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责任教授团队建设的思考
2015-03-01白东清李丽刘金兰魏东陈丽梅乔之怡
文/白东清 李丽 刘金兰 魏东 陈丽梅 乔之怡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责任教授团队建设的思考
文/白东清李丽刘金兰魏东陈丽梅乔之怡
摘要:按照天津农学院责任教授建设要求,本文从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责任教授团队组成、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实践能力和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对责任教授团队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水族科学与技术;责任教授;教学改革
李丽,同等贡献作者。
为落实天津农学院“3.4.5.6”的人才培养理念[1],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创建一批精品专业,切实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我校在应用性较强的本科专业中推行责任教授制度,鼓励教学水平高、组织协作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与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旨在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基于此就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责任教授团队建设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观赏水族养殖与鉴赏、繁殖与育种、水质调控、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
2.团队组成
(1)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责任教授由5人组成的团队,其中教学院长担任组长,成员中1名具有教授职称,3名具有副教授职称。
(2)团队成员政治思想好,办事公正,对工作认真负责,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善于团结同事,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聘期内在学院领导下开展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与改革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和落实,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团队成员从事工作时间在7-23年范围内,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治学严谨,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动态、教改趋势与学科发展前沿,能准确把握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内涵及发展态势。
(4)团队热爱本专业教学,教学经验丰富,均对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授课,每人负责2门主干课程,各司其职,相互补充,所授课程能涵盖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内容。
3.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实践能力
通过三年的专业责任教授的建设,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根据观赏水族专业发展地定位要求,本着理念提出了“4321”的培养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水族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4”:从育苗、水质监测与调控、饲料检测与配制、疾病防治四方面入手;
“3”:为培养的关键环节,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三类实践技能(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和初步掌握) ;
“2”: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两种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1”:以观赏鱼养殖为一条主线,有目的的培养和加强观赏鱼养殖过程中繁育、疾病防控、水质调控、饲料品控等方面的综合实践技能、注意加强和突出天津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观赏鱼集散地的地方特色内容的教学。
为此,确定了本专业十门核心实践课程,分别是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实验、水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实验、观赏鱼养殖学、苗种繁育实习、水族营养与饲料学、饲料检测与分析实验、水族疾病防治学、水族疾病防治学实验。涵盖了水族动物养殖过程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三个关键因素(水、苗种和饲料),并做好疾病防治和诊断工作。
运行过程中,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本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观”(水色、鱼类行为、饲料外观、雌雄、鱼体外观)、“摸”(体表粘液、发育状态、饲料硬度及滑腻感等)、“测”(水质指标、鱼体与饲料色度),“算”浮游生物量、受精率、饲料成分含量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观赏鱼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整体养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专业核心课程及对应核心实践能力
明确了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和初步掌握的实践技能。
5个熟练掌握的实践技能
(1)常见浮游生物类群的分类;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3)常见观赏鱼品种的认知;
(4)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5)病料的采集、装袋与送检。
10个基本掌握的实践技能
(1)浮游植物的采集、固定、沉淀、浓缩、定量方法;
(2)浮游动物的采集、固定、沉淀、浓缩、定量方法;
(3)水样中溶解氧的测定;
(4)氨氮的测定;
(5)常见观赏鱼的亲本挑选;
(6)常见观赏鱼品种的认知;
(7)配合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和粗灰分的测定;
(8)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或粗脂肪测定;
(9)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10)检材病原菌分离。
15个初步掌握的实践技能
(1)常见浮游植物各种(20种以上)的分类鉴定;
(2)常见浮游动物各种(10种以上)的分类鉴定;
(3)常见大型水生植物各种(10种以上)的分类鉴定;
(4)水样及底泥间隙水中亚硝酸氮的测定;
(5)总磷的测定;
(6)水样中碱度或硬度的测定;
(7)锦鲤催产药物LRH-A的体腔注射;
(8)常见观赏鱼亲鱼雌雄鉴别;
(9)锦鲤催产药物PG和DOM的肌肉注射;
(10)饲料中钙或磷测定;
(11)饲料镜检检查;
(12)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定量分析;
(13)细菌革兰氏染色;
(14)常见孢子虫、纤毛虫和吸虫装片观察与鉴定;
(15)实验室检查取样。
4.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本专业核心实践能力构建:从四个方面(育苗、水质监测与调控、饲料配制与品控、疾病防治),对三类实践技能(5个熟练掌握、10个基本掌握、15个初步掌握的实践技能)进行系统安排、实施;围绕专业基础-专业课-教学实习环节,加大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通过学生座谈、教师座谈和企业座谈的三结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根据学校规定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
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复合人才培养定位,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为目标,负责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工作,促进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创新内容,使学生从实验设计、准备、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或发表文章全方位得到历练和培养;团队成员教学任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依托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每季度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1次。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产学研基地有效教学资源,在原有5个实践基地基础上(北京水产研究所、里自沽农场、天津市和谐荣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津市六呈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天津市晨辉饲料有限公司),新增1-2个基地,在育苗饲料、品质控制、水质监控、疾病防治方面掌握一线知识和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对接。重点开展企业家大讲堂活动,有效实施“校企无缝对接工程”,将有能力的专家请上讲台直接参与专业教学,建设以“企业产品与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激情和加大教学基地实践活动进行分层次、分步骤的进行,并根据相关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理顺实验教学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改革,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综合性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1)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在课堂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讲授的同时,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充分体现教学中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2]。
(2)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专业课教学中,如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和录像,不断丰富完善网络资源,利用数码显微镜随时拍摄非常形象生动的照片、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利用投影同步演示,借助专业四门精品课网络资源建设,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网络平台等等,以带动和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发展[3]。
(3)校内学习与校外基地锻炼相结合。突破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校内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实战促进教学,以实践带动教学,促进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以课本知识为主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4)课堂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在认真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科研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作报告,举行专题讲座、讨论会,到饲料企业、博物馆、养殖单位参观实习等,使学生更多地获得一线信息,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在精品课网站和网络上专门设学生专题,增加讨论群,随时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答疑解惑,进行远程指导。
(5)课堂教学和全科模拟实训有机结合。课堂重点精讲基础理论知识,全科模拟实训注重知识的理解、贯通和应用,通过实践将知识升华为技能,以解决生产和科研中出现的实际问题[4]。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邢克智,马文芝.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因材施教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农业教育,2011 (12) : 3-7.
[2]白东清,徐海龙,李丽,方珍珍,孙金辉,乔秀亭.上好一堂专业课所悟.课程教育研究,2015 (5) : 5.
[3]白东清,戴伟,朱国霞,方珍珍,崔培,乔秀亭.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初探,科技创新导报,2015 (8) : 125-126.
[4]白东清,李丽,朱国霞,方珍珍,崔培,陈成勋,乔秀亭.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科学导论教育论坛,2014 (25) : 8-9.
基金项目: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农学院责任教授、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白东清,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2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