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视域下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提升
2015-03-01陈怀平
陈怀平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主体间性理论是在突破传统主客体关系、超越占有性的个体主体性理念上对哲学主体研究的重要转向,指引着人们对实践活动基本要素构成的认知转型。在其指引下,教学实践的主体不再仅仅指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也将学生纳入到主体视阈之中,进而推动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也随之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升人文素养、完成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使命的重要路径。理工科院校由于学生人文素养整体较低、人文社会科学边缘化等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整体不足,因此,从教学实践展开的“双主体”视角进一步探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内涵阐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思想,任何一项实践活动的展开都必须有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教学实践的四个基本要素主要表征为以教师和学生为内涵的主体,以教学内容为重点的客体,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为核心的介体,以校内外文化氛围为重点的环体。具体在教学中,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两者之间的互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是教育教学资源的第一核心力量”[2];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也是教学有效与否的外在表现。为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估是一个动态评价过程,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教学结果的有效性是评判、检验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最终依据。其有效与否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意识的判别、选择、理解力等方面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4],最终体现在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及行为取向上,其具体标志是,“大学生接受并认同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朝着与教育者所引导、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在行为上能自觉实践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政治观点,并能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5]。
2 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剖析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时,不仅要从教师和学生这对相互作用的主体自身出发,而且也应从教学过程中客体、介体和环体对其相互影响的视角去探寻关联性问题的存在。
第一,教师职业认同感偏低。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科研时间严重不足,科研项目偏少,加之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本来就十分有限,因此科研方面的劳务收入和知识产权转让收入极其有限,与专业教师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理工类院校,从领导干部到专业教师,均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不足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第三类人”,致使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置于“学术边缘化”“待遇边缘化”“发展边缘化”[6]的尴尬境地之中,降低了其职业认同感。
第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过早的文理分科导致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整体偏低,这必然使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不能用所学的理论正确分析社会现实”[7],致使许多看似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展开,最终只能形成“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课堂讲得多,课外交流少;理论讲得多,学生实践少;结论下的多,学生思考少”[8]的单向度教学格局。而且“在专业化教育理念无限扩张的前提下,教学的工具化、功利化使许多理工科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知识的拓展上,而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对自己专业无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缺乏兴趣”[9],加之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影响和剧增的就业压力,都加剧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轻视偏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十分有限。
第三,课程设置重复和教学内容空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与中学时代的政治类课程内容存在着部分的重复,而且在课程设计上,为了保证其自身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虽然每门课程论述的角度有差异,但相互之间也存在诸多重复之处。同时,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程的理论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无法与社会和学生发展的实际结合,回避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与理工科学生对课程学习诉求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相背离,形成教学内容的空洞性。
第四,教学手段僵化和教学形式单一。教师由于其职业认同度低,导致教学积极性不高、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加之,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参与积极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难以运用和推行。目前,大部分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只是在形式上增加了PPT和音像资料播放,其它并无实质性变化,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有效教学形式难以推行,传统的课堂灌输依然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
第五,教学边缘化和教育环境追求功利化。在校内环境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歧视”政策和“不公正”制度,但无论是从思想观念、经费支持,还是从教学安排、教改研究、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学安排边缘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被忽视、教学质量下滑严重等问题。在社会环境中,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实用主义物化意识与就业单位的技术理性使得整个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学生不愿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
3 双主体视阈下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化路径
主体是实践活动的能动承担者,理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效性提升,必须以发挥主体性为基础,其中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是前提,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关键。
第一,提升物质激励和价值认同,激发教师职业认同感。学校应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理工科教师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的抽成比例,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补贴专用基金”,主要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时费补助、外出调研培训补助、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补助等。同时,学校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应从学校发展的高度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边缘化”的现状:一方面,通过各项措施,营造尊重和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进修培训、科学研究、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专门政策,提高教师收入水平。
第二,加强中学阶段的人文底蕴教育,完善社会人才评价标准,完善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条件。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高考改革,特别是取消文理分科制度,必将增强学生学习文科知识的积极性,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但是仅仅是这一措施还不完全足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学教育应进一步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将文科类知识趣味化和生活化,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思考和辨析能力;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文化底蕴,增强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惟其如此,学生进入到大学教育阶段,才能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增强思考和辨析能力,才能在丰富多样的教学过程中良性互动。另外,完善社会人才评价标准,是推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外部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指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全社会应积极倡导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方面的考评内容,这必然促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减少课程设置的重复性,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存在纵向和横向重复的问题,可从如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纵向方面应建立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实施“仁爱”教育,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公德教育;在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主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实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增强社会精英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价值认同感。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纵向重复的问题。另一方面,横向方面要求“在各门课程之间协调分工,各有取舍。基本做法是:改变过去按章、节、目顺序照本宣科、逐一讲述的模式为‘专题化讲授’模式。”[10]。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口号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分析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主流方向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另外,尽量将课程内容生活化,理论讲授与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如用“辩证法”和“实事求是”思想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发展环境等,这样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第四,加强教学手段管理,推进教学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教”和“学”的过程监管,要在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中对教学不良行为作出相应处罚,这样既能保证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也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在推进教学形式多元过程中,充分用好“第二课堂”,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另外,实践教学是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理工科院校必须改变原有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管理缺失、形式单一的格局,将其与学校团委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外出实习活动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值得强调的是,实践教学要根据课程性质分类推进,不能搞模式化和“一刀切”。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重点则是走进历史博物馆和红色革命圣地参观考察,让学生直接感受、亲身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国近代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艰辛和伟大,增强爱党、爱国情怀。
总之,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是整个过程展开的能动者。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前提和关键;作为教学目的达成的最终体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重点和归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体、介体和环体则构成了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表现、路径和条件,它们共同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http://210.44.176.84/html/jiaoyubuwenjian/2005092210331882981.htm#1.
[2]吴江亮.浅议构建“人性化”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185-186.
[3]刘立明.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40-43.
[4]周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81-84.
[5]陈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39-40.
[6]孙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边缘化的表现、原因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81-83.
[7]吴巧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6):71-73.
[8]吴小龙.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0.
[9]范严伟.理工科院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索[J].科技信息,2012(18):255.
[10]李建强.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10(1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