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媒体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机制
2015-03-01彭哲
彭 哲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刍议新媒体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机制
彭 哲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社会舆论正通过新媒体逐渐渗透到校园当中。高校网络舆论开始向社会化方向转变,促使管理和控制高校网络舆情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困难。高校当中的政治工作者想要正确地对舆论进行引导,保持校园的和平,就要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以及干预机制进行分析,了解网络舆情具体的发展特点,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机制,使高校能够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
新媒体;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干预机制
目前,智能手机、3G移动网络技术以及4G移动网络技术走进人们的生活,促使众多大学生开始对新媒体进行关注,同时新媒体也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很多社会舆论随之进入到校园当中,造成高校的网络舆论环境不能很好地与社会舆论区分开来。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对网络舆情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这就需要高校工作者对其加强重视,针对网络舆情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机制,让大学生对多媒体进行有效利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一、新媒体下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机制的意义
(一)可以对校园的和谐进行维护
新媒体下,社会生活与国家制度越来越受网络舆情所影响,假如引导不正确,便很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骚动,甚至会破坏社会的秩序,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和谐。同样,高校也是如此,每个人都知道,高校有着较为密集的人才、多元化的思想,言论非常自由。高校中集中了很多新媒体的“粉丝”,社会上发生的所有矛盾都会被高校师生通过多媒体在高校当中扩散,这些社会问题就很可能在高校当中碰擦出大量的火花。[1]高校学生因为没有较多的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等,很容易被那些极端的言论所影响,或被别人所利用,在网上大量散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对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人生观造成影响,甚至整个社会都被其所牵连,变得动荡不安。如果一些高校工作者对网络的力量不加强重视,不关注网络舆情,就会使高校不能够健康发展。所以,对高校当中的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干预机制进行研究,可以让所有高校对网络舆情加强重视,对其正确引导,促使高校和谐发展。
(二)使高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网络舆情其实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载体。健康的网络舆情能够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反之,则会激发各种各样的矛盾发生。同样,高校如果能够积极地引导网络舆情,发布一些弘扬社会发展的评价以及言论,能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鼓舞;如果能够很好地干预和引导,就可以阻止那些心存恶意的人发布一些坏的言论,使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不受影响。[2]所以,高校工作者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的干预机制,加强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下高校网络舆情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一)有着较为复杂的内容
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能够了解到很多信息,使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对现在的社会有更深的了解。大学生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他们拥有了信息传播的权利,使“90后”的高校大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张杨个性的需求得到了相应满足。同时众多新媒体信息快速传播的时候,传播者以及接收者没有清晰的身份信息,众多信息都携带了编辑者很多个人因素,这样就会有一些负面信息被大量传播,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校园也会因此变得混乱。
现在高校的主体就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的心智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事物没有较强的判断能力,所以他们通常都是以自己的情感来甄别网络信息。面对着这些网络信息,他们通常都辨别不出来真假,更无法找寻信息的源头,进而使高校网络舆情变得更为复杂,这也是高校工作者干涉网络舆情亟须解决的问题。[3]
(二)高校网络舆情没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1)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有一部分高校对新媒体下的网络舆情不够重视,将其管理抛在一边,也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支持网络舆情的控制和管理工作。
(2)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管理和控制网络舆情时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对那些肆意乱发一些错误言论以及消极思想的人员没有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
(3)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对舆论和舆情进行分析,这项工作既复杂又系统,需要那些管控舆情的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4]可是有众多高校,由学工处、宣传部来负责舆情的控制和管理,这些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士,并且责任分工也不是非常的明确,这些问题都大量存在于高校舆情管理和控制方面。
(4)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部分高校经常使用一些被动的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控制和管理,而完全忽视了主动的管理方式;还有很多高校将学生交流的平台强制关闭;还有部分学校应用了盯防的方式,让学生干部来监管学校学生的思想动态。[5]
三、新媒体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干预机制
(一)改变管控网络舆情的理念,对新媒体进行有效利用
陈昌凤先生曾经说过:“对网络舆情的处置不能单单只是一味地封堵,而现在经常应用屏蔽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通常在我们把电脑打开时,会发现‘与此话题相关的评价已经被关闭’,此方法不但不聪明,而且还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种做法只是‘掩耳盗铃’,毫无效果。”也就是说,在处理网络舆情时,我们一定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通,要对新媒体进行利用,并不是强制的“封堵”这些舆论信息。
目前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QQ等来关注社会、交流思想、发表情感等。高校当中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些平台随时关注,改变传统管理舆情的观念,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生理成长以及学业成长加强了解,应用他们能够接受和喜欢的方法与他们接近、交流,用情感教育法和实践体验法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使大学生慢慢被主流价值所引导。[6]应用新媒体,积极地将他们的情感阵地以及思想阵地占领。这样,就能够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大学生了解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阻止错误信息言论和一些消极的思想持续扩大,充分体现社会的功能以及个人的价值,进而将新媒体当作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个载体。
(二)构建处置网络舆情的机构,使处理网络舆情的机制更加完善
(1)对处理网络舆情的机构进行建立。现在部分高校由学工处以及宣传部等来处置网络舆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也非常的低。对此,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由一个部门带头组建一个特有的机构,聘请一些专业技术较强的网络评价员、管理员以及信息员等,专门研究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和管理网络舆情等。
(2)针对网络舆情建立安全预警机制。此机制就是针对出现舆情危机的现象,监管网络的人员为了预防一些破坏性的影响以及行为发生时所应用的防控手段。对预警机制进行建立,首先一定要了解危机判断的标准以及各种预警办法。其次,必须对舆情危机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关注,做好处理危机的准备工作,将责任明确。最后,要将信息反馈给上级部门,将上报的时间、标准以及步骤加以明确。
(3)针对网络舆情构建处置危机的机制。在此过程中,网络监管员应该对预警方案进行分析,然后对危机进行定性。当产生舆情危机之后,处置舆情的小组人员要对产生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还要了解发展的趋势,找寻解决危机的办法。并按照舆情危机发生的级别,应用相应的预警方法,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对危机进行处置。最后,要对处理完成后的网络情况进行跟踪,通过校园新闻或媒体向学生公布舆情处置的实际情况。
(三)对校园文化进行净化,在新媒体下打造出和谐的大学校园
校园文化的主体就是学生,主要空间是校园,主要导向为育人,主要内容就是建设精神、行为、环境和制度等,主要特征就是精神文明。校园文化可以使教师、学生、职工凝聚在一起,培养出良好的学风以及校风。大学校园监管网络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校报和手机等一系列新媒体将正能量进行有效传播,使校园的文化环境得到相应的净化。
四、结语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促使高校舆论更加的复杂和多样,想要对舆论进行引导,掌握主动地话语权,在新媒体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应该应用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向他们渗透,而并不是对他们的思想和言论进行强硬的制止。高校中的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将自身的素质有效提高,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目前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制定出合理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干预机制;并通过新媒体对所有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促使高校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下向前发展。
[1] 殷姿.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方法:一种基于搜索引擎查询日志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64-67.
[2] 李巍,吴聪.基于聚类优化的无监督入侵检测在高校网络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2013(6):95-97.
[3] 张玉娟,王素芳. Web2.0环境下高校网络危机事件及干预机制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13(1):165-167.
[4] 潘清泉,韦慧民.试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有效利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10):82-83,89.
[5] 吴彩虹.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学生思想动态引导机制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4):100-103.
[6] 张迎春,王亚鹏.共青团工作视野下的高校网络虚拟社区管理研究——以“纸飞机青年网络社区”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3(7):46-50,27.
G206.2
A
1674-8883(2015)18-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