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①
2015-03-01王素君吕文浩
王素君,吕文浩,刘 阳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①
王素君,吕文浩,刘 阳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建立“一平台、两重点、三适应、四转变”的工作思路,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先导。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和保障与约束机制,破解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性障碍。按照层次高低,可将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分为项目需求模式、平台互助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其中在战略联盟模式下构建“五共一体”的校企合作育人体系,是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校企协同;合作机制;培养模式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探索建立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育人的前提是合作,落脚点是人才培养,但由于双方占有资源不对称、目标不一致等原因,目前校企在合作育人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以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工作思路为先导,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丰富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为什么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如何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推进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取得实效。
一、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思路
校企合作是“大学内在发展逻辑和社会需求在协同发展中寻求共赢的过程”[1]。当前,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深度不够,校企合作育人的成效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扭转现状,吸引企业、行业深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就必须改变等、靠、要的旧观念,扭转“教育理念跟不上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的现状。[2]为此提出建立“一平台、两重点、三适应、四转变”的工作思路(简称“1234工作思路”)。
一平台是指高校要深挖自身办学潜力,以学科优势为支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专业平台。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此为基础吸引企业、科研院所参与人才培养。
两重点是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以行业发展引领为重点,凝练特色,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坚持以行业标准指导为重点,积极参与工程教育认证和专业教育评估,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三适应是指高校始终要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完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体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满足行业与地方发展需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适应国家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需要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四转变是指在校企合作育人工作中,要注重校企合作育人关系的四个转变。一是注重合作关系由松散向规范转变。改变依靠人际关系为纽带,合作期限不固定的不足,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合作更加规范化。二是注重合作关系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校企合作育人不仅局限在校内培养,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优势,扩大育人的覆盖面。三是注重合作关系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学校要邀请企业、科研院所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实践教学、实训实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课程体系的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材建设,要邀请企业工程师为本科生授课、讲座,介绍工业界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促进工程教育与时俱进。四是注重合作关系由分割向协同转变。高校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促进科研教学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探索寓教于研的培养模式,以协同创新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二、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
校企合作育人是指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政府及行业机构为中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规律相结合,通过人才、知识、物质资源交换与共享,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目的的系统性活动。人才培养是吸引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这就预示双方的合作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而进行周期性活动。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是指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人才培养开始到结束过程中涉及各个环节的运行原理、相关制度及作用方式,通过一个健康发展的规则、程序,使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方相互作用、合理制约,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解决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什么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因此,要着力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等。
(一)动力机制
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是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各自诉求、市场需求、政策推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使合作各方产生合作意愿,在政策、制度和方式等方面形成实质性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动力来自于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且各自占有能够互补的资源优势,且在完成同一目标均具有较高困难程度的情况下而共同选择的途径。推进校企合作的动力主要包括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主要包括政府、市场、科技等要素,在校企合作中合起催化与推动作用,这种动力往往来自于利益驱动。比如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市场提供经济效益、科技提供技术资源等,这些都是看得见,见效快的。但是这些外部的动力,往往不能很好地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深入开展。内部动力才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根本性问题。内部动力主要是非利益因素和发展的因素作为驱动,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推动校企合作的纽带,涉及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和资源的重组问题。目前,与校企协同推动科技进步取得重大成绩的现状相比,校企合作育人的成效不明显,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特别是对一些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不能提供持续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保障,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难度就更为明显。我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创新发展的主体,企业、科研院所需要大批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只有校企共同改革现有工程教育,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本身,让工程教育聚焦于工业界的需求、聚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成为学校发展的“资本”[3],才是推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最佳切入点和推动力。
(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通过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激励提高其积极性,促进合作各方能够持续参与人才培养并由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机制。首先,要解决校企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对等性问题。企业、科研院所向高校提供资源,而高校要积极吸纳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治理学校,参与学校事物的治理与参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使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在学校治理中有充分的话语权。其次,在制度保障上,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育人的管理机制,通过立法对校企合作行为做出规定,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
实施;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以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加大投入,制定税费减免等政策,完善经费保障制度,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荣誉感、责任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唱响全社会各主体共担责任的主旋律”。[4]此外,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适应力,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是吸引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最有效、最持久的创新激励手段。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并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层次规格、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给予准确定位。同时,要结合企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工程师的培养类型,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三)沟通与协调机制
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分属不同的社会组织,其运行的社会规则不同,追求的利益不同,掌握的资源与信息不同,合作各方在价值观念和合作理念方面均存在差异,同时,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延时性,这就必然导致各方在合作育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协调机制,分享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相关信息,及时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要建立多样化的信息沟通制度和平台,比如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把握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利益诉求,这是促进校企合作育人有效开展的前提;要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准入机制,引进法律、财税、保险等第三方服务机构,运用市场调节的机制,为各方提供服务,这是促进校企合作育人有效开展的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行业人才需求的预警机制,制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这是促进校企合作育人有效开展的关键;要建立教、职工情感促进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校企在育人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四)保障与约束机制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规范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合作育人中的职责,约束各方的行为,保障各方的正当权益。首先,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各合作方在合作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将合作的目的、职责、义务、权力等以合作细则方式在合作制度中制定,保障合作过程的实施。其次,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培训从业能力、认证从业资格、组织技能考试等方面,保障校企合作育人的有序开展。对缺乏动力或违背合作约定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促进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沟通与协商机制和保障与约束机制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各合作方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环节,协调各机制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呼应、相互补充。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5],同时各合作方还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完善、适时调整合作机制,提高各种机制协同创新的效率,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丰富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
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联合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6]这种模式的实施也是对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在人力资源、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将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就是要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高校必须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邀请企业、科研院所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其由人才的使用方转变成人才的培养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为高等工程教育进一步改革提供动力。根据我国高校和企业发展的现状,可将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按照层次高低分为三种,即项目需求模式、平台互助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
(一)项目需求模式
基于某个项目为纽带,促进高校同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育人的模式,是校企合作育人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这种合作方式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企业、科研院所因某个项目急需技术支持或人才需求,同高校建立一种短期的合作育人关系,待该
项目完成,合作关系即刻终止。这种模式可在短期内提升学生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能够满足企业在短期内的人才需求,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积极意义。项目需求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具体项目为纽带,在项目期限内进行的合作育人模式,因此各方合作关系较为松散,合作层次较低,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促进作用不是很大。这种模式因其灵活性强,特别适用于一些行业背景不强、科研水平不高的学校和中小型企业。
(二)平台互助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引导,高校同企业、科研院所分别投入一定比例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建立的合作平台。其特点是高校同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投入资源组成平台,以平台为创新主体进行产学研合作,是科技研发平台与人才培养平台的有机结合。平台由产学研各方组建研究机构,以科技研发为目标,如共建科研基地等,通常侧重应用基础研究的研发平台主要设在高校,侧重产品技术开发的研发平台建在企业。在科技研发的过程中,将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先进技术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形成寓教于研的培养模式。平台互助模式是校企合作育人关系中较为紧密,合作层次较高的一种模式,是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不够,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不足。
(三)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政府、行业部门为辅助,长期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联盟,形成“共商人才需求、共享优势资源、共研领先技术、共建学科专业、共管人才培养”的“五共一体”工作局面。战略联盟模式具有战略长期性的特点,各合作方进行的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的紧密合作,而不是短期、松散、单项的合作;此外,这种模式是在政府和行业部门调控下的合作,突破了其他模式单项合作创新的范围,由于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和资源的高度集中,合作层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将各方资源优势进行了整合,并将形成的合力聚集在人才培养上,使校企合作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1]刘国瑞,林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3,(2):12-17.
[2]吴爱华,刘晓宇.深入推进理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6.
[3]李志义.地方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
[4]朱高峰.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5.
[5]魏小鹏.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下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0,(8):8-12.
[6]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38.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杨 玉)
Research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Mode
WANG Sujun,LV Wenhao,LIU Yang
(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Univerisites,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establish work ideas about“One Platform,Two Emphases,Three Adapations,Four Transitions”,which can be seen a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forerunner.Basingon this point,strive tobuild the dynamic mechanism(motivation),incentive mechanism,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and Protection and restraint mechanism,and break institutional barrier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vels,this paper divides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to three parts:Project demand patterns,cooperated platform patterns,and strategic alliance model which builds“Five-Together-In-One”in order tosolves effective methods of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participate in the universitypersonnel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cooperation mechanism;trainingmode
G649.21
A
1674-5485(2015)02-0057-04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重大课题“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研究”(JG11ZD16)。
王素君(1966-),女,辽宁营口人,沈阳建筑大学高等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吕文浩(1982-),男,辽宁本溪人,沈阳建筑大学教务处科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刘阳(1978-),男,辽宁抚顺人,沈阳建筑大学教务处科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