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之城:简述抗战时期国外记者笔下的重庆

2015-03-01陈科龙马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时代周刊山城抗战

陈科龙马 琳

(1今日重庆杂志社,重庆 400015;2四川美术学院 影视动画学院,重庆 400015)

英雄之城:简述抗战时期国外记者笔下的重庆

陈科龙1马 琳2

(1今日重庆杂志社,重庆 400015;2四川美术学院 影视动画学院,重庆 400015)

八年抗战,世界各国无数新闻记者怀着不同目的、不同立场,络绎不绝地来到山城重庆。不少记者冲破藩篱,真实地报道重庆,向世界介绍重庆这座岿然不倒的“英雄之城”。他们热情地讴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义正词严地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他们不是中国抗战的旁观者,而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

抗战;国外记者;重庆

八年抗战,上百名国外记者纷至沓来,重庆一时名噪海外。美国联合通讯社(The Associated Press)、美国合众国际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路透社(Reuters)、俄罗斯塔斯社(TASS)、德意志新闻社(Deutsche Presse-Agentur)、法国哈瓦斯通讯社(Havas)等世界知名新闻通讯社,《时代周刊》(Time)、《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泰晤士报》(The Times)等国际报刊,纷纷把镜头对准重庆,用文字记录重庆。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地区的指挥中心,重庆肩负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殷殷厚托。我们有必要耙梳出国外记者笔下的重庆,以史为鉴,纪念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本文选取三名国外记者,试述他们笔下的“英雄之城”——重庆。

一、亨利·卢斯:对中国亲人一般的关心

“太阳升起,云雾消散,大地景色层次丰富,如仙境一般美丽。大地上,种植水稻的梯田层层叠叠,在群山万壑间蔓延。每座山峦,景色各异,忽而奇峰耸立,忽而峭壁深幽,接着又一座险峰迎面而来。每个山顶,几乎都有形状不一的梯田,或方,或圆,更多的则像初上的弦月。一景复一景,直至森林覆盖,群峰簇拥。”[1]

1941年,卢斯乘飞机飞往重庆,他俯瞰重庆,在日记中写下了上述那段如诗如画的重庆美景。当飞机降落在重庆珊瑚坝机场,遭受日机轰炸三年之久而变得千疮百孔的山城映入卢斯眼中时,他走出了梦境,看清了现实。卢斯在重庆亲眼目睹了大轰炸的惨烈,并了解到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回国后,他积极要求美国改变对待中国的态度,要求美国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战。他说,“美国每年援英3000万美元,而援华只有30万美元,实在太不公平。”[2]

毋庸置疑,创办《时代周刊》及《生活》杂志的亨利·卢斯(Henry Robinson Luce)是20世纪40年代报道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士之一。他的《时代周刊》及《生活》杂志对中国的关注,引起了西方世界强烈的反响。卢斯出生在中国山东,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并学会了中文,他对中国及中国人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只要跟卢斯长久相处,就无法不感觉到他对中国亲人一般的关心。”[3]独特的中国童年经历,使得卢斯一直关注中国的抗战。

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盛行于美国,中西文化差异及美国对中国的误解造成美国舆论忽略中国的情况。珍珠港事件之前,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中国大地,真正关心饱受战争之苦的美国人少之又少。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却未发表支持中国抗战的态度。在卢斯的领导下,《时代周刊》以饱满的热情报道中国的抗战,他甚至在杂志上撰文批评美国政府对待中国的消极态度。

二、白修德:重庆,一座风云际会之城

白修德(Theodore Harold White)是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哈佛大学的得意门生。1939年4月10日,白修德带着费正清的推荐信来到山城重庆,开启了自己与中国的一段不解之缘。

来到山城重庆,白修德首先担任的是国民党中宣部国际新闻处顾问。不久之后,他成为《时代周刊》的通讯员,很快,他又成为专职记者。他凭借对中国强烈的好奇心、钢铁一般的意志、卓越的写作才能和对真相的不懈追求,用一篇篇报道向世人展示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实。重庆是白修德人生最重要的插曲,他以重庆为起点,以饱满的热情寻求新闻的真相,他在后来与女记者贾安娜共同出版的《中国的惊雷》一书中这样描述重庆: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在各种地图上都没有特别标记的。注明是重庆的地方,是一座昏沉沉的山城,栖息在暗黑的崖石上,这崖石是在扬子江上的雾中升起来,直指天空,只要扬子江的水一天流入太平洋,这个江上的城就会存留一天。历史上的重庆,是一个风云际会之点,是一个具有夸张的地理意义的临时宿营地,像慕尼黑和凡尔赛一样。重庆是一个成千万人分享过的插曲,这些人,由于相信中国的伟大,由于具有守住国土对抗日本的巨大的热情,曾经聚在重庆城边。”[4]

白修德在重庆经历过无数次的日机轰炸,对于山城老百姓所遭受的灾难他感同身受。他在回忆录中写到,南京和上海也遭受过轰炸,但是那些轰炸都是属于战争性质的,而在古老的重庆城墙之内,根本没有军事目标。日本人精心选择,蓄意要把重庆夷为平地,对于城里的人民,是想挫垮他们的精神。但面对大轰炸,重庆人民没有退缩,山城重庆更没有坍塌,重庆始终屹立在中国西南的腹地,鼓舞中国军民抗战到底。[5]

三、格兰姆·贝克:描绘重庆大轰炸众生百相

1938年至1944年,日本为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长期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

1940年春,画家格兰姆·贝克(Graham Peck)第二次踏上中国国土。这次,他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在重庆供职于美国新闻处,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了那段战争岁月里重庆的众生相,如《空袭警报》《遭受轰炸的重庆》《滑竿上的乘客》等。贝克不仅是位画家,他的文笔也同他的画作一样富有感染力。他有颗美丽善良的心,他的作品总是展现中国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他正义感十足,画作及文章里饱满对于遭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的同情,及对侵华战犯的愤怒之情。

每一次日机空袭,生活在重庆的人民都会遭受难以想象的灾难。空袭前的重庆市井生活悄然跃出贝克笔端:“在我到达公共汽车站之前,警报架上的三角灯已被拽下来换上了圆形红灯,这说明敌人的轰炸机已从汉口机场起飞了。尽管半小时已过,可街上依然拥塞着车辆,人们依然那么肆无忌惮地互相碰撞。家庭主妇们边聊天边从市场往家走,这一位手拿一包活鳝鱼,那一位篮子里提的是猪耳朵,还有一位的银色网兜里装的满是大蒜。大批佩戴证章的小职员夹着公事包,头上戴着已度过了最寒冷的冬季的帽子,各自奔赴自己的办公室。”[6]

八年抗战,世界各国无数新闻记者怀着不同目的、不同立场,络绎不绝地来到山城重庆。当时国民党实行严厉的新闻审查及严密的军事封锁,一些抗战新闻存在不实性。但是,不少国外记者冲破藩篱,真实地报道重庆,向世界介绍重庆这座岿然不倒的“英雄之城”。他们热情地讴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义正词严地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他们不是中国抗战的旁观者,而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

[1] 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08.

[2] 曹德谦.美国的108[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48.

[3] 李乐.《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的成功之道[J].编辑之友,2007(2).

[4] 白修德(美),贾安娜.中国的惊雷[M].端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

[5] 白修德(美).中国抗战秘闻——白修德回忆录[M].崔阵,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4.

[6] 格兰姆·贝克(美).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M].朱启明,赵叔翼,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72.

G214.2

A

1674-8883(2015)18-0010-01

陈科龙,就职于今日重庆杂志社。马琳,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戏剧影视学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时代周刊山城抗战
Time—a worldwide news magazine 《时代周刊》——全世界都在读的新闻类杂志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千里机动“亮剑”山城
山城的人情味儿
姚晨入围《时代周刊》影响力人物
抗战音画
第318期《IT时代周刊》最受关注文章
第316期《IT时代周刊》最受关注文章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