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以人为本提升新闻品质
2015-03-01孙慧峰
孙慧峰
(南通广播电视台 新闻频道,江苏 南通 226001)
新媒体时代:以人为本提升新闻品质
孙慧峰
(南通广播电视台 新闻频道,江苏 南通 226001)
新媒体时代,新闻品质的提升不再是只依靠传统的方式,还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人”上,要去关注人、研究人、表现人,做到以人为本。在文中则就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以人为本的方式来提升新闻品质进行探讨。
新媒体;新闻品质;以人为本
新媒体时代之新闻传播,无论其传播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还是其传播规模、速度以及传播理念等,均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往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记者除了要善于观察生活,透析社会,研究受众,还要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在传递信息、播报动态的同时,尽量去关注人、研究人、表现人,并努力去适合、“服务”于新媒体时代的“人”,让新闻报道打上更为鲜明的时代烙印,更具个性特征、审美特征与人文特性,让你的栏目成为受众愿意每日去守望的精神家园。
一、以新闻性与人文性取胜,让时代之“人”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角,成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说过,人们对新闻性的需求,往往是一种对于生存环境的评估性追求,是为了进行一种自身关照:人们正是从此种意义上去关心了解所处社会的最新变化的。[1]因此,所谓新闻性,其最根本的核心内涵,就是新闻中相对于“人”,相关于“人”的那些因素。越具人文性,也就越具新闻性,越具新闻性,也就越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也就越具人文性。十八大以来进入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新时代,进入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完善以及未来的自我超越,对新闻报道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要求。因此,我们的新闻报道,就必须一改过去冷冰冰只注重事件、事故报道本身,不能只顾说清楚几个“W”的八股式思路,而应该多着眼于新闻中新闻外的“人”的因素,多去聚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更多地去关注、剖析人们的生存状态,去反映、探究普通人的人生追求与感悟,不断去再现、讴歌人类那永恒不变而又纷繁复杂的情感因缘,让时代之“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成为我们新闻报道的主要、主体内容!
二、以报道的权威性与深刻性,让大家认定你才是对的、有分量的、值得去信任并守望的
面对新媒体网络传播空间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传媒生态,受众自然希望有人能够去为他们拨云见天,分辨真伪,引导他们沉下心来,进行一些更深入的回味与思索。因此,我们如果能够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始终从最核心的新闻价值切入,充分体现其最权威最锐利的一面,你也就会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占得先机占据高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新闻报道就需要有大思维、大视野,要做到巧角度、巧布局,既要深挖,又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生动性,要尽量做到步步都能踩在点子上,让观众能够通过你的报道去“知真”、“知深”,在众多的甚至是泛滥成灾的信息中去搜寻你、认定你、相信你、守望你,这样你也就能取得较好的报道传播效果了。
三、提升新闻报道的相关性和相对性,让受众觉得你就是为“他(她)”而做的,正是“他(她)”所需要的,愿意在信息的“沧海”中去搜寻你之“一粟”
面对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人们最为关心关注的,自然还是与他相关的、他感兴趣的东西。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小众化、个性化与高度双向互动性以及受众接收与选择的多渠道、多元化特征,我们必须要努力提升新闻报道对于特定受众群体的相关性与相对性,让每个人觉得这条新闻“正合吾意”。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首先,你得与时俱进。再则,身边的新鲜事总让人觉得与自己有关联,从而会更加关注。
毋庸置疑,无论是新闻课题还是报道角度的选择或是风格的把握与语言的运用等等,我们都必须要考虑到与最大化受众的契合度,考虑到新闻的亲和力,考虑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碎片化与个性化特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接受程度与接受心理。尽量让报道能够契合时代,契合受众的心理期待,凸显其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的、最喜欢的。例如,对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时令节气的报道,过去可能更多的关注到了什么节气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现在则要更多的针对越来越多的老年观众,多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多讲讲渗透于这些节令中的亲情、传统与人文内涵,多去挖掘这些节令中的一些契合于现代社会心理的伦理文化元素。
四、提升报道的互动参与性,让看新闻的过程就是体验社会、体味人生的过程,让受众成为你的铁杆“粉丝”
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说:“过去:媒体是演讲,我们创造内容,你来说;现在:新媒体是一切对话。”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也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为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2]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这两个人可谓一语道出了受众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作用与地位。
过去,为应对新媒体这种新的传播生态的挑战,电视媒体有时也通过手机短信、电话连线等方式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不过这种方式也还是传统媒体型的,还仅仅是停留在目的、手段与方式、方法的层面上,还难以让你立足于新媒体时代。只有从体验社会、体味人生的层面上,努力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成为受众进行情感交流与升华的载体与媒介,让人们在通过看我们新闻报道获取信息,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能够对自身的生存状况与发展态势去进行一些深层次思索,也就是说将与受众的互动参与上升到思想的、情感的、审美的层面,让受众真正取得了传播主体地位,让参与再创作再传播成为大家自觉自愿的行动,这才称得上是取得了较高层次上的理想的互动参与效应,这样你才可“全身心”融入新媒体生态、语境之中,并占有一席之地。
[1] 施拉姆(美).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0:23.
[2] 尼葛洛庞帝(美).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3] 赫连建国.新闻宣传必须增强坚持以人为本的自觉性[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06).
[4] 张萍.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观念的演变[J].青年记者,2015(11):31-32.
G210
A
1674-8883(2015)18-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