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双主体理论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运用

2015-03-01郭慧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负责制导师研究生

郭慧梅

反思双主体理论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运用

郭慧梅

界定了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导师和受教育者的研究生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即“双主体”。二者以相互作用的共同主体身份作用于客体——知识和科研项目。指出双向互动是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交往本质,引领是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关键环节。

双主体;导师负责制;双向互动;研究生教育

截至2014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84.8万人[1],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人。这一制度自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60条”)明确提出以来,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全面推行的制度。但同时,面对新的形势和使命,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基于此,笔者从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主体问题入手,反思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的作用方式,以期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一、反思: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主体界定

导师负责制,顾名思义,即由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科研学习以及生活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指导并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按照传统教育理念理解这一制度的字面含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截然不同。导师是知识的掌握者、拥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教”的角色,具有支配力和权威性,是教育的主体;研究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学”的角色,听从导师的指导安排,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导师讲、学生听,导师写、学生抄,导师问、学生答”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导师中心”的教育观点依然普遍存在,师生关系大多被界定为传统型的师徒关系、雇佣型的上下级关系和专制型的主从关系。

与传统教育理论的主客体关系相比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即“双主体”,主张让受教育者在与人交往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在教学、工作、研究等活动中,自觉接受教育者传递的思想和知识,并通过自己思考和实践转化为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储备。根据这一理论,作为教育者的导师与受教育者的研究生都是独立自主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互动关系,在具体实践中对于增强研究生的主体性,调动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双主体理论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应用体现

在哲学上,主体相对于客体,“以人为本”相对于“以物为本”。传统教育理论往往强调“以物为本”,突出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方面,应用于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则主要表现为:导师被视作教育活动的主体,研究生仅仅被当作教育的客体和被改造的对象;教育内容单向传输,导师是知识的传声筒,是积极主动的,研究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是消极被动的;导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被重点强调,研究生的兴趣、见解难以体现和表达。与之相对照,现代教育理论则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把人作为主体和目的,把教育教学过程视为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双主体”之一的导师充分发挥主体性,全面客观认识受教育的研究生,适时提炼反映研究生发展要求的教育内容,主动适应、选择和改造教育环境。“双主体”之一的研究生与导师一样具有主体地位,是主体性的存在。他们与导师平等互动,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进行价值认同,并积极应对环境的变化,从接受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显然,双主体理论颠覆了传统教育理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原则,把颠倒了的手段与目的再颠倒过来,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主体和目的、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结果,破解了传统教育理论的困境和难题,使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内源性和可持续性。

2.双主体理论是对现行导师负责制中无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反思与批判

研究生群体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相互之间不仅存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发展差异,还有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的背景差异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的层次差异,呈现出复杂性、差异性特点。研究生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充分证明了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导师主观上忽视了研究生的差异性存在,否定其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就会在客观实践中将研究生视为消极被动的对象,运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和一成不变的内容实行一刀切的教育,单向灌输,强制压服,研究生的兴趣、见解难以体现和表达,内在的积极性和驱动力难以被激发调动。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提出、应用双主体理论,实施主体性教育的直接原因是对现行导师负责制中盛行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教育理念无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批判。研究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导师选择相应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载体的依据,导师只有研究和分析研究生的需要和特点,全面把握他们在个性特征、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选择适应研究生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挥研究生主体性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在教育实践中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参与教育教学,与导师共同实现教学科研目标。

3.双主体理论是时代对现代教育理论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发展要求

当前高校研究生以“90后”为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追求独立和个性,在获取知识方面与导师处于同一个平台,但不墨守成规,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是新事物、新思想的接纳者和传播者。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经验型导师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演进的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研究生群体,一部分导师开始出现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此,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导师必须不断关注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更新知识储备,探索科学前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研究生的第一信息源,研究生掌握并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获取信息的快捷和数量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导师的前面,导师已逐渐丧失权威的优势。作为教育主体的研究生借助网络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在科研学习中不会盲目迷信导师的权威,而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去影响导师,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认识、判断导师的学术水平。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单向传输、授受关系,而是积极的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关系。

二、双向互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交往本质

导师负责制是发生在主体间(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活动。作为活动的共同主体,导师与研究生在交往过程中体现着一种辩证的师生关系。导师与研究生作为交往的双方是相对存在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无导师的研究生,也没有无研究生的导师。导师与研究生以相互作用的共同主体身份作用于客体——知识和科研项目。他们之间不再是传统教育中支配与被支配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不仅研究生要向导师学习,导师也要向研究生学习,双方是一种相互学习、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共同提升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导师有必要改革传统的以单向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变导师机械的“教”为研究生主动的“学”,双方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积极互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

1.互动关系的建立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更是互动与共进的关系。研究生要尊敬导师,导师也要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与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不仅是教育关系,还有为完成共同教育目标而产生情感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心理关系。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建立平等、信任的情感关系,能使导师在轻松、愉快、信任、温暖的人际氛围中向研究生灌输道德观念和学术思想,提出科研要求,也让研究生更容易信赖并接受导师所传导的观念和规范,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求知动力,成为师生间“信息反应”的催化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研究生则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消极抵触和行动上的漠视抗拒,导师的工作将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是为了使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使研究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研究生尊敬并信任导师,关键是导师要有热爱学生、为学生着想的情感。导师对学生的热爱,不仅体现在科研学习上的悉心指导,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交流沟通,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婚恋情况、心理状态、发展规划等,及时给予引导帮助,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基于这种理念基础上建立起的师生情感,结果必然是研究生对导师的高度信任与尊重,更加主动自觉地与导师沟通,教育过程将更有成效。

2.互动内容的认同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研究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显著特征,如研究生面临的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婚恋问题等,师生间学业上的互动已不能满足其需求。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都能够意识到并重视研究生的需求变化。有部分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学习以外的需求视而不见,把除学业以外的互动看成是一种外在的政治任务,甚至对这些互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作为教育主体的导师忽视受教育主体研究生的发展需要,未能真正认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利益的取得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3]这一思想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更为具体。他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归结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基于需求层次理论,体现在研究生群体层面的需求主要包括:维持基本生活保障的生理需求,求学环境、社会环境安全的需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的社交需求,得到他人重视和关注的尊重需求,以及发挥潜力、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实现需求。研究生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导师与研究生的期望相吻合的过程。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研究生的需求是导师进行教育的切入点,导师只有针对研究生的需求进行教育,其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被接受,进而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行动。

因此,关注和分析研究生的需求应当成为导师负责制的重要内容。导师应当下功夫了解和把握研究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应研究生实际的教育内容,使教育活动更大程度上适合研究生的特点,满足研究生的需要。

3.互动方法的运用

灵活地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在教育方法上的一种自觉,体现了教育者更高层次的主体性。在导师负责制中,传授、讲授是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一对一面谈、小组讨论是当下应用比较多的互动方法。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研究生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90后”已成为高校研究生的中坚力量,他们与网络、数字化生活、移动的行为方式比较紧密,有人称他们为“数字化生活的原住民”,他们更倾向于圈层化社交、网际化沟通、移动化生活。此外,“90后”研究生思想超前、思维敏捷,接受各类信息和技术快,主体意识强,追求个性发展。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教育方法实效性差,互动性弱,难以引起研究生的兴趣和关注,创新方法已成为必然和必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微博、微信、QQ、飞信等平台不仅能实时传输信息,而且互动性强。在数字化环境中,培养“90后”研究生,必须关注到这个群体与数字媒体之间难以剥离的共生关系。以微信平台为例,导师除了能与研究生建立一对一的实时对话模式,可以发起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群组,推送学术前沿信息、督促工作学习进展、探讨生活就业难题等,还可以关注研究生的朋友圈信息,了解研究生的所思所想,以点赞、评论等方式给予鼓励,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新媒体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跨越时间、地域的限制,凸显网络世界平等、互动的特点,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4.互动氛围的营造

导师负责制中师生双方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虽然双主体理论认为,教育过程只有发挥导师和研究生两个主体的能动性,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说两个主体的地位是一样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可避免地让导师高人一等、居高临下,这种位差也让研究生或多或少产生畏惧的心理。由于研究生的人格因素、行为方式和个性的差异,面对师生间地位差距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而导师处于教育活动组织者的地位,在互动氛围的营造上比受教育者负有更大的责任。在交流沟通上,导师不仅要与研究生主动对话,还应根据不同性格特征的研究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营造互动氛围。

此外,导师个人的力量往往有限,应依靠团队或群体的力量,形成合力,扩大突破口。以学术研讨为例,除了一对一的对话交流,同一研究方向或同一课题组的导师团队及研究生师兄弟都是有益的补充。通过定期的课题组讨论和不定期的学术报告汇报,每位研究生将各自所学进行交流,相互指出不足,深化理解,这样既提升了研究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加上导师适时的点评,提高研究生的交流热情,锻炼研究生的交流技巧,营造出热烈的互动氛围。

三、引领——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关键环节

双主体理论视域下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导师与研究生以相互作用的共同主体身份作用于客体——知识和研究项目。虽然二者同为活动主体,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关系,但不能因为普遍性的存在而抹杀各自的特殊性:导师作为教育主体在双向互动中起着主导、引领作用,研究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在双向互动中发挥着主动作用。探索和研究双主体理论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实践应用,不仅仅是肯定受教育者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研究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培养上。为此,导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在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的不同阶段扮演好不同的教育角色,从为教师、为导师、为人师三个层次,一步步引领研究生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个体需要向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1.为教师——导师是研究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

研究生培养的第一阶段是知识学习。在此阶段,导师要做好教师角色,教好书、上好课,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导师好比航船的舵手,引领研究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研究生作为初入科研领域的新人,需要导师的引领和帮助才能比较快速地进入专业知识领域。①从导师自身来说,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所从事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②从教学角度来看,导师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式。研究生学习要在相对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专业知识的精深,而当专业知识达到足够深度,才能对相关专业知识达到触类旁通。基于此,导师在教学中需合理构建知识结构,兼顾“博”与“专”,量身定制实施研究生培养计划。③尊重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师应根据每个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兴趣特长,因材施教,通过知识的传递,引领他们独立自主地拓宽知识面,帮助他们确立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方向,在知识学习中发展智能,在智能发展中拓展知识,“以知育智,以智求博”。

2.为导师——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指引者

导师要注意在研究生入学选拔、论文开题、科学研究等关键环节给予悉心指导。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打好他们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更要注重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科研上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1)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中不乏导师“越俎代庖”,不顾研究生的兴趣特点和个性需求,直接指定研究题目的现象,导致研究生被动研究、研究兴致低下、研究过程痛苦、研究成果不尽如人意。诚然,此类问题的出现与当前生师比例高、导师精力有限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但更多还是源于导师传统的“教师中心”教育理念,忽视研究生的主体需求。作为导师,重要的是授人以渔,要指引研究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锻炼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针对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导师应确立并强化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发展研究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鼓励他们探讨学科前沿问题,支持他们选择符合个人研究兴趣的选题,激发研究生探求问题的创新意识。

(2)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鼓励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往往孕育着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成为科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在科研工作中,导师应大胆地把研究生推向科研领域第一线,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国内外专题讲座和学术会议,鼓励和帮助他们开展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开阔学术视野、启发科研思路,支持研究生选修跨学科课程,参与相关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应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发挥研究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特点和工作能动性。

(3)支持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校研究生绝大多数是从校门跨入校门,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社会工作经验缺乏,有些研究生仅凭阅读文献做研究,闭门造车,研究成果无社会应用价值,更谈不上创新。作为导师,要注重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带领研究生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掘新问题,检验研究成果。通过社会实习、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拓宽实践渠道,搭建实践平台,将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3.为人师——导师是研究生人生奋进的启明星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爱因斯坦强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人格健全、个性和谐,而不是什么“专家”。人格健全,学会做人,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可是,由于种种因素,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往往重智力轻情感,重做事轻做人,重功利轻全面发展。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导师的引领作用非常突出,对研究生的人格影响更为直接。在教师、导师、人师三者的统一上,教师是出发点,导师是基本点,人师是制高点[4]。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5]。

(1)做好人师,就是要在教授知识之外,关心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长,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研究生成人意识比较强,大多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不轻易表露。导师在教书育人中更加需要感情投入,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婚恋、经济、就业等现实问题,将关爱融合于教育过程中。

(2)做好人师,就是要寓德育于智育中,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当前的研究生中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经受磨难、挫折少,耐力、毅力比较弱,在完成科研工作时常出现拈轻怕重、畏难求安、寻求捷径的心态。导师在研究生“做人”教育中,应当把对研究生人生道路的引导和学术品格、意志品质的培育作为重点,在研究选题中结合社会问题和热点,培育研究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及造福人类、献身社会的服务意识;在学术研究中培育研究生执着的精神、严谨勤奋的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智育中培育非智力品质。

(3)做好人师,就是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熏陶研究生,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言传身教,为研究生作表率。《大学》为我国古代四书之首,其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首在明德,大学之师必以德先[6]。在为学方面,导师要站在科研第一线,要求研究生做到的,导师要以身垂范,自己首先做到,以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什么是广博而专深的专业知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创新精神;在为人方面,导师要正人先正己,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科学研究严谨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百折不挠的钻研意志。

[1]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 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 l.

[2]习近平.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赵馥洁.谈研究生导师的素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2).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business/htm lfiles/moe/ s6875/201210/xxgk_142974.htm l.

[6]龚克.为师之要首在德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

(责任编辑周玉清)

郭慧梅,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管,助理研究员,上海200444。

猜你喜欢

负责制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高校基层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初探
爱情导师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