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①

2015-03-01张亚军胡晓旭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办学院校职业

张亚军,胡晓旭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转型期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①

张亚军,胡晓旭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正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调整、生源压力危机和招生制度改革四大挑战,同时,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使高职院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市场研究,准确定位,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走实力发展的道路。

高职院校;转型期;科学发展

一、转型期的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挑战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社会转型,从实质上讲,是从过去以数量增长和小康社会为特征向以科技上水平、生活上质量为特征的社会变革过程,同时伴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意识和法制环境的不断强化,市场新旧岗位的更替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构成和素质要求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将会极大地反推和促成高职院校的深刻变革与转型。

(二)在拟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高职院校面临挑战

首先,2014年5月,国家教育部就已经明确全国将有相当部分的普通高等院校转型举办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打通“人人皆可成才”的上升通道。这将有助于打破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社会偏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形成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重组与机制重构——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再度面临考验。

其次,据教育部统计[1],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在校生293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23万所,在校生1922.97万人;高等职业院校1321所,在校生974万人,分别只及中职学校数量的10%和在校生数量的66%。中职教育的规模优势加上学制短、国家减免学费等政策倾斜,特别是“3+4”等中职与本科职业教育的直通渠道的构建,使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得到突破性的提升,对高职院校冲击不容忽视。

第三,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提出的“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和“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政策,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促进优化职业教育的结构组成,社会力量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接地气的优势,也可能产生“鲶鱼效应”,加快职业教育体系新一轮改革的不断深化。

(三)生源压力日渐增大

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自2009年起,我国高校生源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高职院校受到的冲击已经显现,高职招生占本专科招生总数比例已从2009

年的51%下降到2013年的45.5%[2]。特别是近两年,完不成招生计划的高职院校逐年增多,在东北、西北等边远省区的跨省招生“零投档”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一些学校招生遇冷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在另一些院校中,出现高职录取线超过三本甚至一些专业超过二本的火暴现象。在高职院校之间招生冰火两重天的表象中,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生源的数量质量逐年下降,考生求学选择机会逐渐增多,学校的特色、品牌以及教育投入回报率、社会传统意识和国外教育资源的竞争,都会对考生的投档意愿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教育市场的逐渐放开和高校自主权的有序下放,生源问题正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适龄人口数量和高中生数量的急剧下降,直接影响高校生源的总量,而处于最后批次招生的高职院校,必将面临最直接和最严峻的挑战。[3]

(四)招生制度改革影响深远

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根据学业取向进行技能型和学科型分流。高职分流考试正式进入教育改革的快车道,这对高职教育的影响还很难估计。实际上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的教育分流是从初中开始的,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教育分流体系,我国从构建到完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体系可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比较而言,高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

二、正视自我,高职教育发展正当时

(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根据吴岩、孙毅颖的研究,我国高职教育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专科教育恢复阶段(1977-1984年)。这一时期,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迫切需求技术应用型人才,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后,在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教育雏形显现。

第二阶段是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1994年)。从1985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为适应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纳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形成“三教统筹”,实现了多主体办学,明确了专科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三阶段是确立阶段(1994-1998年)。经过改革开放后的恢复期和调整期,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起飞的准备期,逐渐进入了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高加工化时期,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需要大量的高等专门技术人才。为适应市场需求,199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或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不满足时,经批准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举办高职班作为补充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确定了“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到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第四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4年)。为加快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缓解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和探索多种途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三不一高”等为代表的新模式、新机制和高等职业学校设置审批权下放地方两项重要改革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

第五阶段是质量提升阶段(2004年以来)。2003年我国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大关,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时期。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从2002年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并相继实施了包括“精品课程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在内的一系列质量提升工程,使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渐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更加重视内涵的发展道路。

经过上述五个阶段的接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地位和社会职能逐渐明晰,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办

学模式更加融入社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社会需求,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包括院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也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在自己摸索、总结、创新的基础上,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高职教育基本模式。高职毕业生在我国注重实用性的人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高“性价比”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高职教育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

在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职业教育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总书记首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颁布,重申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职教会之后,全国上下为落实会议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和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起草等,这充分表明,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正处于高职教育第六个发展时期的起点上。

三、转型期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

(一)转型期高职院校要适时调整市场定位

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首要议题就是学校的定位。高职院校的定位实际是对其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认定,主要表现为办学理念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教育模式定位和办学规模定位。办学理念定位决定学校的基本发展道路问题、服务面向定位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模式定位解决人才培养的路径问题、办学规模定位体现了学校对发展预期的考量。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职业性和地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市场定位必须符合地方环境条件,必须符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基础条件。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市场定位除考虑地域经济环境特点外,还应当考虑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市场定位还必须考虑学校自身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优势、特点。既要有远见卓识,又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二)人才培养要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

对职业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有两层含义:一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建设人才,以体现学校的经济价值,二是培养学生使之能够融入社会环境中去,能够通过自食其力,实现个人奋斗的人生价值,以体现学校的社会价值,二者既相辅相成,又各有所重。要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首先要把握职业教育是“人人皆可成才”的重要通道,要努力满足学生“成才”的人生规划实现的需要,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所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其次才是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搭建学习融入社会技能的平台,包括专业设置及其所有教育活动,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适用的建设人才。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学校培养学生不仅要着眼就业,更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有较宽的就业面和市场应变能力,以适应转型期新技术、新岗位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二者的前后关系不能混淆,否则,一味地强调就业、强调零距离上岗,势必弱化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造成人才培养观念的短视,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的最根本价值。

(三)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强校,强化核心竞争力发展,走实力发展的道路

1.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基础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基础,师资水平是保证教育质量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

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环境是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的根本所在。要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努力使真正有才干的教师有舞台做事、有机会发展,并使一切科研和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得到肯定;要关心人才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让有志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在一个他们愿意留守的平台上尽情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教师培养包括基本素质培养、学业提升和实践能力培养几方面,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其特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树立品牌的基本保证。

2.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专业发展状态调整机制

专业设置是办学特色的基本构成,也是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要有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必定没有生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办学校就是办专业。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调整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骨干专业为龙头构建特色专业群,强化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建立以专业的社会评价和专业运行的基础数据评价相结合的专业发展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进入、退出运行机制,保证专业的良性动态运行和健康发展。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只有质量和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内涵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走品牌发展道路。在转型期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市场,研究专业布局的合理性与发展性,研究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构成与市场岗位需求的关系,研究学生的近期就业与远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市场需求与学生成长两方面权衡,作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视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管理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推进以民主决策机制、管理与教育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为重点的机制创新。宏观着眼,细微入手,凝聚各方面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回顾高职教育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启动的背后都有着社会经济需求变化的动因,即将开启的第六个阶段也正逢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此,包括招生制度改革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在内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将在高职院校中产生新一轮的适应性调整与变革。面对之前论及的四大挑战,用“逆水行舟”来形容高职院校这一轮的改革的紧迫性绝不为过。这轮改革的焦点问题是高职院校能否适应转型期的发展需求,核心问题就是人才培养质量。这需要我们正视挑战,正视自我,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根主线,勇于创新,勇于改革,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李丹.中国职校就业率超90%成中高级技术人才主要来源[BE/OL].http://news.xinhuanet.com/ 2014-09/19/c_1112547362.htm,2014-09-19/2014.

[2]任占营.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77-80.

[3]王庭之,何曙芝.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战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2):57.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于 翔)

Reflection on Scienc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ZHANG Yajun,HU Xiaoxu
(LiaoningProvincial College ofcommunication,ShenyangLiaoning110122)

Under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background,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the pressure of student source crisis,and the reform of the enrollment system.At the same time,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ed with th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develop after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occupation education.In order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meet challenges,and realize scientific develop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rket research,accurately position,deepen the reform,enhance the connotation,and take a strength development pa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ransition period;scientific development

G719.21

A

1674-5485(2015)02-0033-04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重大攻关项目“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水平评价与动态监测”(JGZDGG201401)之第十二专题“辽宁省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报告”(JG14DA12)。

张亚军(1963-),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胡晓旭(1959-),男,安徽六安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院校研究。

猜你喜欢

办学院校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