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三元论”
2015-03-02王庆生张亚州
王庆生,张亚州,梁 怡
(天津商业大学a.商学院;b.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天津300134)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三元论”
王庆生a,b,张亚州a,梁 怡a
(天津商业大学a.商学院;b.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天津300134)
基于对国内外近三年可持续旅游文献的梳理研究,对各种非可持续旅游现象的表现及其影响进行了剖析诊断;尝试从学科“三元论”(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和开发“三元论”(规划、政策与管理)研究视角,探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机理。文章认为,生态旅游开发将成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实验田。
可持续旅游;地域系统;产业集聚;管理创新
1 可持续旅游及其进展
20世纪70年代早期,可持续旅游的思潮开始出现,尽管这种思想早已经出现,直到1990年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才提出“可持续旅游”的概念,1993年《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杂志问世才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真正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并经过之后多次国际会议形成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框架、主要目标、原则和行动计划等。世界旅游组织(UNWTO)将可持续旅游定义为:“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其今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解决游客、本行业、环境和当地社区的需求。”[1]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可持续旅游的研究。最初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可持续旅游理论,随着可持续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领域较为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推进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近几年,中国与国外在旅游地可持续研究领域的差距不断缩小。[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旅游,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旅游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2013年以来,国内学者相继发表了多篇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3]旅游目的地治理、[4]社区参与[5]等不同视角研究国内外可持续旅游发展成果的文章。本文主要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与发展水平、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与规律、旅游生态安全与环境容量、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居民与游客影响感知、旅游企业的影响、旅游地低碳化发展以及旅游地政策与治理等8个方面简述国内外可持续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关注。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与发展水平
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与发展水平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2013年至2014年底(以下简称“期间”,下同),国内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期刊与CSSCI收录,下同)和国外期刊共有12篇论文,其中国内7篇、国外5篇。这些研究从最初的内涵阐述发展到今天的可持续指标体系的建立,除此之外,评估方法的选择和改善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随着可持续旅游概念内涵的不断发展,尽管国外已经提出了可持续旅游的指标和指标体系,但是还需要因地制宜构建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加强针对性,[6]重视旅游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结合。[7]此外学者Stefan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度可持续旅游的水资源管理指标。[8]Albrecht等研究发现可持续旅游理念的应用已经在目的地层次的私营部门网络中体现,但它在各级公共部门和跨部门治理网络中的发展有限。[9]还有学者从可持续旅游视角下提出了新的旅游规划方法: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标准。[10]
1.2 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与规律研究
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与规律研究对于了解旅游地生态环境、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期间,国内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共有8篇论文,其中国内4篇、国外4篇。以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为代表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旅游地演进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关系问题,并且结合恢复力思想、[11]生态足迹理论[12]等其他综合分析方法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李世广等通过对九寨沟湖泊沉积物的分析,研究人类活动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13]
1.3 旅游生态安全与环境容量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旅游生态安全与环境容量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之一,目前该领域研究处于发展阶段,融合多种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旅游地生态安全与环境容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共有7篇论文,其中国内4篇、国外3篇。国内外许多学者为此做出了努力,Eduardo等以亚马孙流域的茅尖鱼为对象,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4]Heros等以巴西魔鬼窟为案例,从旅游承载力角度定性分析了该地可持续发展问题。[15]Hrvoje提出了一个港口污染风险评估的跨学科三角测量模型。[16]
1.4 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为类似的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范式。期间,国内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共有18篇论文,其中国内12篇、国外6篇。目前国内学者注重旅游开发模式的应用研究,生态旅游作为目前普遍认可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之一,张玉钧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三条件:自然保护是前提,环境教育是责任,社区参与是保障。[17]陈碧霞等详细分析了日本农业遗产地的绿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偏远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思路。[18]Blanca探讨了岛屿类旅游目的地的奢侈品可持续发展模式。[19]Frederick对墨西哥牧场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有形无形与公有私有问题进行了研究。[20]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研究各有侧重,国内学者逐渐开始重视理论研究。
1.5 居民与游客影响感知
随着利益相关理论的提出,居民与游客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其态度和感知对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间,国内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共有27篇论文,其中国内12篇、国外15篇。国外学者的研究侧重在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方面,Kaltenborn研究发现居民普遍支持以旅游为基础的遗产开发活动,也指出有关遗产活动不应限制当地发展。[21]William以美国卡莱罗纳州的WWOOF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当地农户对志愿旅游的态度。[22]Bynum等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地居民的心理、社会和政治权重量表。[23-24]Jin采用标准层次分析法评估现有的基础环境,建立模型评估居民参与态度,实现了社区居民参与和生态旅游的有效整合。[25]David以澳大利亚学生周为案例,研究了不同群体对有争议旅游事件的感知,拓展了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的研究范围。[26]Puhakka运用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的居民群体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差异。[27]
Diem-Trinh从游客角度研究了公共交通对目的地旅游的影响。[28]Emil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研究了旅游者认知和行为差异对可持续旅游的影响。[29]Liisa从游客感知角度出发,指出在自然资源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建筑密集度和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30]King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对游客和目的地管理的影响,发现不适宜的世界遗产品牌抑制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1]Xu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在中英国家公园可持续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具有统一的自然、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模型。[32]
国内学者侧重不同类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分析其形成原因,近几年游客感知研究成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与可持续旅游的互动关系,以及基于利益相关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成为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范钧等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33]Lee以台湾七股盐田湿地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社区居民对可持续旅游的影响。[34]
1.6 旅游企业的影响
旅游企业在推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成为可持续旅游研究的难题。期间,国内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共有6篇论文,其中国内2篇、国外4篇。Victoria基于英国8个公司的50多位股东信息,提出了多股东参与管理的可持续旅游框架。[35]Xavier分析了欧洲小型旅游企业可持续旅游活动的动因和措施。[36]Wang以中国上市的旅游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程度的政府参与旅游企业对于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7]Huang结合智慧旅游理念运用模糊学归集生态旅游活动中企业记忆,为企业实现可持续服务提供有效的知识管理。[38]综合上述,制定识别旅游可持续的利益相关群体的标准,探讨各群体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定位,进而研究关系的动态过程,从而深入理解利益相关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应成为一个基本的方向。
1.7 旅游地低碳化发展
近年来碳排放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议。期间,国内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共有14篇相关论文,其中国内8篇、国外6篇。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旅游业能耗与碳排放相关的研究,实现各类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9]Tim等认为将“减排实践”作为中小旅游企业的效果评价指标是错误的。[40]Stefan分析了当今碳标签在引导环保旅游消费、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足,[41]研究了11个不同发展程度的旅游国家中飞机旅行的碳排放问题。[42]Horng开发和验证了新的低碳认知量表。[43]程乾等提出了中国旅游景点的低碳评估指标体系。[44]
1.8 旅游地政策制定与政府治理
旅游地政策制定与政府治理,因其能够带来更高的绩效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期间,国内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共有25篇论文,其中国内12篇、国外13篇。国外大体集中在政府的管理行为、财政政策以及旅游发展规划等方面。国内学者陈刚华指出利益相关者和行为者的治理能力及其动态关系将会影响治理效果继而影响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成败。[45]Christian从利益相关理论角度研究了可持续废水管理理念和实践对滨海地区旅游发展的意义。[46]Giuseppe认为在决策上鼓励各层次利益相关者参与有助于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7]Maria-Victoria研究了挪威海上垂钓旅游的管理政策。[48]Nicole认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强旅游合规教育。[49]Adrianna认为土地整改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景观的审美和文化价值。[50]Moyle分析了可持续旅游的理念在澳大利亚发展规划中的变化。[51]Xi研究了河北苟各庄25年内的土地使用变化,指出旅游地土地治理要考虑旅游需求、建立适宜土地使用政策和处理好开放与保护关系。[52]Vu提出了一种新的旅游目的地游客行为研究方法,为管理者制定可持续旅游治理政策提供了更可靠信息。[53]Dong以洛川国家地质公园为案例,研究其在开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54]
与此同时,部分学者也积极研究旅游目的地治理范式,[55]日本可持续旅游政策治理经验,[56]以期推进我国可持续旅游政策制度与管理实践。Susanne等提出了系统分析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的框架,将风险管理纳入旅游目的地治理内容,丰富了可持续旅游的管理内涵。[57]
上述八个方面研究文献分布情况参见图1。
图1 2013—2014年间国内外可持续旅游研究文献分布情况图
除此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就是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探究生态足迹理论(Ecological footprints)在区域可持续旅游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生态足迹理论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他的学生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用于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新方法。[58]任何人都要消费资源,均对地球生态系统构成影响,所以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所谓生态足迹是指现有生活水平下人类占用的能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空间,而与其相对应的生态容量则是指在保持生存、发展条件下能够持续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足迹理论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来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2 非可持续旅游的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傅文伟、顾德道在“旅游业的环境问题和非持续性发展”一文中,有关“导致旅游业非持续性的旅游业环境问题”的论述颇具预见性,指出,“导致旅游业非持续性的旅游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旅游业发展导致的环境退化以及旅游开发时对旅游者或东道主居民所要求的环境因素的忽视。”[59]
还有,生态旅游是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常常十分脆弱,文化多样性则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非持续特征。生态旅游必须要在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的同时,考虑这些资源的保护以做到可持续利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生态旅游成为可持续旅游研究领域标志性的“晴雨表”。在这一方面,曾宗永发表了“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一文,科学分析了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及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并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与非持续进行了甄别。[60]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旅游目的地开发的非可持续性问题常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环境,比如暴乱等安全问题。其次是旅游目的地的法规建设跟不上旅游地的发展,造成旅游地治理紊乱,严重影响了旅游地形象。再者,旅游地的治理,尤其是具有政府角色的治理水平,比如旅游规划不合理,土地使用政策前瞻性不足,旅游管理决策功利等,严重抑制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此外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过度或不足以及旅游企业的低质量服务也严重损害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有,当地居民对旅游管理的参与程度和游客的素质教育也严重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居民抵制旅游活动、游客的不当行为等。
本文作者2010年以来,特别关注了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问题,并先后实地考察了云南石林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南方喀斯特”项目的一部分)、重庆武隆天生三桥(世界遗产“南方喀斯特”项目的一部分)、普达措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项目的一部分)、丽江古城、重庆大足石刻、张家界天门山景区(世界遗产“武陵源”项目的一部分)、武当山、布达拉宫等,发现其旅游开发存在诸多非可持续性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
譬如,云南石林景区,主要的问题是自然遗产景区的“公园化”趋势以及容量超载。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界定,世界自然遗产要持续保障其原真性和整体性,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摒弃园林造景做法,同时通过管理创新科学调控景区容量。
再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现已被有关部门注册为“张家界地貌”)闻名遐迩,其中天门山作为“天生桥”地质奇观构成张家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早在199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同盟专家在实地考察湖南武陵源世界遗产地后指出,“武陵源现在是一个旅游设施泛滥的世界遗产景区”、“提请中国政府对景区及其周围地区旅游业发展给予关注,使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61]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上述情况并未收敛。出于方便景区内旅游交通的目的,张家界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景区车道外,张家界景区的观光索道、玻璃栈道、穿山扶梯建设规模空前。笔者2015年4月在天门山景区考察,天门洞及其周围,几乎成了建筑工地。笔者有理由担忧这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前景正受到非持续因素的影响。究其缘由,应该是景区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利益驱动性”。如果不加以调控,其结果就是世界遗产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个性与核心吸引物变形和消失。
笔者认为,可持续旅游的非持续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出解释:一方面是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对外来活动敏感等。另一方面是旅游开发管理的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旅游地政治环境的稳定性、旅游地政策法规的健全性、旅游地管理决策的民主性、旅游地基础服务水平以及旅游地居民和游客的和谐性等方面。由此,这里将非可持续旅游的表现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环境问题、理念意识和其他相关(参见图2)。
图2 非可持续旅游的表现
3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三元论”研究框架
研究表明,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制于地域系统特征、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区域旅游产业管理创新等多个因素,其发展的学科基础是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与此同时,对可持续旅游的非可持续性现象的关注与解决,将成为可持续旅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另外,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可持续旅游发展在开发上又与旅游规划、政策保障、管理效率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可持续旅游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运用综合的视角,从学科基础和保护开发等方面入手,去面对与解决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问题。基于上述,本文初步提出了可持续旅游“三元论”研究框架(如图3),尝试探究可持续旅游机理及相关问题。
图3 可持续旅游研究框架
3.1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三大学科基础
(1)可持续旅游与地域系统理论
研究表明,地域系统理论作为地理学经典理论之一,对可持续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支持与指导作用。地域系统研究是从区域角度研究地域综合体,[62]揭示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地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系的学科,是对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概括和总结,[63]是区域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旅游地域系统理论强调旅游地开发的系统性、地域性、战略性概念,不仅包括旅游地所在的地理区域系统,也包括与外界联系的廊道系统和市场系统,偏重于旅游地“旅游系统”开发的地理区域联系和对比分析,即把一个旅游地置于横向和纵向交叉联系的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地中,进行科学分析,界定其开发定位和发展方向。[64-69]
基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地域系统学术框架的核心是构建旅游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
(2)可持续旅游与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理论认为,产业空间集聚可以增强产业间的扩散效果以及创新所产生的外部化效果,从而提升创新的成效,增强产业集聚优势。[70-71]旅游业在内部推力和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产业融合的持续性发生机制,不仅有效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还提升了社会经济系统协同程度和自组织能力。[72]从旅游经济综合性角度提高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73]从空间和区域的视角来看,旅游产业往往是集聚发展的,或者集聚于旅游景区,或者集聚于景区所依托的港口集散地或现代化大都市,旅游产业特性、外部经济效应和政府规划因素共同促进了旅游产业的集聚。[74]
基于经济学原理探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其重点在于探究旅游产业空间集聚规律及其对国民经济、社会、环境的贡献机理。尤其可借鉴生态足迹理论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
(3)可持续旅游与管理创新理论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作为一种最新的管理实践、流程、结构或者技巧的发明与应用,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创新在最广义的层面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同学者从制度的视角、流行的视角、文化的视角以及理性的视角来关注管理创新。[75]李子奈等[76]提出了测度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方法——扣除法,并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定量测度了管理创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康继军等[77]以重庆市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作了定量分析。雷星晖等[78]分析了管理创新无效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管理创新有效化模型。薛捷通过分析管理创新的四种研究视角,即制度视角、流行视角、文化视角、理性视角,对管理创新的概念内涵从内容、新颖程度以及创新目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Polyxeni[79]以希腊旅游管理机构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管理运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来提高各地区旅游产品质量和水平。
纵观全世界企业近百年来在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更多管理创新表现为将已有的管理实践引进新的组织或领域,属于引进型创新。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组织运行问题以实现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及持续提升组织效率与绩效,而非仅追求差异化。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制于区域地域系统、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区域旅游产业管理创新等多个因素。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只有遵循产业空间集聚规律,寻求科学的管理创新模型,才能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相得益彰。
3.2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之开发“三要素”
如图2所示,为了保障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序性,除了前面所述学科“三元论”的三大学科支撑之外,还需要在旅游开发层面强化对规划、政策与管理等开发“三要素”的关注,并力求在开发过程中规避“非可持续旅游”的影响。
(1)规划:战略导向
“规划”主要强调从战略导向上调控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Gunn指出,规划是作为对未来的预测,处理可预见的事情,是唯一能使旅游业获得好处的方法。[80]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竞争、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可接受程度,所以在全球市场的大环境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制定旅游业整体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实践表明,是否制定规划对发展旅游业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而可能涉及一些更为基本的经济、生态和社会问题。宏观的旅游规划主要是调整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控制变量,即基础设施、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和促销,从而使政治团体和社会团体参与迅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竞争。
(2)政策:发展保障
“政策”即建立完备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强调建立与实施一系列旨在保障旅游规划与开发顺利进行、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对旅游开发具有扶持、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3)管理:效率效益
“管理”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绩效效益保障的关键,是源头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研究认为,旅游地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由以下四个条件决定:设施和服务的组合、质量和价格;旅游地组织经验丰富,技能娴熟;旅游地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旅游地如何利用优势的地理位置或者改进区位劣势;金融投资的性质和来源。[81]就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而言,必须把产品、价格、区位、管理技术与市场和游客的期望值相结合,尤其应把社区需求当作核心因素来考虑,这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就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来看,上述规划、政策与管理三元素将有机融合,始终贯穿区域旅游开发活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调控过程之中。
4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实验领域的建议
如前所述,自从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以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了深入和系列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由于诸多非可持续因素与现象的存在及其影响,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论题具有了新的含义及其研究与实践的必要性,区域可持续旅游正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领域之一。
曾宗永专门论述了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指出“生态旅游是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常常十分脆弱,文化多样性则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非持续特征。生态旅游必须要在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的同时,考虑这些资源的保护以做到可持续利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82]
从尝试验证上述可持续旅游开发“三元论”出发,笔者对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做了初步研究,即学科三元论和开发三元论将承担不同的角色。前者决定了研究区域可持续旅游的系统框架和战略方向;后者则为开发实施提供路径。
4.1 七里海湿地概况
七里海湿地与牡蛎滩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海洋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潮白河从北至南将七里海分为东海和西海。牡蛎滩、七里海湿地总面积8.88万公顷,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区试验区面积7.93万公顷,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缓冲区面积9 500公顷,东海为水库和苇地,苇地1.32万亩,水面1.2万亩。西海为苇海,苇地4.2万亩,水面0.6万亩。七里海湿地属于典型的泻湖湿地生态系统,海拔高度2米,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津京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2013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A级旅游区。
4.2 基于学科“三元论”的分析
(1)从地理学角度:旅游地域系统特征
我们认为,七里海湿地具有湿地生态旅游系统的特征。依据笔者对湿地生态旅游的界定,[83]湿地生态旅游是指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具有强烈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活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的;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上衡量其发展。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系统由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子系统、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出行子系统、旅游支持子系统组成。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牡蛎滩、贝壳堤及其湿地生物多样性构成旅游地吸引物的核心,以京津冀为核心的旅游客源市场成为该旅游地的发展动力,便捷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系统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倾斜与重视,使得该区域湿地生态旅游系统发展条件优越。鉴于旅游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今后的重点是研究上述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机制。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七里海作为大型古泻湖洼地,为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等北四河下游地区,七里海过境河流受上游制约严重,所有过境河流上游均设置闸坝,层层拦截,无水入海,在潮白河上游截水严重的情况下,为缓解七里海湿地缺水状况,每年需要调入3 000万立方米的水,解决七里海每年生态用水量,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保护和调控七里海湿地水域水量及其平衡是未来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从经济学角度: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特征
结合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实际,其旅游产业发展未来定位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该景区旅游开发对支撑宁河县服务业在全县GDP中的贡献份额;二是,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对拉动周边乃至天津市旅游业的贡献份额。
笔者2009年主持制定了《2008—2020天津市宁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量的研究表明,七里海湿地具备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赋存和开发条件。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宁河县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增长极。通过打造“人文天津,生态宁河”和“滨海湿地,生态乐园”的旅游形象,把宁河县逐步建设成为集湿地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会议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度假和道教文化观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最终实现建设京津冀地区著名的古海岸与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
按照突出主题、集群布局、功能协调和保护旅游环境等原则,并依据宁河县旅游资源条件、现有基础和发展方向,统筹考虑区域旅游资源类型、行政区划的地理结构及区域内部协作关系,对全县旅游发展空间总体布局,提出“一心、两带、三区、九集群”的空间结构(简称“宁河1239旅游布局”)。“一心”:芦台镇旅游服务中心(一级中心);另外,将发展两个旅游服务次级中心:七里海镇旅游服务次中心和丰台镇旅游服务次中心。“两带”:蓟运河滨水景观带和潮白新河滨水景观带。“三区”:西南部古海岸与湿地生态旅游区、北部道教文化与农业观光旅游区和中部工业旅游与城郊休闲旅游区。“九集群”: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生态科考旅游集群;雁鸣洼乡村休闲旅游集群;大杨河湾旅游集群;义聚永工业旅游集群;板桥乡村旅游集群;天尊阁道教文化旅游集群;贵达会议休闲旅游集群;大坨湿地生态修学旅游集群;北方水城生态旅游集群。
以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关于“西南部古海岸与湿地生态旅游区”。该旅游区主要包括潘庄、造甲城、俵口、七里海、北淮淀等5个乡镇及北京清河农场。另外,兼顾俵口牡蛎滩重点保护区(东棘坨镇的一部分应划入该区)和七里海湿地重点保护区的范围。其旅游资源主要涉及七里海水库、苇海、雁鸣洼、七里海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园、林海风情垂钓园、于方舟故居、贝壳堤、牡蛎滩、梁斌纪念馆、《红旗谱》电影拍摄基地、七里海汉代古文化遗址、清河农场北方水城等。其旅游形象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和湿地乡村休闲公园,并把生态保护、乡村休闲、科考旅游定位为其主要旅游功能。
第二,关于“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生态科考旅游集群”。该集群主要是指七里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含林海风情垂钓园、七里海水乡乐园、七里海垂钓风景带等)。其旅游形象定位在“沧海桑田自然博物馆”和“国家湿地公园”方面,并进一步突出其生态体验和科考旅游等旅游功能。
就产业集聚而言,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在环境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重点在核心区之外的实验区和服务区形成湿地生态旅游产业链和产品群,并在生态旅游观念的前提下,重视核心区外围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
(3)从管理学角度:管理创新
管理的目的是绩效与可控。结合目前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我们认为,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在管理上,在于强化管理创新,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前提下,有机协调与兼顾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从理念、观念、教育入手,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有效的湿地生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见图4)。
图4 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4.3 基于开发“三要素”的建议
如前所述,开发三元论主要是基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操作层面考虑。笔者以七里海为例初步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框架,如图5所示。上述机制框架,突出了规划的战略导引、管理的战略调控和政策的支持保障,可以为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机制与路径上的参考和借鉴。
图5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
笔者认为,继续关注并跟踪研究湿地生态旅游问题,将为区域可持续旅游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与实践借鉴。
[1]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Making Tourism More Sustainable-AGuideforPolicyMakers[R/OL].(2005-11-12).http://www.unep. fr/scp/publications/details.asp?id=DTI/0592/PA.
[2]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06-1512.
[3]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6):984-992.
[4] 王京传,李天元.国外旅游目的地治理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3(6):15-25.
[5] 孙凤芝,许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评述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7):142-148.
[6] 钟林生.可持续旅游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论题探讨[J].旅游学刊,2014(3):6-7.
[7] 苏明明.可持续旅游与旅游地社区发展[J].旅游学刊,2014(4):8-9.
[8] STEFAN G.New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Water Management i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15,46:233-244.
[9] ALBRECHT J.Networking for Sustainable Tourism-Towards a ResearchAgenda[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4,21(5):639-657.
[10]Francois Bédard.旅游规划的战略工具: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标准[J].旅游学刊,2013(9):6-8.
[11]王群,陆林,杨兴柱.国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与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14(5):894-908.
[12]CASTELLANI V,SALA S.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in th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Tourism Activities [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2,16(2):135-147.
[13]LI S,HU X,TANG Y,et al.Changes in Lacustrine Environment due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ver 240 Years in Jiuzhaig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outhwest China[R].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4:1-9.
[14]EDUARDO B,ELIANE G.How Does Tourist Monitoring Alter Fish Behavior in Underwater Trails?[J].Tourism Management,2014,45:253-259.
[15]HEROS A,ELEONORA T.Projection of Tourist Scenarios onto Fragility Maps:Framework for Determination of Provisional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in a Brazilian Show Cave[J].Tourism Management,2013,35:234-243.
[16]HRVOJE C.Ecotoxi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Antifouling Emissions in a Cruise Ship Por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9):10-16.
[17]张玉钧.可持续生态旅游得以实现的三个条件[J].旅游学刊,2014(4):5-7.
[18]CHEN B,QIU Z.Green Tourism in Japan:Opportunities for a GIAHS Pilot Site[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3(3):285-292.
[19]BLANCA M.Luxury Sustainable Tourism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urrounded by Coral Reefs[J].Ocean&Coastal Management,2014,98:86-94.
[20]FREDERICK K J.Local and Public Heritage at a World Heritage Sit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4,44:143-155.
[21]KALTENBORN B.World Heritage Status as a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Local Futures?A Case Study from Vega in Central Norway[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3,21(1):99-116.
[22]WILLIAM T.Solving Labor Problems and Building Capacity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rough Voluntee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4,49:94-107.
[23]BYNUM B.Measuring Empowerment: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the Resident Empowerment Through Tourism Scale(RETS)[J]. Tourism Management,2014,45:85-94.
[24]BYNUMB.EmpowermentandResidentAttitudesTowardTourism: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rough a Weberian Le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4,49:33-50.
[25]JIN S.An Operational Method to Supporting Siting Decisions for Sustainable Rural Second Home Planning in Ecotourism Sites[J]. Land Use Policy,2014,41:550-560.
[26]DAVID B.Resident Perceptions of a Contentious Tourism Event [J].Tourism Management,2013,37:165-175.
[27]PUHAKKA R.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s on Oulanka National Park,Finland:Mixed Methods in Tourism Research[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4,22(3):480-505.
[28]DIEM-TRINH L.Visitor Users vs.Non-users of Public Transport:The Case of Munich,Germany[J].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Management,2014(3):152-161.
[29]EMIL J.The Attitude-behavior Gap in Sustainable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4,48:76-95.
[30]LIISA T.Towards Sustainable Growth in Nature-based Tourism Destinations:Clients’Views of Land Use Options in Finnish Lapland[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4,122:1-15.
[31]KING L.Communicating the World Heritage Brand:Visitor Awareness of UNESCO’s World Heritage Symbol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ites,Stakeholders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4,22(5):768-786.
[32]XU F.Modelling Attitudes to Nature,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Parks:A Survey of Visitors in China and the UK[J].Tourism Management,2014,45:142-158.
[33]范钧,邱宏亮,吴雪飞.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4(1):55-66.
[34]LEE T.Influence Analysis of Community Resident Support for SustainableTourismDevelopment[J].TourismManagement,2013,34:37-46.
[35]VICTORIA M.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Tourism:A Multistakeholder Involvement Management Framework[J].Tourism Management,2013,36:342-353
[36]XAVIER F.Sustainability Motivations and Practices in 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 in European Protected Area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1):71-79.
[37]WANG C.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ector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J].Tourism Management,2014,45:95-105.
[38]HUANG C.A Rough Set-based Corporate Memory for the Case of Eco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15,47:22-33.
[39]王芳,朱大奎.全球变化背景下可持续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J].自然资源学报,2012(1):1-16.
[40]TIMC,CLAIRE D.Energy Practices Among Small-and Mediumsized Tourism Enterprises:A Case of Misdirected Effor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9):28-35.
[41]STEFAN G.CarbonLabelsinTourism: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21-28.
[42]STEFAN G.Inter-market Variability in CO2Emission-intensities in Tourism: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Carbon Manage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15,46:203-212.
[43]HORNG J.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Low-carbon Literacy Scale Among Practitioners in the Taiwanese Tourism Industry[J].Tourism Management,2013,35:255-262.
[44]CHENG Q,SU B,TAN J.Developing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Low-carbon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A Case Study Examining the Xixi Wetland[L].Tourism Management,2013,36:314-320.
[45]陈钢华.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治理能力视角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4(3):8-9.
[46]CHRISTIAN W.The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Sustainable Wastewater Management on the Placencia Peninsula,Beliz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8):50-56.
[47]GIUSEPPE I.From Coastal Management 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e Sustainable Eco-tourism Program for the Midwestern Coast of Sardinia(Italy)[J].Land Use Policy,2013,31:460-471.
[48]MARIA-VICTORIA G.Marine Angling Tourist Behavior,Noncompliance,and Implications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J].Tourism Management,2014,45:59-70.
[49]NICOLE E.Social Science as a Vehicle to Improve Dolphin-swim Tour Operation Compliance[J].Marine Policy,2015,51:40-47.
[50]ADRIANNA K.Public Perceptions of Rural Landscapes in Land Consolidation Procedures in Poland[J].Land Use Policy,2014,39:313-319.
[51]MOYLE B.Tracking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in Australian Tourism Policy and Planning Document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4,22(7):1037-1051.
[52]XI J.Changes in Land Use of A Village Driven by Over 25 Years of Tourism:The Case of Gougezhuang Village,China[J].Land Use Policy,2014,40:119-130.
[53]VU H.Exploring the Travel Behaviors of Inbound Tourists to Hong KongUsingGeotaggedPhotos[J].TourismManagement,2015,46:222-232.
[54]DONG H.Geoconservation and Geotourism in Luochuan Loess NationalGeopark,China[J].QuaternaryInternational,2014,334-335:40-51.
[55]王京传,李天元.国外旅游目的地治理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3(6):15-25.
[56]金春梅,凌强.日本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政策措施及其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14(2):111-115.
[57]SUSANNE B,陈洁.风险管理纳入可持续旅游研究[J].旅游学刊,2014(3):4-6.
[58]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地理科学进展,2003(6):618-626.
[59]傅文伟,顾德道.旅游业的环境问题和非持续性发展[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6,62(1):5-7.
[60]曾宗永.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J].环境保护,2000(6):29-31.
[61]甘露,卢天玲,石应平.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2.
[62]Азар В.Экономика и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Туризма(Методические Вопросы)[M].М.:Экономика,1972:172.
[63]张晶,吴绍洪,唐炳舜.地域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49.
[64]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 В С,Веденин Ю А.Уроки Развития Рекреационной Географии[J].Изв.АНСCCP.Cер.геог-р,1988(2):70-78.
[65]БагроваЛА,БагровНВ,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ВС.Рекреацинные Ресурсы(ПодходыКАнализуПонятия)[J].Изв.АНCCCP.Сер. геог-р,1977(2):29-32.
[66]Веденин Ю А.К Изучению Ээволюции Рекреаионных Функций Територий[J].Изв.АНCCCP.Сер.геог-р,1977(4):6-21.
[67] Веденин Ю А.Методика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Избирательности РекреационныхСтоянок Поотношению К Природным Комплексам[М].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Отдыха и Туризма Материалы Совещания.М.:Изд-во АНCCCP,1969:128.
[68]Веденин Ю А.Динамика Териториальных Рекреационных Систем[M].CCCP.М.:Наука,1982:120-130.
[69]何效祖.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7:13.
[70]PORTER M.Competitive Strategy[M].NewYork:The Free Press,1980.
[71]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York:The Free Press,1990.
[72]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5):7-8.
[73]陈淑兰,刘立平,付景保.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基于文化创意视角[J].经济地理,2011(8):1392-1396.
[74]冯卫红.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分析[J].经济问题,2009(7):114-116.
[75]薛捷.管理创新的概念内涵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53.
[76]李子奈,鲁传一.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5-31.
[77]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6(7):57-63.
[78]雷星晖,王则灵.管理创新的有效化模型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7(5):1-5.
[79]POLYXENI M.Regional Tourism Authorities and Tourism Policy Monitoring:The Case of Greek RTOs[J].China-USA Business Review,2012,11(5):621-630.
[80]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6.
[81]LYNN C.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周常春,苗学玲,戴光全,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09-104.
[82]曾宗水.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J].环境保护,2000(6):29.
[83]王庆生,张丹,梁怡.湿地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析: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6(5):1-10.
On“Three-element Theory”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WANG Qing-shenga,b,ZHANG Ya-zhoua,LIANG Yia
(a.School of Business;b.Research Center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 300134,China)
Based on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ustainable tourism in recent three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studies the various non-sustainable tourism phenomena and their influences,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three-element theory”of subject(geography,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d“three-element theory”of development(planning,policy and management).It thinks that the eco-tourism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field of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sustainable tourism;regional system;industrial agglomeration;management innovation
F<590.32 【文献标识码】A class="emphasis_bold">59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62(2015)05-0003-10590.32 【文献标识码】A
1674-2362(2015)05-0003-10
A 【文章编号】1674-2362(2015)05-0003-10
(责任编辑 朱慧娟)
2015-05-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研究”(71373174)
王庆生(1963—),男,河南偃师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张亚州(1990—),男,河南淅川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发展与管理研究;梁 怡(1974—),女,天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邮轮旅游及旅游专业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