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
2015-03-01胡翔勇方子帆张世梅吕俊丽
胡翔勇 方子帆 张世梅 吕俊丽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研究生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放眼全球研究生教育,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驱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纷纷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加快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思路
2012 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 高水平创新的关键在于高层次人才,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依靠研究生教育。地方高校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数量大、分布广、差异明显,是区域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 肩负着重要使命。推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建设,有利于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出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助于产出创新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区域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然而,我国现有的研究生创新教育远不能支撑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 从社会需求来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总量供不应求;从教育过程来看,研究生培养制度、管理手段、学术评价、课程体系、实践基地等相对滞后;从教育质量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尽如人意。 因此,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要求[2],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建设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
三峡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对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进行了多方面改革试点,学校立足地方,打三峡牌,变地理劣势为区域优势。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稳定、培养、引进、优化”八字工作方针,推进“151”人才工程建设。近五年,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研究生导师350 余人,优化了学科队伍结构。 三峡大学以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与新能源工程为学科特色,在水利电力行业优势突出。 学校围绕区域需求和学科特色,重点推行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学校坚持以教育部等部委的文件精神为指针,结合社会需求,探索建立适应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长效研究生教育机制,逐步形成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以绩效评估为抓手,探索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建适应行业、产业、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学科群。 努力探索研究生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求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发挥区位和行业优势,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积极探索以学术团队为主的研究生集体培养方式,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实行分类指导、评聘分开、上岗培训制度,建立科学的导师选拔和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举措
在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方面,针对研究生教育机制不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导师队伍缺乏活力、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与市场需求背离等问题, 按照习近平提出的“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要求[3]”,三峡大学对研究生教育体系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努力探索适应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的做法和举措。
1.坚持规划引领,建立长效的研究生教育机制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引领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的动力之源。近年来,三峡大学认真思索和直面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及内部治理结构等诸多问题,用理论武装头脑、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以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为抓手,创新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立德树人、学术立校、质量至上、内涵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秉持“博学、厚德、慎思、笃行”的研究精神,坚持以学科为龙头,以学生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三峡大学初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育机制。 2009 年以来,学校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学校研究生教育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为主的管理体制,从制度设计上规范学院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 2012年以来,为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改革,学校在推荐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中采取新办法,将推荐免试研究生分为A、B、C三类,A 类研究生是依据综合排名排序推荐的,B、C类研究生主要选拔具有研究潜质或创新能力突出者。 根据工程硕士各领域学位标准,全面修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分,进一步规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标准。同时,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持续资助一批学科开展研究生课程体系和重点课程建设,2012 年学校对45 门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进行立项建设, 引领全校研究生课程建设。2014 年,三峡大学结合新的形势,相继修订和完善了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监控机制。为强化导师责任,学校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导师上岗培训、考核、聘任、学术道德、科学研究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完善的导师管理长效机制。为突出重点学科的龙头地位,学校制订和完善了《三峡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三峡大学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对学科建设的统筹规划、分类建设、绩效评估、动态调整作了具体规定,强化绩效管理,推行末位淘汰机制;学校还成立了三峡大学学科建设委员会和各学院学科建设分委员会,理顺了学科建设工作机制。
2.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对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绩效评估,实行动态调整
针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学校传统学科发展受限,学生就业率较低的现实,三峡大学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建设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2009 年,学校按照“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扬优扶新,全面规划,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相近性、均衡性、发展性和优化性的原则,围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现实发展要求,进行了学科专业和学院组织结构的调整,组建了新的水利与环境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等6 个学院,增加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等6 个新专业。2013 年,学校又结合宜昌大城梦的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调整组建了材料与化工学院等3 个学院,新增会计学等4 个专业学位点。 通过这两次学科专业的调整,学科和学位点分布更趋合理,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更加优化,学科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2014 年,学校又以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改革为突破口,理顺临床医学学科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三峡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最高议事及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临床医学学科范围内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及培养过程的检查监督;负责学科规划、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学位点申报;负责学位点建设、学位授予审核、导师遴选、考核与上岗资格审查;负责研究生招生方向审定及指标分配等工作。 委员会的成立及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结束了临床医学学科长期以来管理分散、矛盾突出、效率低下的历史,为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机制保障。
目前,学校正按照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群、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科群、材料与化学工程学科群、三峡文化与艺术学科群、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学科群的基本要求,积极酝酿和筹备实施大部制。
3.坚持质量导向,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针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学校设立了旨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创新基金,建设了旨在增强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基地,构筑了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竞赛的创新平台,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1)建立导师负责与学术团队指导相结合的集体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学术团队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由指导教师任组长、学科相近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师3~5 人组成的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小组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科学研究、学位论文等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如,学校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作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试点学院,从2012 年起,他们以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为契机,创建了“四位一体”(研究生、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研究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现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使研究生、导师、基地三方收益最大化,增强了研究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依托创新基地,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建立了省-校-院三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已建成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6 个,校企研发中心10个,校院级创新基地53 个。 建立了校企共享和诚信合作机制,使校企和研究生三方共赢,促进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成为推进校企合作、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如,三峡大学·宜昌电力勘测设计院研究生工作站是学校获批的第一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 工作站根据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使每一个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加深对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及职业岗位工作的认识,在学院和基地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应用性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 电气工程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11 级起试行到实践基地学习实践2 年,由学校和企业双导师负责,2014 年第一届12 位研究生毕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达100%。
(3)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建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适应国家水利电力行业国际化转型的趋势,学校于2009 年开始启动国际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特色班,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特色班主要由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专业研究生构成。学校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增加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模拟训练的学时,加大企事业单位专家讲座和授课比例,着力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2013年、2014 两年26 名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部分毕业生已经赴海外参加项目建设。 在研究生培养中,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探索实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水利电力行业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4)依托“2011 计划”,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依托“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落实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制定管理办法,对研究生管理、选拔、培养、奖助等作了严格规定。 如,设立创新岗位研究津贴,进入创新岗的研究生,中心给予硕士研究生1000元/月、博士研究生2500 元/月的研究生创新岗位津贴。 设立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基金,硕士研究生5000~1.5 万元/项,博士研究生1 万~3 万元/项。 设立研究生出国研修基金,支持研究生前往国际知名的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机构进行研修,额度10 万元/人/年。 目前已进入中心团队学习的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8 人。学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基地,通过校际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坚持全面育人,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大力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加快发展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硕士研究生培养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转变。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更应主动适应这一转型,以服务地方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强化“双导师”制。研究生导师伴随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不仅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学术指导、实践训练的导师,而且也是研究生做人、做事及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导师,因此,完善导师遴选办法和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切实发挥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
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校内外联合培养,重视实践环节。 三峡大学针对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数量不足,校外实践基地数量不够、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学习实训时间不足的实际情况,学校分别制定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制定了研究生工作站及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全面育人的责任。
学校加大导师队伍建设的力度,着力建设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提高校内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同时加强校外兼职导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的实践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导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指导能力较强的相对稳定的兼职导师队伍。 经过几年建设,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899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6 人、兼职导师165 人。 通过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发挥兼职导师在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开展课程教学、研究生实践及学位论文研究指导中的作用。目前,校院两级共建有研究生实践实训基地154 个,同时,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规范基地管理工作,使研究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
三、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的成效
三峡大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机制;紧跟时代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坚持质量导向,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全面育人理念,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建设的新局面。
1.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更加优化
发展是硬道理,如何有质量有效率地发展,是学校研究生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峡大学作为一所地处三线城市的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学校把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经过近十年的努力,2013 年1 月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取得了办学层次的突破,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是上规模,学校研究生教育从2006 年的100 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年招生过千人,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3500 人,覆盖理、工、文、医、经、管、教育等七大学科门类的20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 大类别15 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领域和2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得到社会认可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学校按照“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培育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连续两年入围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50 强。 近五年,学校研究生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 人次;研究生人均发表论文2.6 篇,在核心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74 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80 篇;研究生获得专利100 余项,获评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5篇;研究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116 项,其中省级奖励57 项。
3.服务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三峡大学瞄准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需求,主动融入国家及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学校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稻花香集团及宜昌市人民政府、当阳市人民政府等40 多家企业或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尤其是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三峡移民等方面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 多项,曾获得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1 项。
由学校研究生与导师共同完成的《宜昌高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宜昌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三峡清江环形大峡谷旅游开发研究报告》等均被政府采用,为宜昌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并实现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宜昌科技园、三峡物流中心,制定库区移民规划等方面完成政策研究与咨询报告100 多份,部分成果已被国家和省、市政府采纳并应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学校将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着重在提高生源质量、提升导师指导水平、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规范培养环节、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发挥研究生创新基地作用,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建设向纵深发展。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2012-11-08). http://www.51edu.com/lunwen/yyw/gzbg/2953925.html.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0-03-0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3] 慎海雄.聚焦聚神聚力抓改革[EB/OL].(2014-06-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15/c_1111147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