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决咨研究特点促进科研成果向决咨转化

2015-03-02陈光普

党政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科研成果选题

○陈光普

2015年4月,我中标2015年度上海市政府决咨研究“三农专项”课题,这引发了我对如何促进科研成果向决咨转化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决咨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敏感性。做决咨研究,选择一个好的切入口很重要,也就是说选题很重要,这就需要有很强的现实敏感性。比如,针对农村帮扶这个问题,你可以去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你也可以从政府部门角度来谈如何加大扶持力度等等,但如果你从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发展角度来谈,可能更容易获得上级的认同和青睐,这可能正是他们思考的。当然,敏感性并不是凭空想象得来的,而是在深刻了解社会背景和客观现实的前提下,站在上级领导立场所感悟出来的。

二是具备很强的团队协作性。一般来说,搞纯粹的理论研究可以单兵作战,而决咨研究则特别强调团队的力量。一个人也可以做,但不一定能做得最好。这是因为决咨研究需要有很强的综合性的研究功底,是一项繁复、系统性的工程。大家常常看到,一项好的决咨研究项目背后,往往是一群人扎窝。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老先生就曾经带领农村改革小组,参与和影响着中国农村改革决策,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北京大学的CCER(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在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决策咨询研究做得最好,他们也是一个团队。我们金山党校决策咨询研究这几年有多项突破和进展,这也是我们团队研究的结果。今年,我中标的市政府决咨课题也是一个由八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所支撑起来的。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一个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

三是需要较高的社会情商。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商”主要是指个人在社会中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相比之下,做决策咨询研究更多的时候需要跟人打交道,需要跟各个方面沟通,包括领导、同仁等,你也需要合作。比如,我们现在所做的农村综合帮扶课题,需要到基层了解情况,就必须与镇上、村里领导搞好沟通,了解面上的一些情况;需要跟村民交流;我们还需要与同行研究学者、专家请教,等等,这些就是所说的社会情商。

四是没有任何利益倾向,不带任何偏见。做学术研究特别是做决策咨询研究,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事物,而要带着一种客观、中立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一旦带有任何利益倾向,你的观点、对

策会走偏,甚至南辕北辙。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关系到你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领导都是喜欢看不带特定利益倾向、客观的研究报告。在现实中,政府部门的研究报告大多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有利益倾向,而既没有利益倾向,又能够言之有物的研究报告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做决策咨询,如果你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提出中肯的政策建议,那你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五是言之有物。做决咨研究最忌言之无物,因为决咨研究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讲求针对性和操作性。如果提出的对策建议很空,具体执行部门不知道从何着手,就难以落实。因此,要做到言之有物,就要选择较小的视角,太大的视角很难操作,在这个小视角之下,到基层实际第一线去调查研究。只有调查研究透了,才有发言权,提出的政策建议才能贴合基层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六是产品生产周期长。如果把决策咨询研究的成果形象地比作产品,那么研究成果的写作过程就是产品的生产过程。这里所说的决咨研究生产周期长是指研究的问题大多是一些结构性、长期性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因此,搞决咨研究需要长期跟踪、关注某一问题,并需要有长时间的成果积累。做决咨研究靠的是经验,越老越是宝。大家看看杜润生和厉以宁,就知道了。在做决咨研究这一行,大家有句玩笑话:“只要把身体锻炼好,又没有犯政治错误,等到这一行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就一言九鼎。”这句俏皮话说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如何促进科研成果向决咨转化呢?本人的体会是:

首先,要有长期研究的积累。决咨研究需要以科研成果为支撑,离开了科研成果的积累,决咨研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咨研究都是对某一问题有长期的研究积累,比如杜润生从80年代开始就一直跟踪研究农村改革;吴敬琏长期研究市场经济等等。研究成果的积累是长期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和跟踪。在这种长期积累中,你不仅对该问题的历史进展、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应对措施心中有数,更会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更能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下解决问题,更能符合现实情况,也更具有操作性。但要明白,长期的研究积累是做好决策咨询研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有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才有可能做好决咨研究,但还需要下面几条其他条件的补充。以本人为例,我对区域经济感兴趣,自读研时期就在导师指导下展开相关课题研究。来金山工作的第二年,党校领导让我承担区委年度重点课题的执笔任务,使我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增加了我对金山区情的了解。

其次,要有好的选题。促进科研成果向决策咨询转化,光有长期研究的积累还不够,还要有很好的选题。选题决定你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方法,更会影响到你的研究结果是否有热点,能够吸引决策层的眼球。不一样的选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决策咨询研究就是要急决策层之所需、想决策层之所想。

再次,要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要深入调查。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深入调查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比如,我们要搞农村综合帮扶研究,就必须进村入户了解农村贫困现状、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想法、了解村干部的困难等等,这些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想得出的。二是要深入研究。深入研究与深入调查是有区别的,深入调查解决的是“WHAT”,“是什么,什么样”,而深入研究解决的是“WHY、HOW”,“为什么、怎么办”。深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深入,即“深刻分析、深层思考、深思熟虑、深度挖掘”。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深层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的政策建议要经过深思熟虑,最后还要深度挖掘研究课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价值。三是充分论证。要让领导信服你的观点或采纳你的政策建议,你必须有充分的论证过程。比如,针对农村综合帮扶,提出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就要说明为什么要让社会力量参与而不是让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并且要论证如何参与,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比较好,还要论证目前存在的困难等等。只有经过充分论证,才能提出具有令人信服的观点和政策建议。

最后,需要团队的通力合作。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促进科研成果向决策咨询转化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团队各位成员的研究成果积累既可以弥补因专业局限性造成的视野狭隘,还可以弥补个人在某一方面工作的短板,比如有人擅长跟人沟通,那么他可以去做问卷调查,有人擅长做数据分析,有人擅长搞对外联络等等。一个团队每一个成员的通力合作产生的整体力量往往会产生“1+1>2”的积极效果。在配备团队成员的时候,不一定要求每一个成员都是全能型的,全能型的成员组成的团队不一定做得最好,而是要求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做到优势互补,这是一个成功团队的必要条件。比如,我们所做的农村综合帮扶课题,课题组成员既有长期关注和研究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政策研究者,同时又有具体实施和操作这项工作的基层工作者。这样能做到理论与基层实践相结合,针对基层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做决咨研究需要把握好决策研究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做到长期研究积累、有好的选题、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加上研究团队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科研成果向决咨转化,才有可能做好决咨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 张 敏)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科研成果选题
科研成果转化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