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嵌入受众
2015-03-02邱少明
○邱少明
将哲学从抽象思辨“天国”落地“沸腾的实际生活”的马克思,“只求深入全面地领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物”,全面奏响了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研究的黄钟大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严厉抨击了拒斥日常生活现实基础作用的唯心史观,强调“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值今历史当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欲融入受众,必须高度关注日常生活这个人类最直接、最现实、最普遍的存在方式,进行顶层设计和策略重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一、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受众的崭新场域
1.日常生活概念勘定
亮出“日常生活”学术概念并将之与“非日常生活”厘清畛域的,乃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他说:“日常生活与一切活动关系密切,它涵盖了有差异和冲突的一切活动;它是这些活动会聚的场所,是其关联和共同基础。也正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影响现实总体性的关系才得以表现和得以实现,尽管这些关系在一定方式上总是部分和不完全的,但是能够使得现实的总体性得以实现:诸如友谊、同志之谊、爱情、交往的需要、游戏等等。”基于此,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于《日常生活》一书中首次将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并主张,社会再生产必需个体再生产,而个体再生产的各种条件、要素的总和构成日常生活。基于唯物史观高度,马克思恩格斯将日常生产当成“个人的生活过程”,视为社会结构和政治国家产生的基石。
2.日常生活特征及图式
首先,较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具五维特征。一为基础性。人类社会金字塔顶部、中层、底基依次为人类精神领域(像哲学和艺术等非日常且自觉的)、社会活动领域(像政治和经济等非日常的)、日常生活领域。二为社会性。作为日常生活具体样态,个体实践关涉多重社会关系,它们以不同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动态生成全过程。三为个体性。日常生活乃基于个体实践主体,界域是家庭、宗族、社区等天然共同体,目标是个体生存发展,是个人活动集合。四为自在性。日常生活里的个体基于自我中心认知、评判周围世界,以自在自发的习俗、经验、本能等为活动遵循,尚未与人的类本质构建自由自觉的关系。五为辩证性。日常生活兼具非日常意蕴,单调无奇的平日可能于某一瞬间神奇超越。其次,日常生活一般图式为“实践图式+经验图式+情感图式+规约图式”,即以重复性思维、实践为根本主导的实践图式,以传统、习惯、经验、常识为基本依据的经验图式;以本能、血缘、天然情感为核心要素的情感图式;以家庭、道德、宗教为主要调节的规约图式。
二、双重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受众日常生活的必要性
1.理论呼唤
首先,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实践理论品格是其日常生活化的必然逻辑。“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个体社会实践的场所一为公共领域(为集体再生产创造空间、条件),二为日常生活世界(为自身再生产累积要素)。个体实践空间的二维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必须对后者给予全面关注,即尤需全面深入掘进被忽视、遮蔽的日常生活领域,从而对社会生活实践有全面准确把握。
其次,日常生活的理论解剖是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形而上学批判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从日常生活出发,缜密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与资本家的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把劳动的自由、权利、收入问题以及劳动工具、产品的归属问题看作是使劳动者从日常生活各种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先决条件,进而讨论劳动异化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及人的解放问题,最后触及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使命。
再次,日常生活自由解放的研究是诠释“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前提。马克思恩格斯于《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范畴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断言,仅有非日常生活领域的革命远不够,“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自由人联合体”。
2.现实需要
首先,日常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和理论灌输的重要场域。一方面,人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接受意识形态,日常生活是一切话语体系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日常生活的自在性又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羁绊,人们必须对其克服、超越,创造一个能为自身发展提供条件的自觉自为世界,这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植入和影响。另一方面,古今中外,统治阶级无不竭力向公众灌输意识形态。安东妮·奥罗姆强调:“任何社会,为了能存在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持其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社会成员的脑子里。”今天,在日常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须从现实个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灌输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载体与实际需要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载体等有力有效对接互融。马克思告诫:“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其次,日常生活的繁荣和相关理论的空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受众肇始于非日常生活领域,但随着现代化日益勃兴,日常生活逐渐脱离非日常生活而成为个体较独立领域,这为个体发展、完善提供了舒适、宽广、自由的个性化空间,个体不再仅仅作为传统“整全”集体中个性泯灭的一员而存在,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必须瞩目的理论课题。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的繁荣打破了传统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机制,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单一制度环境。丰富复杂的日常生活亟需正确价值观“牵引”,以促使个体在日常生活空间自我充实、提升。但是,当前我国社会的日常生活相关理论或缺失或作用有限,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生活化提供了可能性前提和机遇性场域。
再次,融入日常生活能激发受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积极情感。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积极情感能深度激活实践主体性而让人精神抖擞地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活动。列宁也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日常生活是人情感的重要来源,平时的利益、欲望、诉求等决定了人的情感波动、心理倾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进程中,要大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受众利益、欲望、诉求的契合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积极情感。
最后,日常生活领域亟需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阐释、引导。长期以来,日常生活领域的个体恪守自然发展逻辑的基本活动准则、方式,这在使个体舒适的同时,也使经验主义始终规整着日常生活,导致个体因缺乏科学理论引领而难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同时,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日常生活空间日益扩展,个体在物质欲望不断膨胀并被不断满足的同时,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却难以满足。日常生活及个体生存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问题阐释和出场路径。
三、现实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受众日常生活的主要瓶颈
1.理论内涵维度:马克思主义未能完全关照日常生活
首先,个体日常生活的实际生存发展状况亟需及时、深入地“田野调查”。由于日常生活领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间没有“无缝对接”,从而在社会急剧转型时,后者由于惯性思维仍过分青睐政治中心的非日常生活领域,而对个体的日常生活世界缺乏应有的研究热情、理论敏感。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未能及时、深入地跟进、探究“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以汲取丰富营养来进一步大众化、时代化,导致产生、发展的理论内容因缺乏现实之基而不能真正融入个体的现实生活,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个体日常生活的复杂实情。列宁在1905年9月20日于《给谢·伊·古谢夫》里强调:“没有明确的、深思熟虑的、有思想性的内容,宣传鼓动就成了漂亮的空话。”
其次,个体日常生活奉行的偏颇价值观亟需换以全新内容。当前,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虽给予受众价值规范,但其理论体系之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并未产生强力感染而实现内化。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与个体价值需求间的“鸿沟”,一方面说明后者需要学习、提升、深化,但另一方面也使前者的感召力、合理性、适切性亮起红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向与普通个体价值规范之间尚未真正契合并良性互动。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实践主体的价值感、方向感、归属感没有完全马克思主义化,换言之,是“各说各话”,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不是同质融合而是人为“捆绑”,导致非自愿自觉的偏颇价值观仍“管控”大家的日常生活。
最后,个体日常生活空间亟需正确信仰全面“补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最重要目的、最重大意义,乃让个体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心、信念、信仰,即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认知、认同、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是,新世纪新阶段,普通个体更关注物质利益需求,使得传统单纯依靠抽象宣传、理论说教来建立大众信仰系统的方法开始失灵。这不奇怪,其实,“‘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在中国当下生活环境中,人们由于受到利益吸引和情境诱导,但凡不能对现实生活实际引领和真正有用的理论、价值必然无效,概言之,个体日常生活信仰空间呼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全面融入。
2.理论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未能完全渗透日常生活
首先,未能完全生活化、通俗化。第一,生活化不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体实践活动有所涉及但未全面展开、深入探究、详尽论证,而日常生活的自发自然状态又缺乏系统理论引领,由此导致马克思主义对个体现实的日常生活缺少理性的总结、提升和指导。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脱离日常生活的现实空间。第二,通俗化较差。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并非直接等同于其理论的现实生长力。不契合百姓平时实际生活的高度抽象化、理论化的价值观已不能给予个体日常生活有力有效指导,不能满足个体主体日常的物质欲望、心理诉求。长期以来,我们过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应然吁求而忽视具体利益、现实欲望、实践指导,从而导致理论本身缺乏“直指”日常生活的通俗化意识,并且很难与过着普通生活的受众直接沟通。
其次,传播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逻辑性、抽象性、体系性较强,在传播中,其接受主体主要限于文化层次和理论水平较高的群体,而这部分群体不仅在整个国家中占极少数,而且社会地位较高,他们的水平并不等同于整个社会平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较于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强势运作,马克思主义在宣传方式、方法和传播路径、载体上还有较大差距。比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尚未全面、精准、充分把握受众的精神渴望、心理期待、情感诉求,其习惯的说理式宣传模式已难以符合大家口味,结果,宣传常常缺乏直接针对性和现实有效性,影响到自身的现实传播力。
再次,实践性较差。马克思主义理论动辄以宏大叙事示人,整体而言,于日常生活世界,其理论和现实不完全契合,对个体日常生活空间出现的问题往往没有或滞后回应、反映。而且,目前盛行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题化的纯学术研究风尚往往漠视急剧变革时代的呼声、呐喊,不注重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行为指导,导致理论本身的实用性、实践性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程度弱化。“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四、实践进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受众日常生活何以可能
1.全面加强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首先,建构面向日常生活的完整理论。第一,理论须靶向于与群众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领域,而非悬置于生活之上的纯概念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全景式的观察视角,实际建构的着眼点应建基于与群众生存发展深度关涉的实际问题。“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第二,要对日常生活具体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时代化发展,必须全面“占领”群众日常生活这一重要“阵地”。第三,理论的最终效用要体现在对群众生活世界的价值指导和信仰确立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旨趣在于为人们提供科学价值和正确信仰,从而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马克思曾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特里·伊格尔顿指出:“领导权永远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成就,而必须不断地被更新、再造、保卫和修正。”
其次,使用契合日常生活的通俗化话语表达方式。列宁曾大声疾呼:“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第一,思想理念通俗化。基于对群众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深刻把握,确立思想的高度和深度。理论的凝练、理念的表述应坚持学术性、严谨性和通俗性、生活性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前提下,不断为群众的日常生活空间提供思想支撑、理论指引。第二,制度机制通俗化。把制度机制原则具体化、现实化,将群众特别需要、高度重视的生活层面的具体制度、政策、机制落地。像目前备受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环保等“可见”的制度、政策、机制,直接关乎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感知、领悟。第三,物化“有形”通俗化。就是使广大群众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精神变物质”的理论现实力量,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的融入提供“有形”的说服力。
再次,探索通达日常生活适切、有力、有效的传播路径。如今,大众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影响深具意义。“大众媒介乍看是一种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工具,但实质上不发挥思想引导、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是不存在的。”第一,综合利用且确保用好传统传媒与现代传播的长板,打造一个功能互补、效用叠加的马克思主义综合传播平台。第二,打造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马克思主义资讯学习宣传网站。要高度重视信息的功效,正如弗拉基米尔·阿尔乔莫福所言,“信息是一种有力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武器,它可用来颠覆政权”。第三,建立完善资深专家、优秀党员与大众的双向、多向传播沟通机制,加强具有现代意识、洞悉新媒体话语方式的新闻、信息发布的专兼职队伍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性。
最后,增强回应、阐释、指导日常生活的实践功能。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对人们日常生活存在的实际问题给予理论解释、回应,从而增强理论的现实解释力、生命力。形而上的理论思辨源于形而下的现实关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要关注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现实指导作用,产生实践推动力。思想不只是纯意识形态本身,它更是时代精神征候的折射、透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提升其价值理念在个体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地位、影响、作用,使其成为人们个体性独立存在的价值规范。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以自身的基本立场、价值导向,为受众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寻求破解问题的路径。
2.培育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环境
首先,打造富裕、繁荣、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第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建设富裕、繁荣、公平、有序的经济环境,平衡阶层间的利益冲突、需求差异,逐步培育市场意识、理性精神、法治观念,让反映效率公平和竞争合作的现代市场经济精神真正为大众认同,以便为个体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现代意识和精神支持。第二,大力发展经济,持续提高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硬道理”。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第三,加快缩小不同地区、各个群体间的贫富差距,使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群众,尽早实现共同富裕,为马克思主义日常传播提供现实说服力。
其次,构建民主、公正、高效、廉洁的政治生态。第一,打造民主公正的政治体制,确保政府高效且弊绝风清,增强马克思主义日常传播的公信力、感染力、穿透力。马克思认为,民主政治是一切国家形式的最终归宿。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政治环境不断净化、优化的重要环节、根本动力,要让公权力行使真正能呵护群众利益,真正是为百姓服务。权力行使者尤需转变观念,“权力由人而生,并依赖人去运作,为人的目的服务,只有不断改善人的权力观念,才能使人从权力的附属物逐渐成为权力的主人”。第二,完善群众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便利条件,提升政治生活领域的民主性、公正性,促进大众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关心,提高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实效性,进而增强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任。
再次,营造主导文化与其他文化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文化氛围。第一,正确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既要在坚持科学性、阶级性基础上揭露异质文化的假恶丑,又应坚持开放性、建设性,正视、包容、扬弃中性文化甚至敌对思潮中合理成分、真理颗粒。第二,科学、理性对待华夏传统文化、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当前我国大众的传播、影响,构建具有现代精神、理性气息的文化环境,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下大众化提供文化场域、心理支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3.促进日常生活中个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首先,促进个体积极扬弃传统日常生活图式。第一,辩证对待传统日常生活的结构图式、行为模式。阿格妮丝·赫勒指出,日常生活及其结构和图式兼具双重性:一是重复性思维,实践有“经济”、“实用”的功效;二是重复性模式,“能够而且的确常常导致人的行为和思维中的某种僵硬”。第二,自觉拒斥、摒弃传统日常生活图式中的保守性、消极性、惰性、惯性等压制个体发展的负面因素。第三,合理保留、精心维护日常生活中个体生存发展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功能的充分释放既是日常生活为实现自由自觉个体的客观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进入日常环境的必要条件。
其次,促进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内蕴的科学态度、人文关怀、理性精神的现代价值认同。第一,帮助个体加强对不同需求之间矛盾的理性调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间、精神需求不同层次之间无不存在矛盾、冲突,这就要求人们能够作出科学比选、正确调适。第二,帮助个体正确应对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教育个体要在眼花缭乱的众多价值规范中擦亮慧眼,理性判断,合理评价,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马克思主义,对个体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境遇进行分析。第三,注意对个体进行主导价值观的感知、认同、强化。共同的价值观即“一种判断是非、对错、真伪的价值体系,是多层面的,起码包括了个人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职责、民族与国家利益认同等等”。当下,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自觉培育马克思主义的生活观、价值观,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有力有效指导。
再次,促进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科学构建当代生活信仰系统。路易·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自然组成部分,“假如没有意识形态这些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人类社会把意识形态作为自己呼吸的空气和历史生活的必要因素而分泌出来”。但是,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信仰厘定并非是一个自发的自然过程,而是需要主动作为、积极“渗透”而内化为大众社会心理,使意识形态融为社会文化、公众生活的一种底色、特色。要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教育群众恪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不断的理性改造和持续的精神提升,逐步消除束缚个体主体发展完善的种种消极因素,增强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最终让个体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生活信仰系统。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