资源网络,形成公共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保障各省份能够享受到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注释:
①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起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馨.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阶段性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64-66.
[2]阿马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7-61.
[3]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3-97.
[4]余少华.基础教育概念之我见[J].教育教学研究,2007(9):74-76.
[5]周旭,赵为粮.重庆城乡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9-91.
[6]罗家国.基于SPSS的课程因子分析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10):35-38.
[7]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83-225.
[8]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85-227.
[9]沈有禄.中国基础教育公平:基于区域资源配置的比较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01-105.
[10]高丽.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3-127.
[11]欧阳婷.山西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8:86-89.
(责任编辑:李晓梅)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Basic Education
Equa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Level
CHEN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data of the Yangtze Economic Belt provinces in recent ten years in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eight indexes of average education funds, the average public funding for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 campus area, average motion field area,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computers per student books quantity, ratio of students to teachers, vocational teachers qualification rate were chosen, SPSS software factor was used to mak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level of regional elementary education resources deployment equaliz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of elementary school, junior school, high school education levels. The regional basic education of the whole level of equaliz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was obtain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ic education; equalization; 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5-0050-05
作者简介:陈伟(1988-),男,重庆市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及产业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西部地区推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的机制创新研究”(14YJA790076)
收稿日期:*2015-03-23;
修订日期: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