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道义”的认同与感动——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

2015-03-01余岱宗

关键词:文化差异

“中国道义”的认同与感动——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

余岱宗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摘要:长篇小说《远东来信》书写了一位犹太男孩在中国的经历。小说通过文化落差性形成叙事动力,并且创造了身份迥异的各种阶层的中国人形象。“中国道义”,就这样,在普通中国人为犹太男孩雷奥建构起的中国人的血缘、乡缘网络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危难时刻,获得色彩鲜明的呈现。

关键词:《远东来信》;文化差异;中国道义

收稿日期:2015-06-09

作者简介:余岱宗(1963- ),男,福建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志码:A

张新科先生为了《远东来信》的写作,探访了德国、波兰、法国、捷克等国,于国内则探访了上海、开封、上蔡等地,这部倾注了作者多年心血的国际题材作品,被毕飞宇称为张新科的“命运之作”。

《远东来信》建构了两个空间:一是现实空间,留德学生谢东泓在周末的汉堡跳蚤市场上淘到50年前流落中国的犹太男孩雷奥的八封信,从此,谢东泓开始了他的探寻之旅;第二是历史空间,八封信逐步还原雷奥从上海到河南上蔡农村的种种历险和磨难。历史空间逐步打开,中国知识者与村民援救犹太男孩的无声壮举,让谢东泓震惊了。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到二战结束,犹太人在中国的避难经历不是什么新闻。《远东来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透过一个犹太男孩在中国的经历来叙述这段往事,于目前长篇小说创作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题材。

这是一部新颖的国际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在艺术处理上具有相当难度的长篇小说创作。这种艺术难度体现作家要进入完全不同的时空语境中让不同文化符号系统实现交融:当代国人的文化语境与那段犹太人在中国避难生活历史语境的交汇;受难的犹太人与抗战期间普通中国人的相互理解;当代西方人对中国人文化性格的理解。所以,这又是一部理解之书,是一部消除隔阂,探测人与人相互理解的深度与广度的小说创作。

在小说艺术方面,更具体地说,是上个世纪30年代末欧洲的犹太人的文化符号如何在远东上海和河南农村获得交汇的机会,这符号的交汇是主人公雷奥用陌生人的眼光看上海人吃包子的时候的奇异表情,是河南农村的村民第一次见到“蓝眼睛”的犹太男孩时候的惊讶感,是河南豫剧的艺术被雷奥误读时候的有趣场景,等等。作家如果没有对德国的文化、德国犹太人的历史、中国河南村民的日常生活、上海市民的处世为人的思维逻辑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是很难想象能够写出这部多种文化符号系统交融贯通的长篇小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这部长篇小说不是以对一种文化符合系统的深入了解来成就一部长篇的创作,而是比较少见的让多种差异性极大的文化符合系统叠加贯通的艺术创作。从艺术的意义上说,这部长篇小说文化符合的复合性是明显的特点。写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者如王实甫、任天放是一种儒雅而不乏侠气的形象系列,写同时代的村民中有点文化的戏班班主潘进堂形象和众村民则是别有一番的天地。至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谢东泓这个人物和德国导师沃尔德教授以及其他留学生的形象,又完全是当代德国学界的生动写照。至于谢东泓与芮玮爱情关系的发展,又是当代青年恋人一种别致的情感历程。所有的这些完全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他们在一部长篇小说文本中不但要交汇,而且要通过这种交汇走进其他人的心灵世界,哪怕这种“走进”有些时候仅仅通过文本的阅读与翻译,也要引发种种复杂情感的生成。如此,这样一部长篇小说的艺术书写的难度,显然要远远大于只是在单一的文化语境中成就叙事的长篇小说。然而,也正是这种艺术处理上的难度,也给这一国际题材的长篇小说叙事带来了长篇小说艺术探索的创造性。

事实上,《远东来信》突出的艺术探索性,正是通过文化的差异、时间的落差所形成的饱满的叙事动力,去成就那段感人往事的叙事。

就文化差异而言,逃难的犹太少年雷奥,从汉堡到上海,从上海转移到河南乡村,文化差异越来越大,人越来越陌生。然而,在民间交往的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从市民阶层到乡野百姓,中国普通民众不但怜悯异乡人的苦难,更在灾难来临之际伸出援手;不但伸以援手,当自己同样遭遇天灾人祸时,不弃不离;不但不放弃,更以中国人特有的乐观,相濡以沫,拼死抗争,去保护来自异乡的生灵;不但安慰他、保护他,更在异乡孩子离去的时候,在内心里守望他、祝福他。

《远东来信》的主人公,经历着种种危险,承受着文化语境的落差。这种落差导致语言和习惯的隔阂,但这种隔阂,更让读者感受到无声的怜悯与担当对隔阂的巨大消融力。沟通的困难反而让受难者的心贴得更近。

就小说艺术而言,从上海虹口区的国际学校到上蔡别津村的农家,每一个场景的转换,作家都活画出文化特色迥异的历史场景以及各色人物的惟妙惟肖的声口。

文化背景虽然不同,但是,无论是知识者王家甫和任天放,还是乡民潘进堂、喜鹊、八仙、老纪、马兰兰,他们以中国民间的“熟人社会”的血缘、乡缘为纽带,为异乡弱者编织一张看似脆弱却极具韧性的草根阶层的“保护网”。

这部长篇小说在空间大转换的叙事处理上的成功,得益于对不同文化身份不同性格特征的中国底层人与犹太孩子的情感交流的生动叙述。这种生动的叙述让这部小说不是以抽象的人道观念去传达主题,而是透过不同文化身份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磨合来刻绘中国普通民众特有的风趣和乐观,透过一次次危机时刻的挺身而出来展示他们的智慧与担当。这让这部长篇小说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叙述犹太人在中国的苦难历程的作品,而是一部抗战时期普通中国人如何以朴素的大爱、不屈的意志和诙谐的机智去保护异乡弱者的正气之作。

小说是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情节或情景去表达情感的叙事艺术,所以,时空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个性的差异,这三种差异在小说艺术中,都不是以抽象的特性在小说文本中显现,而是要在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矛盾中生成。小说中,王家甫作为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形象,是通过中国知识者无声、务实的担当来成就他的个性。当然,王家甫同时又是一位线索型的人物,他能够理解当时世界上发生的诸多事件,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与对应能力,如果王家甫始终关心着犹太男孩雷奥,固然也要经历那么多磨难,但小说中的文化差异形成的落差也许就不那么明显。然而,小说恰恰要让王家甫“撤出”,让一个异乡男孩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生活。这种文化环境的“陌生”,不但在考验这小男孩,还在测试着乡土中国中的普通百姓对异乡客的接纳、包容到保护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别津村的村民群体形象是这部小说中人物塑造方面难度最大的人物系列。可以这么说,如果将别津村的村民都刻画成古道热肠的或神通广大的人物,小说将陷入虚假甚至概念化的境地,那么,作品有可能成为类似“抗日神剧”的大众文艺作品。作家写别津村村民形象,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塑造别津村的村民,不是拔高式或戏耍式的方式来建构人物。村民们一开始的时候对于接受一个异乡男孩是感觉到为难的,因为他们本来就处于物质匮乏的战争状态之中。小说是通过一个村落的居民与一个异乡男孩的逐步接触,在具体的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去写村民从接纳到保护,从保护到自我牺牲的过程的。这样,潘进堂这些村民的形象就不是通过抽象的演绎去建构他们的古道热肠的,是通过人与人的活生生接触,是通过具体的对话与情感交流,让人物逐步拥有饱和的情感动力去接纳和保护异乡男孩,乃至付出巨大牺牲都在所不惜。如此写来,才是从情感路径上去发展人物关系,而不是通过某种抽象的概念去演绎人物。

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接受异乡男孩这个“意外事件”,无疑给村民带来巨大的压力。压力本身构成了一个叙事动力源。通过这种压力的传导,村民们的精神特征和生活形态逐步显形:村民对国际大事一知半解,但不等于他们不聪明不敏感;他们过着粗陋穷苦的生活,但不等于他们没有文化生活;他们没有掌握全面的现代文化知识,但不等于他们中的人都不识文断字;他们也有胆怯和为难的时候,但不等于在最危险的时候不敢挺身而出;他们忍辱负重,但不等于他们不敢赴死;他们忍受着磨难和苦痛,但不等于他们都只在愁苦中度日。

小说最富有亮色的所在,就是写出了老中国儿女的精神编码:他们承受着苦痛,他们勇于付出牺牲,但他们哪怕在最痛苦的日子也不放弃着生的希望和美好,以低微但具有内在乐观性的精神气质应对着外界的打击和折磨;他们具有世界上最质朴的怜悯心,不需要对外部世事了解太多,就能将爱给予一个异乡男孩,因为他们只要接触到被欺凌、被压迫的无辜者就愿意伸以援手;他们重视以血缘、乡缘为纽带的社群生活,相对封闭的乡村生活并没有导致他们的心灵不活跃。小说中,中国村民总是以他们喜闻乐见的中国的民间戏剧中的为人处事的道义故事去校正、诠释他们的行为。侠肝义胆的情怀,从民间戏剧中来,走入村民的心灵,化为他们的勇敢的行为,为保护异乡男孩的行动提供一面面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派生出的道德镜像。

这部小说,如果单单让见过“大世面”的上海市民为落难的犹太人提供帮助,体现上海市民的包容与怜悯之心,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的文化特性与中国民间侠义情怀的文化特征不见得会体现那么充分。小说文本让落难的犹太男孩“流落”到落后的河南乡村,看看相对封闭、穷困的中国村民会如何对待一个外来的受难者,如此,不仅仅小说的戏剧性大大强化,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沉淀在民间底部的那种“仁义”“良知”“侠义”的观念也获得了更具象化的体现。

往事是镜,心是灵是灯。往事所释放出来的澎湃能量传导到信件的发现者谢东泓身上,时间落差在小说文本中形成另一层面上的审美感染力。谢东泓学的是渔业生物学,但随着信件的翻译,他成为痴迷的历史研究者,由陌生到沉浸,由沉浸到感动,由感动到振奋,由振奋到景仰,所有的这些情感的生成,都不是简单的真相还原,而是一个感受苦难、认同道义的精神提升之旅。谢东泓是往事的调查者,意义的诠释者,更是一位精神成长者。这种精神成长,在小说艺术处理过程中,是谢东泓的现实时空逐渐为雷奥的历史时空所“捕获”,所“吸附”。历史时空中的雷奥左右着谢东泓现实时空中的思想、情绪与信念,乃至他对自我行为的价值判断。到此,历史时空对现实时空的影响还不够,历史时空又从谢东泓出发,扩散出一波又一波的涟漪,波及谢东泓的留学生伙伴、导师、意中人。往事中“中国道义”的光芒,为更多的中国人和不同国界的人士所感受,所认同,所感动。往事中文化差异隔阂在朴素的大爱中被化解,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界限,也因为50年前普通中国人的牺牲、担当和乐观而消融。

谢东泓这一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当代中国青年的形象。谢东泓既是往事的接收者,又是发送者,但更重要的是,谢东泓在调查这一段被湮没的历史时候被历史影响着,改变着。这意味着,这段历史当中所内蕴着的“中国道义”,是需要开启的。这种开启,不仅仅是被感动,而是这种感动会形成改变价值观念的行动。小说中写得格外动人的所在,便是谢东泓每到雷奥生活过的地方,他都会不断产生“恍惚感”,在“恍惚感”中去体验种种历史中人的心境。这种“恍惚感”是一种小说写法,只有在小说中,人物形象才有充分的机会刻绘人物的感觉世界,在感觉世界中游走,让历史与现实发生奇妙的融汇。

写谢东泓,最终是写那段往事,写被开启的往事是如何透过时空进入今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哪怕仅仅是谢东泓以及他的身边的人受到这段历史的影响,都在诠释着这段历史对于当下的意义。

谢东泓是今天的一个普通青年,他不是一个大人物,这段往事的书写,也同样是通过历史上被湮没的普通人的历史来实现他们心灵的对接。的确,《远东来信》的“中国道义”的承载者是普通民众。

与《辛德勒名单》或《拉贝日记》中的拯救者形象不同,中国底层援救者,不是万能的天使,他们援救不是自上而下的拯救,而是以屈辱的泪水和无名的牺牲来换取异乡无辜者的安全。再有,这种“中国道义”没有丝毫豪言壮语,普通乡民从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出发,为的是一个犹太家庭不要“断了根”,为的是一个可爱的异乡男孩不被加害。一声“大”,一生“娘”,就足以让潘进堂和喜鹊认下这位可爱的异乡男孩;一位亲戚的嘱托,就足以让一个家庭保护弱小的生灵;对一家农户的信任,就足以让一个乡村接纳一位陌生的异国少年。“中国道义”,就这样,在村民们为雷奥建构起的中国人的血缘、乡缘网络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危难时刻,获得色彩鲜明的呈现。

《远东来信》故事充满悲情,但不是一个悲剧故事。中国民间所散发出来的“喜气”,让“中国道义”处处染上“乐感文化”的色彩。这又不是简单的苦中作乐,而是中国的草根阶层在苦难面前的特有的抗争方式,这种情绪感染着犹太男孩,给他生存的勇气,赋予他乐观的个性。就这个层面上,《远东来信》的意义,不是传奇性故事所能概括,而是透过一段往事的书写,叙述普通中国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抗争力,探寻中国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道德观与正义感,透视中国普通人在战争环境之下的独特的心灵结构:平凡的言行中充满怜悯感和同情心,痛苦的忍耐之中蕴含着不屈的抗争力。

Recognition and Affection of Chinese Morality and Justice:

Comments on the Novel ofTheLetterfromtheFarEast

Yu Dai-zong

(School of Literature Research,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

Abstract:Us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as the narrative impetus,The Letter from the Far East created the imag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different classes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Roe,a Jewish boy,in China.Thus, the Chinese morality and justice came into be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kinship relations with Reo and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in everyday life and presented even more at the critical moments in danger.

Key words:TheLetterfromtheFarEast; cultural differences; Chinese morality and justice

(责任编辑蒋成德)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