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龙舟运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2015-03-01朱建高

亚太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龙舟教练员运动

文/朱建高

我国高校龙舟运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文/朱建高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我国高校龙舟运动教练员现状、训练和教学现状、高校龙舟赛事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发现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困难。对高校龙舟运动未来发展趋势大胆的预测,为高校龙舟运动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地理论支持。

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龙舟运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1]。起源于公元前的一项民间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娱乐性,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信仰和精神崇拜。现代社会的龙舟竞赛,在继承了其原始的娱乐性和民族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更多地注重了划船运动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2]。龙舟运动从民间发展起来,近些年在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日趋高涨,社会和媒体对龙舟运动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龙舟运动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龙舟运动和高校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1.研究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按地域划分遴选以天津体育学院、东北电力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并且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的1支伍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旨在研究上述高校龙舟运动开展的现状,为龙舟运动在高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网查阅了2002年以后发表的有关高校龙舟运动的文献0篇,并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较为全面的了解高校龙舟运动的研究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四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的0参赛队伍的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卷10份,问卷有效率100%。

1.2.3数理统计法 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1.4逻辑分析法

所得数据的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分析和推理,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本研究的观点。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龙舟运动基本情况调查

教练员性以男性教练所占比列较大,其中男性教练员8名,女性教练员2名,年龄结构主要以中年教练员为主,在被调查的10名教练员中,7名教练员年龄在36岁-49岁之间,50岁以上教练员1名,35岁以下教练员2名(表1)。教练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70%的教练员处在教练的黄金年龄时期,该年龄段的教练员既有丰富的教练经历,又具备断习先进的训练手段与方法的能力,是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中流砥柱。

表1 教练员性别、年龄一览表

龙舟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好坏和教练员综合能力是密切相关的,高校龙舟教练员本身就是高校教师,教练员学历普遍较高,其中本科学历3人硕研究生学历6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人。从学历结构上看教练员的学历普遍较高,这和高校对引进教师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从职称结构上分析,中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4人,正高级1人(表二)。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我国中青年龙舟教练员是主力军,教练员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表2 教练员学历、职称一览表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开始形成规模,但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从事水上专项的教练员有4人,游泳专项的教练员3人,其它专项的教练员3人(图1)。虽然龙舟运动和水上项目(皮划艇、赛艇)属同一项群比赛项目,都是依靠桨叶划桨作为推进方式,从训模式、训练手段、划桨技术上有一定区别。为了提高龙舟教练员的专业水平,2009年7月,首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高级教练员培训班在珠海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龙舟教练员参加了此次高级教练员培训,在所调查的10名龙舟教练员全部获得了高级教练员等级证书。为龙舟教练员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龙舟运动的悠久历史相比,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还略显稚嫩,在所调查教练员所带领的运动队组建时间10年以上有6支,组建时间在5-9年有3支运动队,组建时间在5年以下的有1支运动队。虽然建队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确展示出惊人的发展速度,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国际龙舟联合会秘书长雷军所说:在高校中开展龙舟运动是有着积极作用的,高校龙舟推广对弘扬龙的凝聚向上求索的精神有着潜移默化的作。高校龙舟是我国龙舟推广的一个重要阵地,它给龙舟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2.2高校龙舟运动训练现状

训练水域是龙舟运动队的先决条件。要想开展龙舟运动,就必须充分考虑水域因素,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筹建,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一般都考虑依水而建,龙舟运动必须依托学校的水环境才能顺利开展,如果学校没有自己的训练水域,既影响龙舟运动员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又给开展龙舟运动的学校带来不小的财政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80%都有自己的训练水域。为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场地保证。

龙舟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参加龙舟运动有益于锻炼大学生的体魄,激发大学生搏击风浪、激流勇进的精神,培养其团结拼搏、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3],因此学校领导越来越支持和认可这项运动。高校龙舟队的经费开支主要涉及队伍训练开支、科研经费、外出比赛、器材购置、水域维护等方面的费用,高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龙舟队需要不小的开支,仅仅靠学校的专项龙舟运动经费是不能满足的,高校龙舟对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参加商业龙舟比赛,获得企业赞助经费,弥补高校财政不足的缺陷。

龙舟运动队要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就必须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有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的保证。根据比赛的时间和龙舟运动能量代谢的特点需要,在调查的运动队中,比赛周期内,每月训练天数在25-28天,2-5天的调整时间,每天训练在4-5个小时。训练内容有陆上身体训练和水上专项训练:陆上身体训练主要有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和辅助身体训练。水上身体训练主要有有氧耐力训练、水上技术训练、水上速度训练等内容。

2.3高校龙舟运动教学现状

龙舟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纯真的民族情节,它融民族性、艺术性、技术性、竞赛性、群众性、趣味性为一体,具有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4]。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精神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设龙舟运动教学课程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调查的10所高校中,9所高校开设了龙舟课程,其中6所高校开设了龙舟选修课程,2所高校开设了龙舟必修课程,1所高校开设了龙舟专项课程。

2.4高校龙舟运动赛事现状

高校龙舟赛事是高校龙舟运动快速发展的“兴奋剂”。2001年,天津市龙舟协会首创“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并成功举办,国内外著名大学都派队参与比赛。在天津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的推进下,我国各省市高校龙舟运动迅速开展起来,2004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在天津工业大学成立,首次加入的会员有37所高校,这标志着中国大学生龙舟运动有了自己的管理机构和竞赛组织。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赛事,到2013年在太原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有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支大学生龙舟队,涉及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运动员达1000人以上。目前,我国举办的高校高水平龙舟赛事主要有:“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另外全国各地每年都纷纷举办以龙舟赛事为主的庆典活动。如天津举办的“全民健身活动月”,其中天津市高校龙舟赛事成为其中的重头戏。

2.5高校龙舟运动未来发展趋势

2.5.1高校龙舟教练员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高校龙舟运动在起步阶段,基本上没有专门的龙舟运动的教练员,教练员训练水平良莠不齐,训练手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指导,处于训练摸索阶段,从2009年开始,我国才开始对高校龙舟教练员进行系统、科学地培训,弥补高校龙舟教练员对龙舟运动理论和技术的不足。未来发展看,高校龙舟教练员培训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扩大高校龙舟教练员的培养数量和提高高校龙舟教练员的质量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2.5.2高校龙舟课程不断完善,“竞教结合”培养模式显现优势

随着高校龙舟运动的不断开展,高校大学生对龙舟课程的喜爱程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到龙舟这项传统而又时尚的运动当中,高校开始开设的龙舟选修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龙舟运动参与的需求,陆续又开设了龙舟必修课和龙舟专项课程,课程的内容不断丰富,龙舟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这样才能推动高校龙舟运动不断发展,从参与的大学生中发现适合龙舟竞赛的好苗子,为龙舟运动建立起科学的数量庞大的后备人才储备。

2.5.3“校企结合”发展模式为高校龙舟运动发展助力

一方面,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离不开高校领导的重视,更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如果单单依靠学校的力量去发展需要高投入的龙舟运动对于本身财政就很紧张的高校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高校龙舟运动需要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发展潜力很大的企业急需要通过一种健康的、向上的、充满活力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企业文化、品牌号召力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和品牌价值。高校龙舟运动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团结协作、奋发向上、激流勇进的项目特点成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发展的纽带和桥梁[5]。

3.结论与建议

3.1高校龙舟运动已经被高校领导和大学生所接受,并开始向国际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龙舟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龙舟项目的推广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3.2高校龙舟运动水平虽然不断的提高,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教练员水平、运动员培养、经费支持、课程发展等问题,应该引起龙舟运动主管部门的重视。

3.3高校龙舟运动赛事整体上看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高校龙舟赛事体系还不完善,逐步建立大学生龙舟联赛或分站赛。高校龙舟赛事推广力度不够,高校龙舟赛事应加大媒体的推广力度,扩大高校龙舟运动的影响力。

[1]刘华山,郑家润.龙舟技术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23.

[2]张华,沈勇进,等.浅谈龙舟运动发展及其社会化[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4-45

[3]姚可军.中国“龙舟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7)44-45

[4]张慧杰,陈红新.谈龙舟竞渡与奥运文化的相融性[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1)21-23

[5]严华.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120-122

朱建高(1976-),男,天津市人,硕士,讲师,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天津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龙舟教练员运动
屈原 端午 龙舟
龙舟
《金娃——龙舟》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不正经运动范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疯狂的运动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端午节,看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