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

2015-03-02○郭

党政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干部党员信息化

○郭 翙 梁 宏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因此,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党已经开始关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在信息网络化建设、应用和管理上已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且在利用网络技术改进党建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地方党组织积极进行党的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如重庆、广西南宁、江西井冈山等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党建工作平台,为党建信息化做出了有益探索。随着党对网络党建的指导思想的逐步明确,网络党建目标的逐步清晰和具体,我国各地的网络党建也经历了由理论探讨到“摸着石头过河”,再到具有明确指导思想的多样化建设阶段:党建网站建设渐入佳境;统一的网络党建系统规划、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展开;网络党建专业软件的开发方兴未艾。可以说,用互联网新技术来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党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北京国脉互联的初步调研,目前我国省级党建网站的占有率达到61.29%,其中地市级56.46%,省直机关和市直机关党建网站的占有率分别为61.29%和23.42%。总的来说,我国的网络党建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总体发展趋势是:从党的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到外部的党建党务网站的建设,再向具有实效性、互动性、高效性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演进,最终成为综合的、多功能的、统一的网络党建平台。

二、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困境

目前,传统的信息展示和系统应用为主要实践载体的党的信息化建设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新形势下党建信息化建设面临新问题。

1.沟通平台:金字塔式管理与扁平化开发之间的矛盾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沟通交流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党建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部分现有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如接转组织关系、缴纳党费等,方式单一、程序繁琐、效率较低,党员意见较大。因此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立体化发展,扁平化的开发

结构对传统金字塔式的基层党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这种自由集结的方式增长迅速、形式多样,在复杂变化的网络环境下,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一,这种集结方式存在的不可控性隐患越来越大。网民身份的匿名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特征使网民有了一个“背后说话”的机会,在发表意见时畅所欲言,传播信息时无需顾及事后需要承担的责任,从而导致非理性言论的盛行和虚假信息的泛滥。其二,基层党建组织部门在时代适应性上仍显不适之处。例如,对网络信息的思想意识并未及时跟进,对于一些新形势还存在老认识看待问题、老思想思考问题、老办法处理问题的情况;工作方式上还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其三,基层行政划分区域的党建管理往往存在“各自为政”的盲区。由于实施“面对面”的管理,大量的数据和管理信息的交流只能通过管理者和用户诉求之间进行交流,而管理者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交流及相互调用在现在的“各自为政”、“单枪匹马”的“割据”网络平台时代,数据无法交互传输。此时的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只能是一个数据库(存储和交换信息资源)的作用。

2.参与主体:单一被动管理与多元主动参与的矛盾

第一,党建网络页面“千篇一律”。网络党建尽管做了不少工作,发展很快,但是在互联网信息海洋里,党建信息仍然微乎其微,“官民信息不对称”,许多党建网站“千网一面”。由此,致使网络党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点击率低,缺乏质感,缺少对党员和大众的吸引力,不能感染网民,留住网民。第二,缺乏正确舆论引导。网络虚拟社会具有“全民吐槽”特征,在积极稳妥推进党内民主和扩大党务公开的同时,组织工作也有被“网络暴力”的危险。同时,面对信息爆炸的局面和包含着各种意图的思想言论冲击,广大民众真假难辨,参与的实际效果就必然受到影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淡化、弱化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使社会整合、凝聚的作用力也被削弱,对党的执政地位形成挑战。在网络这场斗争中,一旦失语,就会丧失舆论的主导权,扭转劣势的难度将会成倍增大,党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就会受到更大挑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智慧党建:沟通平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服务转变

为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智慧党建”平台可以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难问题。第一,建立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党员流向等内容。详细反映党员的总体数量、职业状况、年龄、文化等,从而实现党员动态化与网络化管理。第二,专设网络党校的线上服务模块。提供各种电子表格与申请材料的电子版本,并提供相应的填写教程以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下载填写,即时提交;同时可以以QQ,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工具,建立党员信息交流群,不仅方便异地入党积极分子即时和党组织取得联系,也可方便入党积极分子现阶段思想汇报的提交和党组织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实现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通过网络向社会公示,得到来自社会的监督与监管,设立监管电子邮箱。第三,流动党员可以通过网络与党支部取得联系,获取资讯。为了让流动党员能够随时了解支部工作情况,让他们有正常的组织生活与民主生活会,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可以利用QQ等网络聊天工具,建立党支部的共享群,成立网上党支部。

2.党群互动:参与主体由被动单一向主动双向转变

第一,以加强民意沟通为突破口,加强参与主体的互动性。首先借助网络加强组织信息工作公开力度,明确信息公开方式、手段、程序和流程,对涉及重大政策措施、重要工作部署、重要人事任免等信息通过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对外公布,坚持事前公开征求意见、事中公开决策程序、事后接受公开监督的议事决策程序,以程序的公开性增强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其次通过网络可以开发出各式沟通方式,对于干部评先评优,可探索开展网上推荐干部、网上投票、网上组织征求决策意见、网上书记信箱等方式。例如深圳市南山区以“智慧党建”构建的“书记信箱”与8个街道党工委“书记信箱”的矩阵模式于2012年1月上线。截至2015年2月,“书记信箱”已经收到来信2000多封。区委书记文字批示量达到将近10万字,答复率100%,办结率62%。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作为党的传统组织形态延伸的网络党建,解决了党员联系难、组织生活难、作用发挥难的突出问题,使党建工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党员只需通过QQ群、微博、微信即可联络到组织,并按时参加组织活动。例如深圳市盐田区利用新媒体传播党建资料,2014年共编发党建手机报105期,QQ群上传学习资料152份,实现辖区内党员通过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参加主题活动、参与学习讨论以及党组织生活。

第二,搭建红色网络联盟,增强网络党建的规范性。基于党建网络平台自主建设、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现象,迫切需要制定党建网络建设的统一总体规划,有效融合组织工作网络系统内外部的有效网络资源。进一步强化网上组工舆论主阵地建设,特别突出党建网站的互动性、实用性、特色性和趣味性,升级网页设计、丰富网站的各项功能,构建一系列从上到下、分工明确、条块结合、从点到面的“红色网站联盟”。例如党员流转网上办理程序可依托市、区、街、居四级党员组织关系服务中心,在“智慧党建”网络上搭建党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平台,分布在各地的党员组织关系服务中心通过统一配备的专属账号就可以登陆平台办理党组织关系的接转业务。通过网上平台,实现信息一次性录入,介绍信编号、正文、回执自动生成,电子介绍信办件网上光速流转。同时还可以利用OA办公助手、QQ群、手机短信、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保持各地党员组织关系服务中心的信息传递,确保党组织关系电子办件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受理。

第三,健全舆情引导处置机制,提高网络党建的权威性。一是设立组工网络发言人制度,提高组织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可借鉴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组工网络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推进组工工作的公开透明。组工新闻发言人作为一项制度应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网上在线交流、官方微博微信互动、网络视频直播等方式,通报中央、中组部、省委、市委和区委有关组织工作的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要规定、重大活动,并进行政策解读;通报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中需要公开发布的有关信息,通报涉及组织工作全局,社会普遍关心,需要公开报道的热点问题,以及组织工作中重大事项的事实情况和处置情况等;通报其他需要公开的组织工作信息;对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进行回应和澄清。二是建立舆情引导应急机制。首先组织部门要克服多家齐头并管的局面,避免出现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不落实、职责不明确的被动局面。其次可在党建网络平台实行网络实名制,使得对网民的管理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转换。运用智能型软件对社会出现的敏感性词汇进行自动过滤筛查,对论坛中的一些恶性账号封存,对于国外一些敏感性网站链接进行浏览设限。

3.人才信息化:队伍管理由封闭粗放向开放精细转变

第一,网络能力素质要求组工干部道德先行,德才兼备。组工部门要打造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而这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条件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备强烈的历史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思想上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恶劣文化的侵蚀,锤炼政治坚定性和原则性,在新形势的党建工作中敢于破旧立新,不畏艰险、挫折、失败,肩负起网络舆论监控和引导的重任。

道德先行的同时也要求组工干部德才兼备。组工干部应与时俱进,紧跟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熟知组工业务在网络平台的技术操作和发展规律,及时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了解网民的观点和看法,要将网上体察民情与网下解除民忧相结合,了解网络社情民意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自身的网络技能知识结构储备,善于敏锐地发现各类潜在的网络问题,将问题消化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发展形势。

第二,加强干部运用网络能力的培训工作。通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运用情景模拟教学室将网络理论学习与实地情景相结合、网络技能比拼、干部教育培训、公务员定期信息技术水平考核测试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丰富干部网络能力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改善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升组工干部网上联系群众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针对网络炒作事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网络评论员做正面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培训内容上要普及网络知识,提高互联网操作能力,注重微博、微信、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运用,注重新媒体传播使用、网络评论撰写、信息发布黄金法则、网络危机公关等方法技巧的培训,使组工干部通过新兴媒体的社交手段认识了解世界、实时掌握资讯信息、推动科学决策、化解群众社会矛盾。培养组工干部形成网络习惯,让干部时不时“上网看一看”、“在线聊一聊”、“网上蹲一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同时要注重网络沟通技巧,对于干部网络工作作风,坚持做到“低开低走、网来网去、就事论事、不争不冲突”的原则,做到重事实轻原因,重态度轻争议,尽快解决问题。

第三,把握干部人才“入口”,增加选拔内容。建设一支网络信息化人才队伍,必须将运用网络能力作为组工干部选拔的必要条件。在选拔“入口”中,侧重考核网络运用技能、网络传播技巧、与群众沟通化解矛盾的网络能力等,招收一批网民基础好、擅长网络技能、知识广博的新型网络党建工作者。在干部选拔内容方面需纳入网络信息甄别能力、网络危机处理能力、驾驭网络的语言能力、与网民沟通的疏导能力、网络学习运用能力以及网上舆情民意的研判和引导能力。将网络问政、网络技能操作、正确政绩观等内容纳入干部考核环节,突出干部的网络组织领导、分析解决问题、处理突发网络危机等实际能力。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干部党员信息化
我是党员向我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