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气田气井出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2015-03-02王彦鹏中海石油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内水苏东产水

王彦鹏 (中海石油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

曾顺鹏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陈启文,张春雨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气四厂,陕西 西安 710021)

冀政,石磊,刘雨婷,章哲宇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苏东气田气井出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王彦鹏(中海石油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

曾顺鹏(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陈启文,张春雨(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气四厂,陕西 西安 710021)

冀政,石磊,刘雨婷,章哲宇(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水源识别是认识气藏气水活动规律、调整合理生产制度、制定相应治水措施的关键。苏里格特低渗气田实施整体压裂改造,裂缝交错分布,出水气井数量大,气井产水异常。在缺乏生产测井资料条件下,应用传统方法难以准确、快速地判断水源类型,造成治水措施选择不准、大量气井暴性出水甚至停产。通过对大量气井的生产动态数据进行挖掘,优选出多个典型井组的气井进行水体能量、水侵量及水体活跃程度综合性评价,并对不同出水类型气井的日产曲线、水气比等7项参数进行筛选、分类、统计,结合现场专家意见,制定了针对苏东气田的水源识别标准,建立了一套快速水源识别方法。现场应用表明,在缺乏生产测井资料的情况下,利用该标准能够方便、快捷、有效地指导识别苏东气井的水源类型。

[关键词]苏东气田;气井出水;水源类型;水体能量;水侵量;水体活跃程度;识别标准;快速识别

苏东气田特低渗气藏开发时实施整体压裂,由于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交错,导致气井出水异常[1]。在快速投产、高速开发过程中,现场生产测井实施很少,尤其对于水平井来说测井几乎没有进行,导致气水界面无法确定,出水水源类型难以判断,无法制定相应的治水对策。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常规气藏的出水来源判别方法已做了很多研究,均是以生产测井解释结果为主要判断依据,并且这些方法判别步骤烦琐、工作量大[2~10]。对于缺少生产测井解释资料的上万口苏东气田出水气井,如何及时、准确判别出水类型显得十分困难,导致气井出水治理不及时,大面积关井停产。因此,针对苏东气田缺乏生产测井资料、出水气井数量多的问题,利用大量气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开展水体能量、水侵量及水体活跃程度评价,通过分析这些水侵特征参数的大小及变化趋势,建立新的水源识别方法;并通过应用统计分类法,结合现场专家意见,总结出一套针对苏东气田的方便、快捷的水源识别标准。

1出水水源识别技术

1.1 水源类型识别方法

针对苏东气田缺乏生产测井解释资料,气水界面不明,可利用大量气井产水量与产气量变化数据、油压变化趋势、见水时间、水样分析资料、完井测试资料及不稳定试井资料等对出水水源进行初步判断,并通过对多个区块的水体能量、水侵量及水体活跃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将地面出水特征及地层水侵特征相结合,科学判别出水水源。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苏东气田水源识别技术路线

由于凝析水、束缚水及工作液3种水源有较明显的出水特征,可运用分析日产曲线、矿化度与水气比关系、含水饱和度等方法逐一确定。而部分地区气井出水情况复杂,在无法确定气水分布特征的情况下,仅依靠前几种方法很难区分层内水、层间水和边水。因此,提出通过分析不同区块的水侵特征,准确区分各出水水源在地层中的变化规律,通过与其他方法综合比较,最终明确气井出水类型。具体方法是:

1)区块筛选分类通过对上百口气井的生产动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日产曲线法、矿化度-水气比法等对气井水源进行初步识别,将出水特征相似或井位相邻的气井视为一个小区块。

2)水体倍数计算根据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法,分析各个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大小及水体倍数。在同一时间段内,边水水体储量最大,水体倍数也最大,且上升最快,地层压力下降明显(图2);水层水窜水次之;层内水水体较小,上升缓慢,地层压力下降缓慢(图3)。

图2 某边水特征区块水体倍数曲线            图3 某层内水特征区块水体倍数曲线

图4 水侵特征气井曲线拟合法水侵指示曲线

由图4(b)可知,边水水侵特征井数据点偏离45°线较大,说明受水侵影响严重,计算的水侵量也较大;层间水窜水水侵量次之;层内水较小。若层内水出水持续时间长,那么其水侵量也有可能较水窜水更大。

4)水体活跃程度计算根据曲线拟合法计算水侵替换系数,判断该区块水体活跃程度。根据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SY/T 6098-2000),水侵替换系数≤0.15时为不活跃水侵;0.15<水侵替换系数<0.4时为次活跃水侵;水侵替换系数≥0.4时为活跃水侵。层内水和水窜水一般表现为不活跃或次活跃水侵,边水表现为次活跃或活跃水侵。

5)结果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各井组水侵特征,并结合邻井出水情况,最终判别出水原因及出水类型。

1.2 水源类型快速识别“标准”

运用上述识别方法,可以对苏东气田各气井出水水源进行准确识别。但是,由于该方法识别指标没有具体量化,界限模糊,需要与多个气井识别指标相互比较才能得出结论,会造成识别效率低下,使治水措施制定不及时。为了快速、准确地识别苏东气田上万口气井的出水水源,需要在上述识别技术路线指导下,应用分类-统计-专家意见,建立更加快捷、高效的识别方法。

通过对上万口气井的生产动态数据的挖掘,排除生产动态数据异常的气井,优选出典型区块的200余口气井进行出水水源识别分类,对7项判别指标进行数据统计,通过与现场专家意见结合,最终制定出一套针对苏东气田气井出水水源快速识别“标准”(表1)。

表1 苏东气田不同出水来源气井识别“标准”

注:Sw为含水饱和度。

可以参照此“标准”,分析气井各判别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表1进行对比,判断气井出水来源,使水源识别更加方便、快捷。

2现场应用

以长庆油田采气四厂苏东XX井为例,生产动态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苏东XX井生产动态曲线

该井原始含水饱和度偏高(57.2%),于2012年4月29日压裂后开井投产,一投产就开始产水,产水量1~3m3/d,产水矿化度高达89g/L,且产水量、水气比波动较大,持续时间较短,判断该井初期产水为工作液。

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水气比稳定在0.5m3/104m3左右,产水量较小(0.5m3/d);计算得到该井所在井组在该阶段的水体倍数为0.77,上升趋势缓慢;平均水侵量0.076×108m3,水侵量较低;水侵替换系数0.11,符合层内水识别标准。分析发现邻井出水特征与该井相似,判定为层内水。

2013年6月后,该阶段产水量突然增大至1.5~2m3/d,不稳定试井解释分析,压力导数曲线没有“下掉”趋势,水气比及油压稳定。因此,排除边水可能性。早期岩心分析表明,该井所在隔层的泥质含量约为37%~60%,计算其排驱压力约为2.87~4.95MPa。目前生产压差大于5MPa,已到达隔层突破条件。计算得到该井所在井组当前水体倍数1.10,上升趋势适中、水侵量0.041×108m3、水侵替换系数0.171,符合水窜水识别标准,结合邻井出水特征,综合判定该阶段产水为层间水窜水。

3结论

1)在没有生产测

井资料的条件下,通过应用大量生产动态资料,对水体能量、水侵量及水体活跃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建立了一种适合苏东气田气井出水水源识别方法。

2)通过对上万口气井的生产动态资料进行数据挖掘,优选出典型井组的上百口气井进行分类-统计-专家意见,制定出了一套快速、准确的气井出水水源识别标准,为及时、有效地制定治水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3)应用上述方法对苏东区块416口出水气井进行水源识别,水源类型主要以原生层内水及次生层内水为主,占64.11%;南区主要为边水水侵,占61.39%;现场专家认为应用该标准可使出水类型的识别效率提高到70%以上。

本文获得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2013年科技攻关项目“苏东41-33区块出水机理及控水对策研究”(DSCQC-13-76)资助。

[参考文献]

[1]周通,张文强,张家志,等.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储层综合评价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20):4~6.

[2] Nassar I S,Ahmed H. El-Banbi. Modified black oil PVT properties correlations for volatileoil and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J]. SPE164712,2013.

[3]Zhang Qinghui. A prediction of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in low-perm gas reservoirs with bottom water[J].SPE147873,2011.

[4]孙虎法,王小鲁,成燕春,等.水源识别技术在涩北气田气井出水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9,29(7):76~78.

[5]罗万静,万玉金,王晓冬,等.涩北气田多层合采出水原因及识别[J].天然气工业,2009,29(2):86~88.

[6]李锦,王新海,朱黎鹞,等.气藏产水来源综合判别方法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23(6):1185~1190.

[7]刘晓晓.涩北气田水平井产气出水规律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10.

[8]于希南,宋健兴,高修钦,等.气井出水水源识别的思路与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31(8):21~22.

[9]高大鹏,李莹莹,高玉莹.边底水凝析气藏气井出水来源综合识别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4,21(2):93~97.

[10]陈林,张友彩,唐涛,等.礁滩气藏产水来源分析与识别[J].断块油气田,2013,20(4):481~484.

[11]刘蕾.莲花山、张家坪构造须二气藏开发效果分析及水侵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4.

[编辑]黄鹂

[中图分类号]TE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5)29-0087-04

猜你喜欢

内水苏东产水
内水切密封条结构对异响的影响分析及优化设计
内水压力作用下3层衬砌输水隧洞结构受力分析
Moragne v.States Marine Lines内水过失致死索赔案述评
附表3湖南省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2020 年7 月1 日— 2020 年8 月31 日)
抽水蓄能电站压力钢管与围岩缝隙对压力钢管受力及围岩分担率的影响分析
拟人句
电混床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制备中的工程应用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著名导演——苏东花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