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华夷史观到世界史观——九黎、蚩尤文化研究的哲学审视与现实评价

2015-03-01萧洪恩

关键词:文化研究蚩尤历史观

从华夷史观到世界史观——九黎、蚩尤文化研究的哲学审视与现实评价

萧洪恩

(华中农业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蚩尤既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位神话英雄。随着蚩尤史观从部落史观到华夷史观、中国史观与全球性现代化史观(世界史观)的转变,蚩尤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应站在当代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来看待蚩尤文化,开发蚩尤文化,利用蚩尤文化,发展蚩尤文化。

关键词:蚩尤;历史观;文化研究;哲学审视;现实评价

收稿日期:2015-06-3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南及黔贵地区土家、畲、毛南、仸佬各族哲学史”(10ZD&059)

作者简介:萧洪恩(1961- ),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蚩尤既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位神话英雄。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蚩尤形象随着历史演进而不断得到丰富,以至于形成了十分复杂而混乱的矛盾形象:历史人物与神话人物、道义敌人与英雄祖先、英武兵祖与悲情败者、官方乱贼与功勋享祀……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形象的远古人物的流变,却暗含着社会历史观的巨大变迁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巨大契机,因而适应了当代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转向,开启了全球性现代化运动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再发现、再审视、再创造。为此,本文就蚩尤形象形成过程中历史观的转变及相应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与文化开发问题略陈己见,以呼应当前各地的蚩尤文化研究与蚩尤文化开发。

一、哲学审视:蚩尤形象背后的历史观转型

在中国文化史上,初始的文化书写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比如“中域”文化中的系统神话与史诗或因为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及哲学思维的批判而被裁删,以至于出现残片断简的情况。相比而言,在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神话与史诗却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与系统性。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不少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都在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得到同性或互斥的呈现,并表现出不同的形象特征——盘古、伏羲、蚩尤……可以说都遇到了这种情形。如果我们在评价这些人物时不注重历史观的转型,而只注意历史文化史上的片言只语,我们就会把一些本属世界观方面的“客观”问题狭隘为片面的“主观”偏见问题,其中的蚩尤问题即是最为重要的被认定为极有“偏见”的问题之一。

如何进行历史研究?黑格尔曾说:“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的历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不过由于人们对它的题材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片面性的责难。”[1]11人们对蚩尤文化的研究与评价所出现的异象即是由于这种历史观的变化所致。

从最初的部族或部落意义上来看,无论是蚩尤还是黄帝等都没有伦理道德意义,或许可以把这一时期的人物命运与“部落史观”相联系。我们通检历史古籍,秦汉以前的文献差不多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人物,以至于像黄帝这样的被后世神圣化的先祖也十分暴烈。《十大经·正乱》曰:“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皮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集之。上帝以禁。帝曰:毋乏吾禁,毋流吾醢,毋乱吾民,毋绝吾道。乏禁,流醢,乱民,绝道,反义逆时,非而行之,过极失当,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兴兵,视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俞。不死不生,悫为地楹。帝曰:谨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在这种“客观”的态度下,蚩尤、黄帝等都一律被“完整”地陈述了出来。在这种历史观视野中,蚩尤、黄帝并没有各自的对错之分,而只有为了本部落利益所作的“行为”记录。

然而,随着华夏族的形成,“华夷史观”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出现了,其基本内容是强调“中国”与各周边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华夷关系”,而该关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心与边缘关系;二是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关系;三是主流与非主流、正统与非正统的关系;四是华夷之间的互变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的华夷之辨可以看成是传统中域历史观的核心,孔子《论语》中即有这种描述[2] 25,91,140。这种历史观的总的价值取向可以用清代今文经学家“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来表述[3],这种历史观超越地域、种族等外在因素。从中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角度看,“汉民族自古以来,只以文化之异同辨夷夏,不以血统之差别歧视他族。凡他族之与华夏杂居者,但须习我衣冠,沐我文教,即不复以异族视之,久而其人遂亦不自知其为异族矣”[4]234。于是,在华夷史观背景下,蚩尤、黄帝形象出现了历史性的分裂。

在对待蚩尤问题上,华夷史观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特别值得重视:一方面是作为蚩尤继承者的族群、姓氏等以各种方式把蚩尤作为英雄祖先加以传扬并供祭,于是出现了蚩尤城、蚩尤祠、蚩尤冢、蚩尤戏……之系列文化现象;另一方面则是中域统治者及其相应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都站在“道义”的高度来批判蚩尤,字书即把蚩尤与悖乱联系起来,如《方言》卷12:“蚩,悖也。”《广雅·释诂》卷三:“蚩,乱也。”甚至出现了“关公战蚩尤”一类“传说故事”,不过又同时承认蚩尤的事功——其战神形象、冶造技术、法律创造……一律从事功的角度加以运用,故《说郛》卷89下有欧阳修《集古录》“秦二世诏”条言“秦二世诏、李斯篆,天下之事,固有出于不幸,苟有可用于世,不必皆圣贤之作也。蚩尤作五兵,封作漆器,不以二人之恶而废万世之利也……”王十朋《梅溪集》后集卷4录《次韵梁尉秦碑古风》诗中有“蚩尤五兵封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句,而黄震《黄氏日钞》卷39引李浩之言,更论“蚩尤五兵,李斯篆隶,苟便于世,不以人废”;明人杨慎于《丹铅余录》卷8上更明确认定:“蚩尤五兵,李斯篆书,苟便于世,人其舍诸?鲧之城也,桀之瓦也,秦之边防也,隋之漕河也,至今赖之。故曰:善用人者无弃人,善用物者无弃物。”应该说,“华夷史观”影响了蚩尤评价达两千多年。

随着全球性现代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到了19世纪龚自珍、魏源时代,伴随着地理学的兴起,近现代民族国家的疆域意义开始彰显,并具有了“中外”区别的意义,从中国来看蒙古、青海等都已不具“外”的意义,而是“内”。到魏源《圣武记》《海国图志》等的问世时代,则能明显地感受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当李鸿章与左宗棠在西北与海防问题上发生争论时,已预示着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外文明冲突了,因而形成了以世界史观为基础的中国史观。由于“中国史观”的前提背景是全球性现代化运动引起的历史观的深刻变革,即由地区史观向世界史观的转变,于是,对蚩尤的文化评价,我们看到了从华夷史观到中国史观、世界史观的历史转型,而世界史观,笔者也随即称之为全球性现代化史观。

在“华夷史观”时期,中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域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对蚩尤的评价明显地表现出两面性:善与恶;但由于其文化因素,又出现了事实与价值的背离。而到了中国史观、世界史观时,不仅从个体民族的意义上如苗族、汉族、蒙古族……使蚩尤的民族先祖地位得到承认并强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苗族社会中掀起的一股“蚩尤热”,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求为“苗族最高祖先”蚩尤“正名”和“平反”,强调“蚩尤既是苗族的始祖,也是汉族的始祖”[5]。而且从中华民族总体意义上,为因应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中的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转向而引起了与蚩尤相关的历史故里之争,并站在中华共祖的角度来重论蚩尤,于是“中华始祖文化村”祭出了纪念“黄帝”“炎帝”“蚩尤”的“三祖”文化;“中华三祖堂”内供奉“三祖”塑像,墙绘表明“三祖”事迹的彩图,结合1997年的“港土归根碑”和2000年的“澳土归根碑”,全球性现代化背景下的蚩尤形象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上述历史观的梳理表明,蚩尤形象的变化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而相应的变化正表现出了蚩尤史观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蚩尤历史与其他历史一样无疑都是后人不断地建构起来的。今天的蚩尤再评价,说明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一类的学术名言的普适性。所以,根据历史观的变化看蚩尤,进行蚩尤再评价,并不存在根据私见论蚩尤而为蚩尤翻案的问题。

二、现实评价:生产力视野的蚩尤文化元素

无论蚩尤形象如何变化,都不影响蚩尤文化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在当代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看到,历史在不断地发展中,生产力在永恒地演进中。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本身是最宝贵的生产力;随着科技革命的发生,科技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第一生产力;当人类迈入21世纪,数字传媒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信息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在当下,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究竟什么力量可以带领人类开创下一个崭新的纪元?越来越多的声音汇合成两个字——文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不同的思考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在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中,文化力量的日益凸显[6]。正是根据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转向我们发现蚩尤文化的符号价值,因而有必要清理蚩尤文化的元素意义与资源价值,从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方面来重新评价蚩尤文化的当代“发展”价值。

(一)身份符号的利用价值

蚩尤的历史身份是一个值得认真清理的问题,具体包括很多方面,可以利用以进行文化研究与文化开发者有以下几种。

中国第一革命家:孙中山1920年为《阚氏重修谱牒序》中所说:“合肥阚氏,古蚩尤之后裔也。蚩尤姓阚,为中国第一革命家,首创开矿铸械之法,因轩辕氏夺其祖神农氏之天下,乃集其党徒八十一人,精究战术,能为风雨雾霾以助战,与轩辕氏血战多年,至死不屈。轩辕氏既灭蚩尤,实行帝制,称蚩尤为乱民,加以不道德之硷号,然心畏蚩尤之神异、民心之思念,乃令人图画其像、建祠祀之,至今四千余年,大河南北,祠宇尚多有存者。”

君、君子:蚩尤的身份中,有一个似乎与南方少数民族关系极深的“君”,如《尚书·吕刑》注谓“九黎之君,号曰蚩尤”;唐陆德明《尚书释文》引马融言“蚩尤,少昊之末,九黎君名”;孔颖达《尚书正义》“昔炎帝之末,有九黎之国君号蚩尤者,惟造始作乱”,“九黎之君号曰蚩尤,当有旧说云然。不知出何书也”。郑玄亦云:“学蚩尤为此者,九黎之君在少昊之代也。其意以蚩尤当炎帝之末,九黎当少昊之末。九黎学蚩尤,九黎非蚩尤也。”《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谓“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孔安国语谓“九黎君,号蚩尤是也”。查中国历史,于三皇五帝之外,称“君”者尚有盘古,《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记》谓“盘古之君,龙首蛇首,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此外复有《世本·氏姓篇》《水经注·夷水》《华阳国志·巴志》等所称巴人祖先“廪君”。盘古在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中易化为盘瓠,“廪君”为巴人首领,结合蚩尤及屈原《九歌·云中君》中的“云中君”,似可认知蚩尤的“君”的身份意义,属相异于“三皇五帝”谱系的另一文化谱系。

天子: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

庶人:蚩尤在中国古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庶人”,而且是“庶人之贪者”。虽然《大戴礼记·用兵》对此作了道德评价,然而却与真实历史相去较远。其文曰:“公曰:蚩尤作兵与?子曰:否!蚩尤,庶人之贪者也,及利无义,不顾厥亲,以丧厥身。蚩尤惛欲而无厌者也,何器之能作?蜂虿挟螫而生,见害而校,以卫厥身者也。”这里不仅对“蚩尤作兵”进行了否定,而且对蚩尤进行了反面的道德评价。不过,“庶”之本义即用坩锅炼铜之义,而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出土文物如鸟形陶器、炼铜坩锅、会意陶文等等恰可证明那一时代蚩尤的“庶人”地位——处于领先地位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而且是不断地进行造冶的人。于是古文献如《尸子》说“造冶者,蚩尤也”;而《管子·地数篇》则有详陈:“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这本身即表明了“蚩尤,庶人之贪者”的文化本义,以致于后世对“庶人”的贬义,同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九黎部落中不甘屈服的人被降为奴隶而被称为“黎民”有同样的文化史意义。

诸侯:《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异像战神:在中国文化中,蚩尤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就是“战神”。《史记·封禅书》记齐地所祀八神之“三曰兵主,祀蚩尤”,知蚩尤以战神形象被载入史册。《封禅书》还言:“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徇沛,为沛公,则祠蚩尤,衅鼓旗。遂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年首,而色上赤。”《后汉书·马延传》亦言:“延将兵卫护南单于,敕延过武库,祭蚩尤,帝亲御阿阁,观其士众。”《宋史·礼制》亦言:“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祃。后魏出师,又建纛头旗上。太宗征河东,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祃祭。”按《诗经·大雅·皇矣》中有“是类是祃”之言,“类”即祭天,“祃”即祭战神。清人龚自珍在《最录南唐五百字》一诗中谓“祃祷蚩尤,蜡饯猫虎”之说,强调“祃祭”就是祭战神蚩尤。不过,战神蚩尤属异像战神,如《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而《纬书》《集纬》则辑有另一说法:“蚩尤出自芋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邱。”“芋水”或为“羊水”之误,“丘”“邱”则可通。《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龙鱼河图》亦谓:“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而《述异记》则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二)信仰符号的研究价值

蚩尤属九黎部落,一般认为属东夷集团。相对而言,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信仰文化符号,并极具研究、开发价值。

鸟图腾: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子朝鲁的一段话说:“高祖少皞(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根据仰韶文化晚期乃至甘肃马家窑文化都开始出现东夷文化特有的鸟形纹饰、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的陶器上有双头鸟的纹饰等即可证明。少昊部落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等等。研究表明,居住在山东、江苏一带的东方各种夷人,最初即以崇拜鸟为主,颛顼即如此,故《史记·秦本纪》言:“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牛崇拜:蚩尤部落复以牛为图腾,故《述异记》云:“蚩尤氏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髻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觝戏,盖遗制也。”

或说为虎:学者或谓巴人的祖先称为“廪君”,同于三苗、九黎称蚩尤为“君”;巴人崇拜虎,以廪君魂魄化为白虎,三苗、九黎则崇拜黑虎。古代黎、狸、虎相通,九黎即九虎。据介绍,纪念蚩尤的傩祭仪式供奉黑虎真君和白虎八部大王两神,傩师毕嫫身披虎皮八幅罗裙(虎裙)祭土主之后,由黑虎真君(由一老者扮黑虎头领以象蚩尤)率八虎(由八名成年男子扮装)跳傩[7]89-90。证明蚩尤在其后裔心目中本身即是虎神。这可由考古材料进一步证实:西水坡45号墓及蚌塑龙虎图像与渭水流域半坡类型后期、史家墓地龙虎构形均是“贬龙扬虎”[8]。

星象崇拜:《易纬·是类谋》有“纬缩合宿,毁日月珥,浮气恡出,篲笰蚩尤”之说,郑玄注谓:“纬,五纬。缩,行进退。合,聚。毁,散。珥,日月傍气,诸侯以光气为恡者。篲笰,妖星。蚩尤,妖星。么恡,昔蚩尤为无道,作五虐之刑,黄帝起而诛之,盖有此旗邪,未闻也。”孙诒让《札迻》说“蚩尤妖星么恡”“六字有误。”并言“盖有此其邪”中“‘其’疑当为‘旗’,此谓妖星,蚩尤旗也”。其中所论蚩尤即是星名,今《辞源》释“蚩尤旗”为彗星名,古代谓此星出即象征有征伐之事。《吕氏春秋·明理》曰:“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

(三)成就符号的开发价值

目前学界已广泛地总结了蚩尤的文化成就,可以进行总结、研究、开发者如下。

明于天道的宰相:《管子·五行篇》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为使当时,大常察于地利,故使为禀者……”可以看出,蚩尤在这里是黄帝的六相之一。而《越绝书》则记载:“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

造作五兵的军工:蚩尤作为军器制造者,得到了一致肯定。《世本·作篇》谓“蚩尤以金作兵”,或云“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予”。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制以刑法的法祖:《尚书·周书·吕刑》记载:“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说:“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

民间宗教的祀主:古代巫教或民间宗教中,人人都可与上帝相通,而“绝地天通”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语·楚语下》:“及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家为巫史,民神同坐,祸灾荐臻。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苖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韦注:“少皡,黄帝之子金天氏也。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其后,高辛氏之季年;三苗,九黎之后。”《史记·五帝本纪》郑玄注:“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苗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诛之。”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三十九云:“此言苗民以虐刑而遏绝其世,不可以不鉴戒。而苗民之恶则习于蚩尤,故先言蚩尤而后言苗民也。汉孔氏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盖以《楚语》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此言蚩尤而继以三苗,故以蚩尤为九黎。案《史记》曰:‘神农氏世衰……遂杀蚩尤。’蚩尤既为黄帝所杀,而九黎在少昊之末,则蚩尤非九黎。先儒既以蚩尤为九黎,而又曰黄帝所灭。二说异同,安得合之哉?《楚语》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何也?’对曰:‘九黎乱德,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此谓绝地天通。盖指三苗之事而言,安得以为在颛顼之世?《楚语》非也。则蚩尤当从《史记》。应劭曰:‘蚩尤,古天子。’臣瓉曰:‘《孔子三朝记》曰:蚩尤,庶人之贪者。’据《史记》之言,则蚩尤诸侯,二者皆非也。”

大农代表:或谓“蚩”是贬词。《说文解字》释为“虫也”。《六书正伪》曰:“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然学界有言曰:“尤”是部落名,又作由,意为农。杨慎《丹铅录》云:“由与农通。”《韩诗外传》云:“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吕氏春秋·勿躬》例举:“管子复于桓公曰:‘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若甯遬,请置以为大由’。”注:“大由,大农也。”《管子·省官》说:“相高下,视肥瘠,观地力,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由田之事也。”《钱谱》神农币文“农”作“由”。故“尤”部落即“由”部落,亦即农部落,贬之即谓“蚩尤”。中国古代对氏族及部落的名称与其酋长名称和氏族部落民名称常常不加区别地称呼,所以,“蚩尤”既为部落名,亦为该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名[9]。

蚩尤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上述所列,仅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可作为打造“九黎城”一类的文化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元素的使用与设计,需要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否则就会闹出文化笑话,有如“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一般,这是文化开发的大忌。

三、文化认同:九黎、蚩尤符号的价值彰显

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转向,从上述文化要素层面看,主要表现在全球性现代化运动发展中的“寻底竞赛”,凸显文化的战略地位;“文化领土”问题的日益突出;文化的全方位渗入经济、技术、社会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进入一切生产、交易领域与财富创造领域;产业内容的转移即产业已从工业中解放出来……但是,对于蚩尤文化来说,除上述方面而外,还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值得提取。

(一)对蚩尤后人的民族凝聚价值

不少学者都强调蚩尤的中华共祖地位,因而通过清理蚩尤的后世子孙,有利于起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汉族:蚩尤被黄帝打败后,黄帝族在把九黎部落不甘屈服的人降为奴隶而被称为“黎民”的同时,使另一些蚩尤后人融入到华夏族中,他们包括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伯益氏和皋陶氏,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而《后汉书·东夷传》则谓:“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据后世研究,邹、屠、黎、蚩、阚等部分汉族姓氏可能和蚩尤有关。如邹氏、屠氏,今均为汉族常姓。王嘉《拾遗记》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卷十九记载:“谨按《壬子年拾遗记》曰:‘帝喾妃邹、屠氏之地。’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邹氏、屠氏。”部分融入华夏族的蚩尤后裔,或有其姓氏,如郑樵《通志略》卷二《氏族二》谓“黎氏,字亦作犁,子姓侯爵,商时诸侯。《风俗通》云:‘九黎之后。’《尚书》:‘西伯戡黎。’亦见《毛诗》。今潞州黎城县有黎侯故城,是其地……今岭南多此姓。”《古今姓氏辩证》引《元和姓篡》曰:“蚩”姓,“蚩尤之后,以国为氏”。罗泌《路史·蚩尤传》亦云:中原地区“后有蚩尤”,即以蚩尤为姓氏的民系。但不少已不能确知其姓,如公元前457年被晋国智伯所灭的仇犹国,《史记·樗里子传》记“智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此仇犹或即蚩尤遗裔所建。

苗族: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其中特别是苗族知识分子强调蚩尤是苗族的祖先,并在苗族史诗、歌谣、传说等口承文化中探寻苗族之源。其基本认识是:苗族先民在上古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华夏族所败而被迫迁徙至今天的湘、黔、鄂、渝等地区。比如,根据黔东南苗族史诗《枫木歌》并结合《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联系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而肯定苗族与蚩尤的历史联系;另外,《山海经·大荒北经》记有“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郭璞注:“三苗之民。”驩头,即《尚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之驩兜,《史记·五帝本纪》“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之驩兜,而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即与驩兜有亲缘关系。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语中即被称为“驩兜”,且泸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庙等,足见蚩尤与苗族的历史文化关系。又如苗族持续地以蚩尤为先祖,川黔滇苗族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藏”时首先要祭始祖“姜尤”;黔南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云南马关、武定苗族“跳月”或“踩花山”的风俗与蚩尤关系密切:苗族崇拜枫木,甚至以枫木为图腾……

蒙古族:王嘉《拾遗记》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恶者于有北之乡”。而《诗·小雅·巷伯》孔颖达疏谓“有北之乡”,谓:“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表明一部分蚩尤遗裔很可能被迁到广漠的北方。据蒙古族学者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10]所论,蚩尤部落中迁到北方的一部分或即与荤粥(匈奴之别名)有族源关系。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则谓:“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谓:“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羌族:《尚书·虞书》谓“窜三苗于三危”。孔颖达疏谓“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广韵》释“窜”为“放也”,即流放之谓。孔安国说“三危”为“西裔之山”,据《山海经·西山经》“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现敦煌市东北复有三危山,今置有三危镇。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现今黔西北苗族还流传有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的古史传说,不过这些人群有的成了羌族等少数民族,事见《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学界甚至认为: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而后来称为羌,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所以,羌族及部分藏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作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当是他们的先祖。不过应强调的是,“缙云氏”是黄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故《史记正义》案:“黄帝有熊国君,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史记集解》说黄帝“号轩辕氏”。杜预注《左传·文公十八年》谓“缙云,黄帝时官名”,说明《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名”应是当时的共识。而《史记集解》引应劭语谓“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亦可作为显证。

此外,蚩尤后人复有黎族、瑶族、畲族、羌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甚至有学者认为高句丽族亦是东夷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族有关,故韩国历史小说《蚩尤天皇》把蚩尤写成该民族祖先。

(二)蚩尤遗迹的文化整合价值

历史上的蚩尤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都足以进行文化景观创设,以达于总体上的蚩尤整合效果,更能体现蚩尤精神。这些历史遗迹如下。

蚩尤城:《太平寰宇记·河东道七》记安邑县:“蚩尤城在县南一十八里……其城今摧毁。”旧安邑县治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

蚩尤祠:蚩尤祠的记载已早见于《史记·封禅书》所记秦始皇东巡狩封泰山、禅梁父而祠八神,其“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祠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汉书·地理志》记东郡寿良县“蚩尤祠在西北(涑)上,有朐城”;《述异志》更谓“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逐为立祠。”

蚩尤冢:据统计,有文字记载的蚩尤墓就不下五处:山东寿张县阚乡、山阳郡钜野县、涿州、河北省怀来县李官营乡二堡村、涿鹿县保岱乡保岱村。《皇览·墓冢记》:“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又传言:黄帝杀之实一蚩尤部将,在蚩尤重伤陷绝境处舍身换穿蚩尤衣,为主撞山崖自杀。追兵至,辨衣着为蚩尤。真蚩尤葬于涿鹿矾山镇。”张澍辑《十三州志》:“蚩尤肩髀冢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克之于涿鹿之野,身体异处,故别葬焉。”目前,山东省巨野县有蚩尤墓和蚩尤广场。

蚩尤旗:《吕氏春秋·明理》谓:“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类彗而后典,象旗。”《史记·天官书》谓:“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隋书·天文志》谓:“旋星,散为蚩尤旗。”“蚩尤旗如箕,可长三丈,末有星。”《皇览·冢墓记》也记载说:“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祭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更多内容可参见周能俊《天象与世变:汉唐时期的“蚩尤旗”星占》一文[11]。

蚩尤血:《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六记安邑县:“蚩尤天在县南一十八里。”

蚩尤戏:《述异记》卷上云:“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氏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饕餮纹器:饕餮本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中的神秘怪兽。《山海经》记其特点是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后引申为贪婪之义。商周时代青铜鼎器上所铸的饕餮头部形象,据说即是依黄帝所画蚩尤之像制作的,故学界认为“饕餮纹饰正是战神蚩尤形象与牛图腾的组合体”[12]。《路史·后纪·蚩尤传》说“后世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其状率为兽形,傅以肉翅。”《龙鱼河图》说:“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

崇尚数九:在关于蚩尤的文化符号中,崇尚数九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汉代纬书《龙鱼河图》有“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一节,虽然《汉学堂丛书》辑有《龙鱼河图》文“黄帝之初,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沙石,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一节,其数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或“七十二人”之别,结合《国语·楚语》所谓“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之注谓“九黎,黎民九人,蚩尤之徒也”,加上蚩尤后人之苗族长期崇尚十八寨、八十一等三、九的倍数,可知蚩尤族群的数崇拜特色。

其他复有蚩尤剑、蚩尤泉、蚩尤寨等,并可打造为蚩尤或九黎文化景观。

(三)共祖意识与中国共识价值

承认蚩尤是中华民族的几大祖先之一,有利于形成复兴中国的共识价值。

根据《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纪》说“炎帝”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而有了蚩尤部的兴起,故《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目前,学界关于炎帝与蚩尤的关系,主要有四种说法。一说即上述《路史·蚩尤传》所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二说为二者为兄弟,如《新书·制不定》中言:“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涿鹿之野,血漏漂杵。”再如《新书·益壤》中记载:“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漏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三说炎帝与蚩尤为一人说。《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中说:“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筑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丁山说“蚩尤泉即阪泉的支津,阪泉即涿水的支津,当然(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可以说即与蚩尤战于涿鹿。由是言之,所谓赤帝(或炎帝),确即蚩尤了”[13];夏曾佑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也说“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亦曰阪泉氏”,所以,“蚩尤、炎帝,殆即一人;涿鹿、阪泉,亦即一役”[14]。四是《太平御览》录宋襄曰:“蚩尤,神农臣也。”其说亦见于《一切经音义》所谓宋忠曰:“蚩尤,炎帝臣也。”《周书·尝麦篇》:“赤帝(炎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无论上述说法谁是谁非,都不能否定的事实是,蚩尤确有置身于中华民族先祖之列的地位。

目前,学界关于蚩尤与黄帝的关系,主要是两种说法。一是敌对关系,即黄帝打败了蚩尤,而其中的战争起因,《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逸周书·尝麦解》则记载为:“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而《山海经·大荒北经》则有另一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一是臣属关系,如或为黄帝前锋,如《韩非子·十过篇》记载:“昔者黄帝使鬼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或为黄帝六相之一,如前述《管子》所称“黄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遂置以为六相之首”。或辅政西方冶金,即前引《越绝书》所谓:“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同样,无论上述说法谁是谁非,都不能否定的事实是,蚩尤确有置身于中华民族先祖之列的地位。

要之,从中华民族共祖的角度认识蚩尤,自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结合上述其他方面的论述,站在当代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来看待蚩尤文化,开发蚩尤文化,利用蚩尤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庄存与.春秋正辞:诛乱辞八[M].皇清经解:卷384.

[4]谭其骧.长水粹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陈靖.陈靖将军致胡绳同志的信[J].苗学简报,1995(2).

[6]萧洪恩.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转向及其当代价值[J].江汉论坛,2011(3).

[7]王大有.中华龙种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8]王先胜.“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EB/OL].[2015-04-11]http://xiangyata.net/ data/ articles/a 02/ 413.html.

[9]田晓岫.说“蚩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3).

[10]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11]周能俊.天象与世变:汉唐时期的“蚩尤旗”星占[J].中南大学学报,2013(5).

[12]刘宝山.蚩尤探源[J].青海社会科学,2003(1).

[13]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

[14]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and Realistic Evaluation

on the Cultural Research of Jiu Li and Chi You:

From Sino-centric to the Global Historical Views

XIAO Hong-e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Hubei, China)

Abstract:Chi You i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 and a mythical hero in the history of China.His image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transformation from tribalism,Han-centricity,Sino-centricity until the world.Therefore,the Chi You culture should be treated and explored from the angl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Chinese Dream in order to make it fully developed.

Key words:Chi You;historical view;cultural research;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realistic evaluation

(责任编辑张彩霞)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蚩尤历史观
大战蚩尤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蚩尤之歌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中、日、韩蚩尤信仰与蚩尤演艺说略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习近平的历史观
黄帝战蚩尤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