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课中的信息技术
2015-03-01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副校长
文 / 董 敏(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副校长)
案例学校: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
在上海市教委、电教馆支持下,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使用iBook Author技术制作了儿童哲学电子书,分为自学版和教学版两种类型。
自学版电子教材:以学生自学为主,由“情景引人”、“故事阅读”、“哲理提示”、“智慧拓展”、“思维训练”五大板块组成。
如五年级“人与社群”中的故事《谁偷了我的鸡》,“故事阅读”主要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描述了汤姆的鸡不见了,由此他怀疑与他密切接触的四个邻居,但是苦于无法证明到底是谁偷了他的鸡,于是他心存猜忌,与这些人的关系渐渐疏远。动画不仅提供了生动的画面,更让学生在观赏的同时,刺激思维进阶,提升思考力度。在“思维训练”里,我们设计了3种结局:1.如果汤姆在别处发现了鸡,他会怎么做?2.如果他的鸡再也没有出现,他又会怎样?3.经证实,鸡是其中一个邻居偷的,他会怎么处理呢?不一样的结局就有不一样的思考,学生在不断的假设中换位体验,聪明行事。
“智慧拓展”板块里,我们呈现题为“错觉”的微课程(这是学生开发的),讲述了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的“错觉”现象。五个板块的思辨、分析、判断要有逻辑,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让他们感受到事件推理要有依据。
教学版电子教材:如四年级“人与自我”中的故事《吃不吃梨》,教材分为三大板块——“故事城堡”、“想法一箩筐”和“身临其境”。教学版电子书除了体现开放互动、分析综合等强大功能外,更把课堂教学的评价纳入设计的重要元素中,体现几大特色: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某个话题及时录音、摄像、提问、画图;及时记录,能全景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率,教师一目了然;及时互动与评价,师生间可以随时随地亲密互动,如对学生的发言、反馈,可以进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学校将“绿色指标”中学生创新素养的指标体系纳入平台的数据分析中,就学生课堂表现,通过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迁移运用能力四大方面14条行为观测点进行综合评估打分。数据的分析与反馈能有效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体现了思维的可视化。
在探索实践中我们感到:让评价发生在教学始终,其目的在于诊断、指导、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儿童哲学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