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用法辨析

2015-03-01贺倩

亚太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否定句例句现代汉语

文/贺倩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用法辨析

文/贺倩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否定句的学习是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否定句的构成常常需要否定词,现代汉语中“不”和“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否定副词,近些年对此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但各家所持意见不一,因此造成了汉语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困难。本文将从分析“不”和“没”研究误区上入手,解析这两个否定副词的否定意义和用法。以往的研究往往是从时间限制和主客观的视角去讨论“不”和“没”的区别,经过论证发现仍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而本文将从静态否定、动态否定的角度去探讨“不”和“没”在用法上的区别。

否定副词;不;没;静态;动态

一、“不”和“没”在认识上的误区

“不”和“没”是现代汉语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否定副词,使用频率也很高,在汉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前人对其的研究很多,但是近些年来通过教学实践的论证发现那些已经被广泛认同的研究成果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关于“不”和“没”的用法无法解释,从而导致了教学中老师讲不清、学生容易混淆的情况。本文就先来谈谈关于“不”和“没”的用法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从时间限制去分析“不”和“没”存在的误区

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不”和“没”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时间上,认为“不”限于否定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情;“没”限于否定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情。包括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上也指出,“没有”限于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但是我们只要注意总结汉语语言事实,不难发现这个观点很容易就被推翻。例如:

(1)你下午走来福士商场经过,怎么不进去看看那件衣服打折没有?

(2)下个月的旅行计划取消了,因为那个时候她可能还没放假呢。

显而易见,例句(1)中“不”用于否定了过去(下午)发生的事情;例句(2)中“没”用于否定了将来(下个月)发生的事情。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样的误区还很可能导致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误用“不”和“没”。例如:

(3)在来四川大学学习汉语之前,他没有会说中文。*

(4)刚到上海时,除了他以外我一个人都没认识。*

由于学习者认为“来四川大学之前”和“刚到上海”都是过去时间,所以使用“没(有)”表示否定意义,而按照我们的语用习惯,例句(3)(4)都应该把“没(有)”改成“不”。

通过以上四个例子足以证明,从时间限制上去区分“不”和“没”的用法,不足以解释汉语中大量的语言事实。

2.从主客观去分析“不”和“没”存在的误区

过去研究者常常从主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不”和“没”的对立,即认为“不”否定是主观意愿或主观意志,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做某事的意愿、说话者的主观评价和认识;“没”否定的是客观事实,指动作的发生、进行、完成或过去的经历。在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指出,“不”用于主观意愿,“没(有)”用于客观叙述。这个观点也是被大家所熟悉和广泛接受的,因为它确实解释了大多数的否定句。例如:

(5)我不去参加今晚的派对了/我没去参加今晚的派对

(6)明天恐怕不行,明天这笔款还没到账呢。

例句(5)中,“我不去”表达的是说话人主观意愿上不想去;而“我没去”则说明说话人没有去的这个客观事实。例句(6)中“明天恐怕不行”是说话者的主观认识,认为明天肯定是不可以的;而后半句“明天这笔款还没到账呢”则陈述的是客观事实。

但是,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使用“不”的否定句中,动词表示的是非人为的动作行为,而且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那么这时“不”否定既不是主观意愿,也不是主观评价和认识。例如:

(7)一场虫灾导致这里的苹果树从前年开始就不结果了。

(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很多城市的冬天已经不下雪了。

例句(7)(8)都是陈述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但都用的是否定副词“不”。

另外,“不”用在一些非动作动词(如“是”、“在”、“姓”)等之前时,也不是否定主观意愿或说话者的主观评价、认识。例如:

(9)他不是导演,他是制片人。

(10)我姓贺,不姓何。

(11)小陈人在上海,不在北京。

显而易见,例句(9)(10)(11)中“不”是对客观事实的否定。通过对以上语言事实的分析可以看出,仅凭借主客观的对立来解释“不”和“没”的用法同样也是很牵强的。

二、“不”和“没”的否定意义和用法

既然从时间限制和主客观角度都不足以阐释“不”和“没”在用法上的区别,那这两个否定副词的根本区别在哪里?笔者认为应该从它们否定对象的不同着手分析。“不”否定的是谓词性成分本身,否定的是静态的动作或状态,是静态的否定;“没”否定的是谓词性成分所表示的事物、时间的状态或存在,否定的是动态的动作或状态,是动态的否定。

1.“不”的否定意义和用法

A.“不+形容词”的否定句

形容词用“不”进行否定时,是对性质状态的否定,性质形容词是表静态的,具有稳定性。例如:

(12)大棚里栽培的草莓不甜,还是老家后院里的好吃。

(13)毕业了,大家就要各奔前程,可是我心里一点也不难过。

(14)她是一个很自卑的人,总觉得大家对她不太友好。

例句(12)中“不甜”是对草莓味道的否定,是对草莓味道的客观评价,也是一种静态的否定。例句(13)中“不难过”是对心里感觉的否定,这种心里感觉是静态的,没有发生动态变化。例句(14)中“不太友好”则是对“大家”态度的否定,这也不存在任何动态的变化,因此也属于静态的否定。

B.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客观真理和客观事实是客观存在且恒定不变的东西。在表示客观真理的否定句中,“不”否定的是真理、解释等纯粹静态且客观的东西,没有动作的发生、状态的出现和变化,因而不能用“没”。例如:

(15)历史不能倒行。

(16)热带地区从来不下雪。

(17)陈一并不是陈二的哥哥。

例句(15)(16)(17)都是客观真理或客观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恒常不变的,所以“不”的否定是静态的否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的最典型的否定用法就是对“是”字判断句的否定,如例句(17)。此类否定句应用较多,又如“这把雨伞不是张晓明的”、“‘萍乡’是一个城市的名字,而不是一个乡镇的名字。”等等。

C.对“经常性、规律性、习惯性”动作的否定

在现代汉语中,否定“经常性、规律性、习惯性”的动作时,通常用“不”而不用“没”,其目的不是在于表现它们的动态形式,而是否定动作本身,也是静态的否定。例如:

(18)我男朋友从来不吸烟,也不喝酒。

(19)她周末通常不会去图书馆。

例句(18)(19)中“吸烟”、“喝酒”、“去”这几个动词是经常性、规律性的动作,“不”否定的是它们动作本身。

D.表主观意愿的否定

在上文中提到过“不”大多用于否定主观意愿或主观意志,其实这种对于意愿、态度、情感的否定也是静态的,没有表动态的过程。例如:

(20)只要一下雨,我就不想出门。

(21)妹妹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这种社交场合。

(22)为了省下路费付房租,小朱打算今年不回家过年。

例句(20)(21)(22)中的“想”、“喜欢”、“打算”都是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词语,使用副词“不”进行否定则是对其意愿、态度的否定,则论证了上述观点。

2.“没”的否定意义和用法

A.“没+形容词”的否定句

形容词用“没”否定时,否定的就是事物性质状态发生的变化。当“没”否定事物的一种性质状态时,隐含了事物的状态是通过逐渐变化形成的,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指事物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尚未发展到这种状态,是对具有这种状态的阶段的否定。例如:

(23)这些衣服是今天早上才洗的,还没干。

(24)天没亮父亲就出门去挣钱了。

(25)这满园的果子一个也没红。

例句(23)中,“没”否定形容词“干”是动态的否定,是衣服由湿到干的一个变化过程;例句(24)(25)道理相同,“没亮”是指天色由黑到亮的一个变化过程,“没红”是形容果子从青到红的生长变化过程,也是动态的否定。

B.否定动作、行为、状态等的发生和显现

由于“没”是否定动态的性质所决定,在否定句中通常用“没”来否定动作行为、状态的发生或出现,表示否定已经存在的事件或事物。例如:

(26)由于要加班,大龙昨天没去参加我们的聚会。

(27)2015年我还没毕业呢。

例句(26)(27)中“没”否定动作、状态的发生。“没去参加”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来是要去的,结果没去;“没毕业”则是否定的由“在读”到“毕业”这样一个状态的变化,所以都是用“没”进行否定,是动态的否定。

C.否定持续着的动作、行为、状态

在一些“还没……(呢)”结构中,“没”否定的是一个持续着的动态过程,被否定的动作、状态到说话的时候还没发生或出现。例如:

(28)都两个月了,她的病还没见好。

例句(28)中“病”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两个月,直到说话的时候依然没有好,即说话时“好”这个状态没有发生,“没”就是对这个动态的过程的否定。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简要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从时间限制和主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否定副词“不”和“没”在用法上的区别是比较牵强附会的,虽然有一定联系,但却不足以完全作为“不”和“没”的对立特征。而从静态否定、动态否定的角度去解释,可以更加清晰的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用法。通过对本文例句的分析,得以论证了“不”为静态否定,“没”是动态否定的观点。在汉语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多加推崇用这种方法去阐释否定副词“不”和“没”在汉语中的运用,学生才不容易出现混淆和误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去讲解“不”及“没”的用法,并结合其他教学法,方能更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

[1]吕淑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铁根.“不”、“没(有)”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汉语学习[J].2003,(2).

[4]张娣.“不”和“没”三个平面的比较与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

贺倩(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四川大学)

猜你喜欢

否定句例句现代汉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do和does都是“活雷锋”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学写双重否定句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