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电台类APP的用户行为分析
——以“喜马拉雅APP”为例

2015-03-01韩琰琰张心怡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河北大学传播学院喜马拉雅

韩琰琰 张心怡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社交电台类APP的用户行为分析
——以“喜马拉雅APP”为例

韩琰琰 张心怡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台不仅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创建了移动网络电台,并且融入社交概念,开发出移动社交电台应用。本文介绍了社交电台类APP的兴起及发展现状,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类应用的代表“喜马拉雅APP”的用户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了解该类应用用户的使用动机与需求,明确社交电台类APP的发展前景。

社交电台类APP;喜马拉雅APP;用户行为;用户体验

一、社交电台类APP发展现状

学界目前对于社交电台没有明确定义,一般认为,社交电台是具有社交功能的网络电台。喜马拉雅APP将社交、内容生产与电台结合起来,制成了一款允许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有节目、有内容的电台App。首先,喜马拉雅APP是一个新型的声音分享平台。首页主频道分类广泛,包括新闻资讯、音乐、有声小说、社科人文等,并且支持通过网络上传分享;另一方面,喜马拉雅APP是以声音为媒介的社交平台。

二、喜马拉雅APP用户行为分析

当前,“受众时代”逐渐被“用户时代”所取代,用户成为各移动应用争相抢夺的资源。本文拟通过喜马拉雅APP的用户行为调查来分析社交电台类APP用户的使用动机与需求心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法,本问卷共有190人参与,调查对象为下载并使用喜马拉雅APP的用户。

(1)用户群分类。根据数据统计,该应用用户属性如下:男性用户以73.38%的数据领先于女性用户;用户年龄年轻化,18岁~34岁的用户占了90%以上;用户的职业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多的职业依次为学生(25.9%)、企业白领(16.91%)、专业技术人员(14.39%)、自由职业者(10.07%)等。根据发表内容的不同,可将用户分为以下几类:1)节目及电台。该类用户为媒体平台,主要功能是发布声音。例如,新闻类的热门播主“今日头条”、音乐类播主“新歌速递”、历史人文类播主“百家讲坛”、知名传统电台节目播主“都市夜归人”等等。这些播主发布的内容质量高、速度快,粉丝数量庞大。2)草根明星。这类播主专注于某个领域,粉丝量在几十万以上,这类播主发布的声音内容主题明确,新鲜有趣。例如,专注于情感生活的播主小希982、绒绒,都是以声音治愈人心的热门播主。3)普通用户。普通用户都是普通人,这些用户目的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和娱乐。他们大多创建了自己的私人电台,但很少发布内容,主要以听为主,并对节目进行转采、分享和评论。

(2)用户使用行为分析。本文主要针对草根播主及普通用户进行分析。该部分主要从用户使用原因、使用时长、使用场景及喜爱内容类型四方面进行分析。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得知:在使用原因上,用户选择喜马拉雅APP的主要原因集中在“追随喜爱的播主”以及“内容丰富”两项,除此之外,强大的功能以及高下载量也是用户喜爱该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使用时长上,超过60%的用户每天都会打开喜马拉雅APP一次及以上,下载之后很少使用的用户几乎不存在。同时,39.4%的用户单次使用时长为30分钟至1个小时,38.5%的用户单次使用时长超过1个小时;在使用场景上,问卷调查显示用户的使用场景多集中在睡觉之前、乘坐交通工具、上班(课间)休息等这些碎片化时间;在喜爱内容类型上,近半数用户选择了综艺娱乐,选择电台和有声小说的用户各占38%,其他依次为音乐、情感生活等。

(3)用户体验分析。1)内容质量。在内容的分类上,80%的用户认为喜马拉雅APP做得详细明确,且85%的用户对节目内容的整体质量(如专业性、流畅性、音质等)表示满意。同时,有60%的用户认为更新速度比较快。2)功能使用。数据显示,用户认为实用性排名前五的功能分别有下载功能(55.4%)、断点续听(44.96%)、离线收听(44.96%)、定时关闭(35.25%)以及搜索功能(31.29%)。同时,90%以上的用户认为这些功能很好操作,并不烦琐。3)界面设计。调查显示,82%的用户对喜马拉雅APP的界面设计表示满意,而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于界面布局以及动态界面的设计上,这与喜马拉雅庞大的内容容量不无关系。

三、喜马拉雅APP用户调查分析结果

(1)移动互联时代虽倡导“渠道为王”,但是作为“内容型”APP,丰富的节目资源以及对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充分满足,仍然是该类应用发展最重要的一环。无论传统电台入网、音乐类电台、听书类电台还是社交类电台,不管在应用上如何细分化,内容始终是电台类APP的生存王道。

(2)“人人都是主播”,用户创造内容;融入社交元素,增强用户黏性。喜马拉雅APP倡导“人人都是主播”的概念,鼓励草根发布自己的声音,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丰富了内容资源。同时,喜马拉雅APP实现兴趣为主导的关系网和人脉为主导的关系网的交集。不仅如此,由于电台类APP的应用一般集中在碎片化时间,为此喜马拉雅APP增加的“断点续听”以及下载功能都在无形中优化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

四、总结

随着4G网络的铺设及车联网概念的兴起,网络电台倍受青睐,移动电台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社交电台类APP“脚踏两只大船”,“移动”和“社交”两大领域的发展为该类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用户环境。深入研究用户行为,探取用户需求;改善产品设计,升级用户体验;在社交概念上狠下功夫,激活普通用户群,掌握这重要的几点,社交电台类APP的发展将势不可挡。

[1] 吕佳宁,魏芳.大数据下网络视频类用户行为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3(5).

[2] 耿小伟. K歌类移动应用的用户行为分析——以唱吧为例[J].新闻世界,2014(4).

[3] 柳帆.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电台探析——以北广菠萝台和人人网的联系谈起[J].新西部,2013(15).

G206.2

A

1674-8883(2015)18-0234-01

韩琰琰,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读硕士。张心怡,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河北大学传播学院喜马拉雅
赵浩岳作品
巨人复活传 喜马拉雅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The Application of a Diverse Visual Angles Concept in Eight Broken Plate to Advertising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传播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美女冒险家:“翼装”飞越喜马拉雅
给喜马拉雅找找茬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招生现状分析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